|
宋仁宗,人如謚號,本人對待群臣包容、寬和,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仁君。他在位之時有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富弼、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轍、包拯等一眾大臣,幾乎將北宋的名臣盡數(shù)囊括。如果沒有一個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這些性格鮮明的政治明星未必能夠完全展露自己的鋒芒。 只不過"人無完人",宋仁宗什么都好,就是沒有兒子。普通人家沒有兒子起碼還有女兒,皇家沒有兒子就意味著社稷不穩(wěn),所以皇帝的家中私事群臣也要管,仁宗對大臣又比較縱容,怒氣只好撒到后宮女人身上。所以,皇帝的女人,尤其是宋仁宗的女人并不好當(dāng)。 一、你還不如唐玄宗 宋仁宗的首任皇后叫郭清悟,仗著有太后撐腰橫行后宮,皇帝也敢怒不敢言。太后死后,郭皇后不知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竟然敢在后宮當(dāng)眾毆打皇帝。仁宗忍無可忍,廢掉了皇后,想立寵妃張氏為后,卻沒有如愿。
原來,張妃曾經(jīng)想給自己父親謀點福利,在床上吹枕邊風(fēng)讓皇帝封父親為節(jié)度使。在宋朝,節(jié)度使就是個沒有實權(quán)的榮銜,無非聽著好聽,每年多拿點工資??伤纬吘闺x唐朝不遠,唐末節(jié)度使亂國的事情仿佛近在眼前。 此消息一出,群臣激憤,大家紛紛上書指責(zé)張妃就是唐代楊貴妃,其父就是唐代楊國忠,紅顏禍水、禍國殃民。這陣仗把張父、張妃嚇得直哭,惶惶不可終日。封張父為節(jié)度使的事情只好作罷。 幾年后張父去世,心里一直憋著氣的仁宗皇帝在朝會上說:"你們把張妃的父親比作楊國忠,現(xiàn)在證明他比楊國忠強多了。"大臣們也覺得理虧,誰都不說話。 這時伶牙俐齒的唐介慢悠悠走出來,說:"他是比楊國忠強多了,可您還不如唐玄宗呢。安史之亂起碼有唐玄宗的兒子出來收拾爛攤子,您呢?您有兒子嗎?"此話直指皇帝痛處,氣得皇帝當(dāng)場差點哭出來。
雖然張父封節(jié)度使的事情已經(jīng)過去好幾年,但大臣們沒打算放過張妃,竭力反對立張氏為后。皇帝迫于壓力只好聽從大臣安排,選了名門之女--開國上將曹彬的孫女曹氏。 曹氏雖然相貌普通,卻非常有才華。不僅精通禮樂、熟讀歷史典籍,還能寫得一手漂亮的飛白書??上г诹⒑蟮膯栴}上宋仁宗和前朝大臣較著勁,心中的不滿情緒只能發(fā)泄到了曹皇后身上。
自結(jié)婚之后,皇帝對皇后一直都比較冷淡。1048年某天深夜,顏秀叛亂。叛軍趁著夜色殺向了皇帝內(nèi)宮,宋仁宗聽到有人造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跑。而曹皇后冷靜分析形勢之后,馬上斷定此次動亂一定有宮中的太監(jiān)做內(nèi)應(yīng),如果貿(mào)然打開宮門出逃,就是將自己送到叛軍手中;不如緊閉宮門,等待援軍的到來。 果然,在曹皇后下令關(guān)閉宮門之后,那些慌亂跑出內(nèi)宮的人全被叛軍砍死了?;屎笤诖藭r彰顯出將門虎女的本色,她沉著冷靜地指揮著大家準備好水。因為叛軍一旦撞不開宮門就會縱火,迫使里面的人開門逃命。 果然,顏秀一看宮門無法打開,便四處縱火。宮內(nèi)的人用預(yù)備好的水,將火及時撲滅。內(nèi)宮眾人在皇后的指揮下終于拖到了援兵的到來,保住了性命。 不過非常過分的是,宋仁宗根本沒有感念曹皇后的救命之恩,也沒有共患難之后的真情。相反,皇帝懷疑是皇后故意安排此次叛亂,目的是為了博得自己的感激,因此又動了廢后的念頭。 在大臣們的極力勸說下,宋仁宗才勉強打消了念頭。 三、對張妃隱忍 張妃在宮中的地位一直都比較穩(wěn)固,深得皇帝寵愛。宋仁宗雖然無法給她皇后的名分,卻給了貴妃的封號,她在后宮中的權(quán)勢與皇后沒有什么區(qū)別。 有一次張貴妃想出宮游玩,為了滿足自己那點可憐的虛榮心,她去求皇帝允許自己使用皇后的儀仗隊。古代有森嚴的等級制度,等級低的階層享受高等級規(guī)格是僭越,是要殺頭的。 皇帝當(dāng)然知道貴妃的要求過分,可誰讓自己寵愛她呢。他怕自己點頭同意了會被大臣罵死,可是又不愿讓美人失望,于是仁宗將難題丟給了曹皇后。
在皇帝的指使下,張貴妃親自向皇后借儀仗隊,沒想到曹皇后非常爽快地答應(yīng)了。這般風(fēng)輕云淡反而弄得皇帝不好意思,綜合考慮一番,宋仁宗嚴肅地對張貴妃說:"禮儀規(guī)矩不能逾越,貴妃用皇后儀仗出行會被朝臣非議的。"張貴妃只好放棄了這個念頭。 幾年后,張貴妃逝世。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宋仁宗追封貴妃為皇后。這樣的做法雖然很傷曹皇后的心,卻意味著后宮最大的隱患消失了。 曹皇后入宮45年,始終得不到仁宗皇帝的寵愛。作為一個女人,難免有些傷感。但作為一位皇后,她能歷經(jīng)三朝不倒,在歷史眾多后宮女人中,她雖算不上傳奇,卻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