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fā)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緯33.20度,東經(jīng)103.82度。 四川成都、綿陽、廣元,甘肅蘭州,陜西西安、渭南等地均有震感。當強烈地震發(fā)生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一般振動不明顯時,不必外逃,更不能跳樓。振動強烈時,是逃是躲,則要因地制宜??勺们椴捎萌缦聜€人應急避險與防護措施。 PART1:地震自救
在房子中 住平房: 1、住在平房內(nèi)的人,應充分利用時間,頭頂枕頭、沙發(fā)靠墊或安全帽等能保護頭部的物品,跑至屋外空曠寬敞地; 2、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在桌、床、堅固家具旁及緊挨墻根下;蹲在地上,保護頭、胸等要害部位,閉目,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 3、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間避震; 4、可以躲在墻根、墻角、堅固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這個空間被稱為“生命三角”。 住樓房 : 1、不能使用電梯; 2、震時不要從樓上往下跑,避免擁擠造成傷害; 3、住在高層樓房內(nèi)的人,要迅速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 4、不要盲目跳樓。 在車輛內(nèi) 1、發(fā)生大地震時,大地的晃動,會致使人無法把握方向盤此時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 2、在地震時要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邊,不要鉆到車底下,垂直落下的巨大物體會壓扁車體導致喪生; 3、如果你正在公交車上,車體可能會有晃動,千萬不要驚慌,等司機挺穩(wěn)車后大家再各自逃生。避難的時候,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在戶外 1、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避開人多的地方; 2、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高大煙囪、水塔下,避開立交橋等一類結構復雜的構筑物; 3、盡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墻或離開建筑物,靠近墻的外側遠比內(nèi)側要好; 4、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5、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6、在樓區(qū)時,根據(jù)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工廠或設施; 7、山區(qū)地震易引發(fā)塌方或滾石,地震時應迅速離開陡峭山坡,以免受塌方或滾石傷害。 在公眾場所 1、正在工作場所的人,就近選擇設備和辦公家具邊躲藏; 2、正在公共場所,如車站、影劇院、商店、教室、地鐵等場所的人,要保持鎮(zhèn)靜,就地選擇桌、凳、架等地方躲避,伏而待定; 在電梯中 1、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后避難; 2、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筑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 3、地震發(fā)生時,會自動的停止,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求助。 被塌落重物壓住身體時 1、查清壓在身上的物體是何物,不要輕易移動物體或身體; 2、檢查自己是否受傷,若沒有受傷,應根據(jù)情況向外緩慢拽拉身體; 3、若已受嚴重外傷,應盡力用衣服等物包扎好傷口; 4、若發(fā)生骨折,不要輕易移動,應等待救援; 地震時被廢墟埋壓時 1、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消除口、鼻的灰塵; 2、盡力掙脫手腳,小心翼翼地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 3、用可移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以免倒塌; 4、用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盡量朝有光亮或寬敞的地方移動; 5、當聽到外面有聲響時應進行呼救; 6、若無法脫險,應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7、采取正確的避震姿勢。 勿驚慌失措 地震發(fā)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如果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果門框向側面倒下,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么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勿聽信謠言 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chǎn)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在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qū),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幾秒種的時間,作為個人,應在瞬間冷靜地作出避險的抉擇。 PART2:躲避二次傷害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jīng)103.82度)發(fā)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從人們感受到地震,到房屋破壞、倒塌,時間極其短暫。如何自救?保持頭腦清醒,躲避二次傷害是關鍵。 在家中 如果家住樓房: 1、較安全的避震地點:桌子、床等堅固的家具下;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衛(wèi)生間;內(nèi)承重墻墻角;震前準備的避震空間; 2、震時要注意:不要滯留在床上,不要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扶手;不要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如果家住平房: 1、有條件時盡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場地開闊,發(fā)現(xiàn)預警現(xiàn)象早,可盡快跑出室外避震; 2、室內(nèi)避險較安全的地點: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邊;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3、震時要注意:不要滯留在床上,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戶邊;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 戶外 1、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上下;高煙囪、水塔等; 2、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 3、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高門臉、雨棚;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4、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qū)域禁止行駛; 5、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 野外 1、避開山邊的危險環(huán)境: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2、避開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庫坍塌下游漲水,或出現(xiàn)海嘯;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發(fā)生洪水;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時受傷; 3、避開其他危險場所: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生產(chǎn)危險品的工廠;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以防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 4、選擇選擇開闊、穩(wěn)定的地方就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避風,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如果附近有化工廠等); 5、震后不要獨自在野外停留。 公共場所 如不得已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而動,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解開領扣,保持呼吸暢通。 1、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nèi)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櫥窗和柜臺;避開高大不穩(wěn)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3、在行駛的電(汽)車內(nèi):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fā)生事故時受傷;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PART3:震后常見疾病及自救小常識 一、震后嚴防重大傳染病蔓延各類病自救小常識 地震發(fā)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蚊蠅孽生,生態(tài)遭受嚴重破壞,腐爛變臭的畜禽尸體更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大批災區(qū)群眾集中在臨時住所,居住擁擠,人口密度大,極易引發(fā)一些傳染病并迅速蔓延 另外,災區(qū)群眾普遍驚慌失措,身心交瘁,肌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也成為傳染病流行的誘發(fā)因素。因此,自古就有“大災之后防大疫”的警示。 災害對于人群健康的威脅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和滯后性,災后的衛(wèi)生防病工作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專家表示,災區(qū)的傳染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對災區(qū)群眾和救援人員而言,認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傳染病自身防護知識至關重要,甚至生命攸關。 專家指出,大災之后可能出現(xiàn)大疫絕不是危言聳聽,必須嚴密關注,加大防范力度,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杜絕災區(qū)傳染病的蔓延和傳播。 二、飲食、飲水不干凈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如果災區(qū)飲水和飲食衛(wèi)生得不到保證,腸道傳染病就會是大災過后的最常見傳染病,比如感染性腹瀉、傷寒、霍亂、食物中毒、甲型肝炎等。 預防措施: 保證水源衛(wèi)生:取水點周圍50米內(nèi)禁止大小便和亂丟垃圾,保證飲用水的安全; 2.管好糞便:大小便應定點用漂白粉消毒處理,臨時搭建廁所應征求防疫人員的同意和指導;3.飲食、飲水衛(wèi)生:不喝生水和不明來歷的水,不吃腐爛變質的食品;4.滅蒼蠅:蒼蠅是傳播腸道傳染病的主要元兇,必須堅決殺滅; 5.勤洗手:飯前便后一定要徹底洗手,最好用流動水洗手,時間至少在半分鐘以上,尤其注意對手背、指甲縫、手指指間等有皺褶部位的清洗,那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有條件者擦以肥皂的洗手液。 自救小常識: 在沒有醫(yī)生指導的情況下,盡量因地制宜喝開水和經(jīng)過消毒處理的水,飲食中可加上大蒜、醋消毒腸道。萬一出現(xiàn)腹瀉、口干等脫水癥狀,可自己用“白開水500毫升、一啤酒瓶蓋食鹽、糖10克”配置液體服用,不能單喝開水。 三、蚊蟲傳播的傳染病 如果災區(qū)正值夏季,天氣潮濕,污水較多,正是蚊蟲滋生的理想場所,蚊蟲能傳播許多嚴重的傳染病,比如讓人寒顫高熱的瘧疾、致人昏迷癡呆的乙腦、使人一瘸一拐的登革熱等。 預防措施: 防蚊、滅蚊、驅蚊: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噴灑消滅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瓦罐、樹洞等隱蔽部位的蚊蟲;睡覺地方最好有蚊帳,周圍噴灑驅蚊藥劑;飲用水加蓋、勤換水;野外救援時盡量穿吸汗的長袖服裝,褲腿要包扎嚴實,必要時戴防蚊面罩。 有條件者在夏季來臨之前注射乙腦疫苗。 隨身攜帶風油精備用,睡覺時在身體暴露部位噴灑。萬一出現(xiàn)寒冷、高熱、舉動異常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尋求幫助。 四、呼吸道傳染病 如果災區(qū)氣候變化快,早晚溫差大,災區(qū)群眾和救援人員身心疲憊,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發(fā)生感冒、麻疹、風疹、流腦等呼吸道傳染病,而且呼吸道傳染病在災區(qū)人群聚集地、救援人員駐地一旦流行,后果嚴重。 預防措施: 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夜間露宿,防受涼、淋雨。人多地方戴口罩; 室內(nèi)空氣流通、清潔; 消除過分緊張情緒,保持充足睡眠; 足夠營養(yǎng)攝入飲食結構合理平衡; 老人、有慢支肺氣腫糖尿病尿毒癥等易發(fā)肺炎者,可注肺炎鏈球菌疫苗1次; 預測有麻疹、風疹疫情時,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和風疹疫苗; 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咽痛、咳嗽等癥狀,要多休息和飲大量開水,服解熱止咳化痰藥,必要時用抗生素。 自救小常識: 干活流汗時不要立即脫、減衣服,可先解開幾粒紐扣,等汗退去后在逐漸脫衣。輪番作業(yè),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透支體力,多飲開水,出汗較多時飲用加有少量糖和鹽的開水,不要長時間喝純凈水。 五、老鼠等動物傳播的傳染病 災區(qū)的老鼠等動物也處在極度恐慌之中,已經(jīng)死亡和從洞中跑出來并混進人群的老鼠明顯增多。 老鼠能傳播不少疾病,比如鼠疫、腎綜合征出血熱、鉤體病等。 預防措施: 防鼠、滅鼠,圈養(yǎng)動物;動物糞尿消毒后集中處理;臨時居所建在地勢較高、干燥、向陽地帶,四周挖防鼠溝,保持一定坡度。床鋪距離地面2尺以上,盡量不睡地鋪。 自救小常識: 接觸糞便、污物最好戴手套和口罩,救援作業(yè)地方有污水的或雨中救援應穿長統(tǒng)膠靴。食品要放置在安全部位,避免老鼠觸及。 六、外傷后引起的傳染病 抗震救災難免皮膚被劃破、受傷,厭氧菌等可能會從傷口侵入身體,導致嚴重的破傷風、氣性壞疽等傳染病。 預防措施: 救援時戴好手套,避免皮膚破損。一旦出現(xiàn)破損,特別是有比較深的傷口,應及時清理創(chuàng)口,用干凈水沖去污物和血跡,不要讓破損傷口與土壤接觸。及時找到醫(yī)生尋求進一步治療和觀察事宜。 自救小常識: 受傷后仔細觀察并記錄致傷物品、傷口部位和深度、出血情況,及時向醫(yī)生反映,以決定是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和類毒素。 七、其他需要警惕的傳染病 災區(qū)群眾集中點和救援駐地衛(wèi)生條件差,有可能發(fā)生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該病主要通過公用毛巾、手帕、浴巾,一個臉盆洗臉等方式傳播,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 預防措施: 勤洗手、不揉眼;嚴消毒、防播散。 自救小常識: 一旦染病,應閉目休息,早期可冷敷以減少滲出。 只要正確判斷迅速躲避勿盲目選擇地震并不可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