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在讀一些歷史書籍,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中國歷史中的小人物,他們要么名聲不大,通常我們大多數(shù)人沒有聽說過他們,要么不是手掌大權(quán),影響一時的實力人物,(當然他們中間有的人也并非真的小人物,不過相比較那些叱咤風云的人物,我還是叫他們?yōu)樾∪宋铮?,但是他們的故事確實令人或笑、或贊、或嘆、或思,他們都曾以個人的智慧影響了歷史的走向,成為歷史璀璨星空中的一顆顆閃爍的星體,構(gòu)成遼闊而多彩的歷史天空。 
 我想就從漢朝開始說起吧。 
 今天我們先說說這樣一位人物,他游走于秦漢兩朝,經(jīng)歷了秦朝建立后短暫的“和平”時期,又經(jīng)歷了楚漢戰(zhàn)爭時期,最終立足于西漢前期高祖和惠帝兩朝,他即左右逢源,趨利避害,安全存于亂世,又堅持原則,以死進諫,立功業(yè)于治世,司馬遷說他“大直若曲,漢家儒宗”(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jié),并譽之為漢家儒宗),司馬光則指責他“惡肯毀其規(guī)矩、準繩以趨一時之功哉”(逞一時之功,使古禮失傳),清代文學(xué)家洪亮吉而說“秦之亡,亡于趙高,實亡于叔孫通一言”,這么一個既黑又白,亦雅亦俗的人物,他就是叔孫通。 
 叔孫通為現(xiàn)山東省滕州市人,年輕時精通儒術(shù),名聲不小,跟隨他的儒生達一百多人,初入職場做了秦始皇手下的一個待招博士(注意,后世大名鼎鼎的李白也做過這個崗位,只不過老板是唐玄宗,崗位名稱叫翰林待詔),后又服務(wù)于秦二世、楚懷王(熊心)、項羽、劉邦以及其兒子劉盈(漢惠帝),這樣,他一生就服務(wù)了6個政權(quán)、7位領(lǐng)導(dǎo),因不斷換老板,誰強跟誰,就被人稱為易七主的墻頭草。 
 叔孫通一生的經(jīng)歷首先都給我們留下了察言觀色、左右逢源,迎合上意的小人物靈活善變形象,除了他總是換領(lǐng)導(dǎo)外,再比如他順應(yīng)秦二世的意思,說二世是個英明神武的好皇帝,秦朝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富足,陳勝吳廣之類的人都是盜賊,滿足了皇帝的面子,自己又升官一級;他在投奔劉邦后,見到劉邦非常討厭儒生,就馬上換掉了劉邦討厭的儒生裝束,改穿起楚人的衣服,這一下就拍中了劉邦的馬屁,讓劉邦立刻喜歡上了他;劉邦死后,呂后當權(quán),他改變了戰(zhàn)術(shù),對呂后打擊劉氏,分封呂氏的做法又予以充分認可,呂后死后,他又堅決支持陳平、周勃的兵變計劃,最終沒有受到諸呂之亂的牽連,平穩(wěn)過渡,依然贏得劉氏政權(quán)的歡迎接納,等等??纯催@一套手段,凌厲無敵,一般人哪會啊,讓人不得不佩服。 
 如果說叔孫通就是這么一位簡單、善變的政客高手,那我們就太小看他了,因為別忘了,他可是儒學(xué)大師啊,早在進入秦宮之前,他就學(xué)有所成,名氣遍及四鄉(xiāng)八鎮(zhèn),身邊有眾多學(xué)生追隨,因此他還有儒家的立場和骨氣。公元前195年,劉邦想讓趙王劉如意取代劉盈當太子,叔孫通知道后,就立即勸阻說:“過去晉獻公因?qū)檺垠P姬而廢了太子,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結(jié)果使晉國亂了幾十年,成為天下人的笑柄。秦朝也是由于沒有及早確定扶蘇為太子,結(jié)果讓趙高鉆了空子,偽造遺囑立了胡亥,從而導(dǎo)致了自己國家社稷的滅亡,這是您親眼所見的。如今我們的太子忠厚孝順,天下人全都知道;呂后又是和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奮斗過來的,您怎么能背棄她呢!如果你一定非要廢掉太子另立小的,那我就請求死在您的面前?!彼终f:“太子是國家的本干,本干一動,整個國家就要隨著動搖,您怎能拿著國家開玩笑呢!”劉邦說:“好了,我聽你的?!焙髞?,劉邦真的打消了更換太子的念頭,叔孫通以他的行為影響了漢家?guī)装倌甑淖呦颉?/span> 
 說到這,我們其實還沒有進入真正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叔孫通真正影響中國歷史的,不是以上這些事情,而是替劉邦制定了禮儀制度。劉邦統(tǒng)一天下當了皇帝后,他廢除了秦朝那套煩瑣的禮法,結(jié)果皇帝的朝堂上,大臣們活動開始沒有了約束,有狂呼亂叫的,有舞刀弄劍的,無奇不有,劉邦對此非常討厭。叔孫通這時看透了劉邦的心理,就主動承擔為皇帝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制度的任務(wù)來。他到曲阜找了三十多個儒生帶回長安,加上劉邦身旁舊有的書生以及自己的弟子共一百多人采古禮,參秦儀,編制了一套新制禮儀。最終無論是諸侯還是大臣,所有的人在宮廷內(nèi)都誠惶誠恐,肅然起敬、舉止有度,這時劉邦才心滿意足地說:“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作皇帝的尊貴”,而叔孫通也趁機要求劉邦也給他儒生弟子們官做,劉邦痛快答應(yīng)了。因為儒學(xué)儒生爭得了面子,儒生們后來都高興地:“叔孫通可真是個圣人,能把握住形勢的需要”。就這樣,叔孫通這個小人物,出現(xiàn)于改朝換代之際,因為順應(yīng)時勢幫助劉邦制定了沿用2000多年的經(jīng)典禮法,而最終被定格為“漢家儒宗”。 
 就這樣一個被人稱為最厲害的墻頭草的人物,做派看似“無規(guī)無據(jù)”、“奉上贏下”,其實一生卻能夠隱忍于世,審時度勢,進度有度。他制定了漢初朝儀,恢復(fù)了儒家禮制,讓儒家知識分子順利進入國家核心權(quán)力體系中,順應(yīng)了漢初恢復(fù)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要求,對漢代儒學(xué)的復(fù)興以至獨尊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文:向江華,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五級咨詢師,本文發(fā)表于2016年9月10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