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朵是溝通外界的重要橋梁,將各種聲音傳達給不同的人。但是你知道么,耳朵不光是聲音的“傳遞者”,更是健康的“信使”!因為耳朵結構精密,所以對缺血缺氧的情況非常敏感,而且耳朵對于缺氧的耐受性往往比心肌更差。支配內耳血液供應的動脈為微小動脈,一旦血流量減少或者完全阻斷,就會導致聽力喪失。但是除了耳鳴、耳聾之外,一旦耳垂皮膚出現(xiàn)皺紋,就要小心了,你的身體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動脈硬化。這是因為跟心肌組織一樣,耳垂也可能會因為血管的硬化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而出現(xiàn)皺紋。 防不勝防,牽連巨大,可以說動脈硬化是很多人心中的一根刺,讓人如坐針氈,就怕突發(fā)心梗、腦梗。目前很多人都對此采取了預防的措施,吊瓶輸液,小劑量抗栓,但是為何最后還是走上兩梗一栓?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找到源頭。 中醫(yī)認為動脈硬化的根源在于管腔狹窄,血液流速慢,垃圾堆積。而這三點往往就是肝脾腎出了問題。一身之筋都歸于肝,受血而能動,肝失調不能養(yǎng)筋,會影響血管彈性。血管垃圾堆積是因為脾主運化功能下降。血流速度慢則是因為肝氣郁滯,肺氣不足,腎氣不能推動血液流動導致的。所以在調理上要活血祛瘀,行氣開郁,補肺滋腎。 《中藥大辭典》P292記載川芎歸肝經(jīng),能活血祛瘀,行氣開郁?!吨兴幋筠o典》P573記載牛大力能補肺滋腎?!吨兴幋筠o典》P2828記載黃精能養(yǎng)陰潤肺,主治脾虛乏力。 部分內容參考《家庭醫(yī)學》2013年第08期 心腦血管病為何不宜晨練? 很多人養(yǎng)成了晨練的習慣,可謂是“聞雞起舞”。但是從醫(yī)學角度來講,早晨卻不是鍛煉的理想時間,尤其是對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來說,更不宜晨練,因為晨練很可能會造成心腦血管病突發(fā)。 經(jīng)過多年臨床發(fā)現(xiàn),心腦血管病患者發(fā)病時間常在早晨。一些專家更認為,清晨跑步可能直接導致心腦血管栓塞!那么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血壓和心率生物鐘現(xiàn)象,晨起大約6小時左右血壓逐漸升高,心率慢慢加快,這期間如有劇烈運動,最易發(fā)生意外。 晨起血流量最少,早晨的時候人體冠狀動脈血流量最少,這時運動很可能導致心腦器官急性缺血而引發(fā)心梗腦梗。 水分丟失,一夜睡眠后,人體的水分會隨著呼吸道、皮膚而丟失,全身處在缺水狀態(tài),血液變得黏稠,因而易發(fā)生血栓梗塞。 其實對于血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預防,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血栓問題的本源。其實血栓是因為五臟失衡,導致血管內皮受損,血液流速慢,血液質量改變所致。脾主運化,脾功能失調會導致血液垃圾增多、黏稠。血栓經(jīng)常嵌在血管上導致管腔狹窄是因為血管內皮破損,肝養(yǎng)筋,管血管彈性,血管內皮受損正是因為肝失調。血流速度慢則是因為氣機不暢,肝郁氣滯,肺氣不足,所以要調理血栓就要從五臟入手。 《中藥大辭典》P292記載川芎歸肝經(jīng),能活血祛瘀,行氣開郁。《中藥大辭典》P2828記載黃精能養(yǎng)陰潤肺,主治脾虛乏力?!吨兴幋筠o典》P2288記載砂仁入脾經(jīng),化濕,行氣。 部分內容參考《開卷有益 求醫(yī)問藥》2015年第06期 疼在臉病在頸椎? 您是否想過臉疼可能是頸椎在作怪?缺乏鍛煉,隨時低頭看手機,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但是有種特殊情況也是頸椎病導致,那就是臉疼。其實就是由于頸椎軟組織炎癥影響到面部神經(jīng)導致臉疼的現(xiàn)象。這都是因為頸椎“地理位置”特殊,它包裹著從大腦出發(fā)的重要神經(jīng),一旦頸椎出毛病,就可能牽連神經(jīng)引起疼痛,而這種疼痛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擴散疼】是由神經(jīng)分支壓迫導致神經(jīng)的分部區(qū)出現(xiàn)疼痛。 【放射疼】當脊椎神經(jīng)根遭受到刺激、壓迫或牽拉時導致疼痛沿上肢向手部放射的疼痛。 【血管疼】由于椎動脈受壓缺血所致,多為一側性,發(fā)作時間較短。 【局部疼】睡姿不當或椎間關節(jié)變位,神經(jīng)末梢受刺激都可以引起這種疼痛。 【牽拉疼】頸髓受累,引起相應節(jié)段的內臟區(qū)出現(xiàn)疼痛,伴有心絞痛、胃痛癥狀。 如出現(xiàn)上述疼痛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其實對于頸椎病,中醫(yī)認為是肌肉、骨頭、筋同時發(fā)生病變而導致的結果。也就是肝脾腎三個臟器失衡導致的,首先腎主骨,周身之骨都受腎精濡養(yǎng)。肝主筋,頸椎活動受限,轉動困難都是肝氣郁滯,肝臟失衡導致。脾主肉,頸椎僵硬、發(fā)板都是脾不主肉導致。所以在調理頸椎方面要注意填腎精,疏肝經(jīng),行氣開郁,健脾溫脾。 《中藥大辭典》P2828記載黃精能補脾益氣,滋腎填精?!吨兴幋筠o典》P292記載川芎歸肝經(jīng),能活血祛瘀,行氣開郁?!吨兴幋筠o典》P2288記載砂仁入脾經(jīng),化濕,行氣。 部分內容參考《康復》2013年第11期 人退休了別讓關節(jié)也退休 腰背疼痛、身高變矮、駝背、下肢酸脹麻木、容易骨折,對于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些問題常會困擾著他們。對此,許多人會認為是年紀大的緣故,屬于自然現(xiàn)象,不予重視,其實以上癥狀往往是骨質疏松癥的表現(xiàn)。它會使人虛弱,造成腰酸背痛、骨質脆弱、易骨折等情況,對日常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其中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大的危害。 骨質疏松癥在平時基本沒有癥狀,比較隱蔽,但是一旦跌倒很容易發(fā)生骨折,甚至輕輕一碰、輕微一扭都會讓骨質疏松癥患者骨折。有數(shù)據(jù)顯示45歲以上骨折患者中,75%的骨折與骨質疏松癥有關,骨質疏松性骨折主要發(fā)生于胸椎、腰椎、髖部以及前臂。 其實骨質疏松癥最大的問題在于五臟中的肝脾腎三個臟器,中醫(yī)認為腎主骨,《素問·宣明五氣》曰:“腎生骨髓”。所以骨質疏松導致的骨骼失養(yǎng),脆弱無力都是因為腎精不足,腎臟虛損所致。而容易骨折是因為肝血不養(yǎng)筋,筋不能養(yǎng)護、包裹骨頭,導致容易發(fā)生骨折現(xiàn)象。而骨質疏松容易肌肉勞損,是因為脾不運化,無法吸收營養(yǎng),后天之脾不能滋補先天腎臟,從而加重骨質疏松。所以調理骨質疏松要補脾益氣,滋腎填精,舒筋活絡,壯筋骨。 所以,養(yǎng)骨一定要從五臟入手,《中藥大辭典》P573曾記載牛大力舒筋活絡,解熱毒,壯筋骨?!度珖胁菟巺R編卷二》P274記載紅杜仲歸肝經(jīng),舒筋活血,適用于四肢麻木,手足拘攣?!吨兴幋筠o典》P2828記載黃精能夠補脾益氣,滋腎填精,主治脾虛乏力,腰膝酸軟。 部分內容參考《康復》2014年第11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