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曾經(jīng)有讀者在回復中提問,說他看過一個弓箭與現(xiàn)代槍械的對比視頻,視頻里弓箭的穿透力竟然超過了很多現(xiàn)代槍械,這是真的么? 其實,這個視頻的確存在,而且也的確是真實的。視頻拍攝于1961年,是一場有美國軍方參與的實驗。該實驗的靶標,是一個裝有沙土的盒子,為了簡單測試子彈的穿透深度,用兩塊隔板將沙土分為三層。 軍方先用三種槍械對目標進行射擊,穿透力的結果令人感到詫異: 第一層隔板,有兩個彈孔,說明M1加蘭德步槍和M1卡賓槍都順利穿透,而M1911手槍則沒有穿透。 第二層隔板有一個彈孔,說明大威力的M1加蘭德步槍順利穿透,而威力稍遜的M1卡賓槍子彈停在了第二層隔板前。 然而,靶標的背面完好無損,說明大概三十多厘米厚的沙土,足以抵御M1加蘭德步槍的射擊。 最后,對弓箭進行測試。視頻中所用的弓,是典型的美式獵弓,弓的拉力未知;箭頭是三角形獵箭頭,箭桿材料未知。個人估計弓的拉力在五十磅上下,考慮到時代,箭桿應當為木箭桿。 弓箭的穿透力令人感到意外,連M1加蘭德步槍都難以射穿的砂土層,弓箭輕松射穿。 要知道,M1加蘭德步槍的槍口動能達到了3597焦耳,M1卡賓槍的槍口動能大約為1153焦耳,M1911手槍的槍口動能也有477焦耳。相比之下,這些弓箭的初始動能大約只有50焦耳,還不到M1911手槍槍口動能的九分之一。 那么,為什么弓箭的動能不如槍械,但是穿透力卻要勝過這些槍械呢? 其實,這是一個錯覺。這個試驗,并不能說明弓箭的穿透力優(yōu)于槍械,只能說明在對付沙土這類軟木標的時候,弓箭具備更佳的穿透力。 上圖:正因為沙土可以防彈,所以應急掩體才會用沙袋修筑 原理也非常簡單。根據(jù)物理知識我們可知,只要不是真空狀態(tài),物體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物體的重量越輕,慣性就越低,受阻力后的減速度就越大。 視頻中弓箭的初速度,大約是每秒50米。M1卡賓槍的槍口初速則達到了每秒570米,而M1加蘭德步槍槍口初速達到了每秒865米。 上圖:M1加蘭德步槍及其彈藥 相比而言,弓箭在沙土中受到的阻力,自然是遠小于子彈的。 另一方面,視頻中箭的重量大約為40克,而M1卡賓槍的子彈頭僅重7克,M1步槍的子彈頭僅重9.7克,遠小于箭的重量。 所以,當遭遇沙土層的時候,子彈受到的阻力遠大于箭,而箭的慣性又大于子彈。所以在對沙土層的穿透實驗中,子彈的表現(xiàn)更佳。 類似的還有子彈在水中的表現(xiàn)。國外有小哥作個一個視頻,他和槍械都在水中,距離槍口僅僅兩米的距離。他按下開關,槍械射擊,自己安然無恙,子彈僅僅飛出一米就掉落到水底。 然而弓箭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弓箭在水下依然可以保持較遠的射程和殺傷力,在國內(nèi)外,射魚活動都有大量愛好者,三十磅左右拉力的弓足以射殺水里的魚。上個世紀的傳奇弓箭手霍華德希爾大師甚至曾經(jīng)攜帶一把硬弓,潛水射殺了一只鯊魚。 上圖:霍華德希爾大師 所以,有些國家研制了專門的水下步槍,這些槍械發(fā)射的子彈如同一支短箭,其目的也是減少子彈的初速,增加子彈的重量,減少子彈的阻力。 上圖:水下步槍及其子彈 在空氣中,子彈所受到的阻力也是很大的。比如說著名的AK47步槍,其槍口動能為1980焦耳,最大射程為2000米,但是在最大射程時子彈的動能就已經(jīng)降低到76焦耳以下,很難對目標進行有效殺傷。 相比之下,弓箭則具有非常好的“存速”能力。英國曾經(jīng)用現(xiàn)代儀器測量過,一把150磅的英格蘭長弓,使用95.9克的戰(zhàn)箭,初始速度為每秒53米,動能為134焦耳;其最大射程在228米到249米之間,在其彈道末端,箭的速度為每秒44.9米,動能約90焦耳,其動能損耗僅僅為33%,即使同為兩百米的距離,子彈的動能損耗也遠高于弓箭。 上圖:中世紀的英格蘭長弓兵 當然,這不是說槍彈不如弓箭。槍械的殺傷力遠不是弓箭可比的,在面對硬目標時,弓箭便遠遠遜色于現(xiàn)代槍械了。一般的磚墻,現(xiàn)代自動步槍都可以輕松射穿,而弓箭面對磚頭最多扎進去算不得了了。對付人體這種軟組織時,子彈雖然穿透力有限,但是子彈可以形成空腔效應,形成巨大的殺傷力,這更是弓箭難以企及的。 注: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chuàng),投稿作者冬郎。本賬號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各有態(tài)度”簽約賬號 |
|
|
來自: 好了明理 > 《現(xiàn)代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