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姑娘,一個在江邊洗衣或是在船上打魚的姑娘,在楊柳青青,春風(fēng)淡淡,江水緩緩流淌的時候,正在勞作,忽然聽到有青年男子的歌聲從江面飛過來,總是繞在姑娘的耳邊,歌詞模糊卻又像是為姑娘而歌,她側(cè)耳傾聽,卻又被江風(fēng)吹斷,可過了一會兒,歌聲又響了起來,使得姑娘的心情忽起忽落,難以平靜下來。 劉禹錫詩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竹枝詞》所描繪的場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詩句平白無華,是竹枝詞這類民歌的翻版,作者不僅借用了曲譜,連語詞也受其影響,足見民歌的藝術(shù)力量,也顯示了封建士大夫用民歌體寫詩所達到的高度。 詩意之境 這首詩最出名的還是后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多少年來被人們喜愛和傳誦。這是兩句妙喻,語帶雙關(guān),以“晴”來暗喻“情”,展現(xiàn)的是眼前景物,暗指的卻是人物的感情,把兩種本不相干的事物通過諧聲字聯(lián)系在一起,貼切而自然,帶給人意外的喜悅。 劉禹錫畫像 民歌善用雙關(guān)語,含蓄而明快但不不晦澀,不像一些士人官宦或道學(xué)先生,吞吞吐吐,彎彎繞繞,閃閃躲躲,說不出半句心里話。但是,也不直著嗓子叫喊,而是把握有度,不讓人覺得唐突。 劉禹錫詩集 這首詩廣受贊譽,除了基調(diào)明快,情感健康,以及流傳百世的兩句詩,還給后世的詩家詞人一個啟示,就是詩詞創(chuàng)作多向民間學(xué)習(xí),多汲取民歌的藝術(shù)營養(yǎng),劉禹錫樹立了好榜樣,值得后輩效法。 劉禹錫塑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