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希望自己強大獨立,這是好事情,但內(nèi)心的強大并不等于強勢。有很多女性事業(yè)有成,在工作上是女強人,但在人際關系,尤其是家庭關系,不一定就很強勢,反而很民主、很包容。相反,有些女人事業(yè)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氣勢很大,控制欲強,特別喜歡控制家人,希望老公孩子能夠聽話。 強勢的母親都有哪些特點了? 強勢的母親一般自以為是,喜歡頤指氣使和指手劃腳,對老公孩子吹毛求疵。常常表現(xiàn)為:必須要聽母親的,凡事母親說了算;嚴密監(jiān)視小孩的一舉一動,對其行蹤和行為了如指掌;小孩的一切活動得向她匯報,必要時行為前還需得到許可;對小孩的生活盲目指點,橫加干涉,無端操縱其公、私生活。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妻子過于強勢,那么,丈夫常常會很有壓力,容易導致夫妻不和諧,因為統(tǒng)御和支配家庭的權利被妻子占領,父權無法體現(xiàn)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一家想維持相對和諧,對于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zhàn)。于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于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當丈夫在妻子這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在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感,他只好到外面尋找安慰,丈夫外遇的幾率增高。 而且,心理咨詢發(fā)現(xiàn),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后(父親變成被閹割的男人),母親就會更加強悍,替代丈夫的位置。如此惡性循環(huán),女人越來越強勢,越來越控制,男人越來越逃離,越來越無能。 這樣的家庭結(jié)構、夫妻互動、家庭氛圍,必然會影響孩子個性的發(fā)展。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女兒向母親認同,兒子向父親認同。在母親強勢的家庭中,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系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也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霸道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 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很有趣的現(xiàn)象,強勢的媽媽有一個乖乖女,但這個乖乖女到了青春期或進入戀愛婚姻后,變得專制、控制,甚至以一種軟的方式來展現(xiàn)自己內(nèi)在的控制。 如果女兒成長過程中,對強勢的母親積壓了太多的憤怒,無力用強硬的方式反抗,便會采用其他的方式來反擊,以此來保護自己不被母親吞噬。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并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與伴侶、與孩子的關系中。 如果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女兒總是看到母親對父親存在太多憤怒的情緒,女兒長大后,也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情緒轉(zhuǎn)移到自己的親密關系中,總是莫名其妙的對男友或老公生氣。 強勢母親的約束、控制也會讓孩子失去自信、低自尊,導致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沒有主見,事事都過分依賴父母。而過分嚴厲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個性。 很多母親把培養(yǎng)子女當成自我實現(xiàn)途徑,常把自己價值依附于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們成功,子女失敗是她們失敗。所以,很多媽媽把自己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造孩子,使得孩子的天性被扭曲、被壓抑,在種種約束中失去自我,變得自卑,感覺所做一切都是為了母親,內(nèi)心無法產(chǎn)生做事的動力。孩子在強權壓力下,知道抗爭是無用的,雖然內(nèi)心在說“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順從,所以很多孩子小時候表現(xiàn)很不錯。但越到后面,越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鼓勵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面對自己不能掌控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往往采取消極態(tài)度,磨洋工就出現(xiàn)了。 在強悍的母親面前,女兒選擇認同,那兒子呢? 近些年,我們只要看情感節(jié)目大家就能發(fā)現(xiàn),家庭里女人過于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yǎng)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沒主見,沒擔當 對此,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富于權威性,整天對著家里其他的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評,盡量尋找機會表現(xiàn)他們的恭順?!币驗?,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兒子作為男性必然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躲在無人的角落,甚至也會“討好”強者,跟著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反抗父親,不重視父親的權威和意見。 所以,當一個性格過于強勢的妻子喜歡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時,她其實也等于把這種嘲笑和奚落同樣甩給了她的兒子。所以,大多強悍的母親,培養(yǎng)出的不是強悍的兒子,反倒多數(shù)是軟弱甚至沒出息的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