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熵這個概念從1854年開始提出,進入我國的時間是1923年,作為一個熱力學單位,其寓意卻不是太好。通俗一些講,熵的增加意味著無序度也增加,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稱之為這條原理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在科學角度看,熱力學第二定律也稱為熵增定律,其有這么幾個描述:第一,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如果熱量要相反途徑可逆,那么肯定會引起其他變化;第二,功可以全部轉(zhuǎn)化為熱量,但是熱機是不能100%將熱量變成功;第三,在孤立的系統(tǒng)中,熵值是趨于增大的。如果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熵值無法變小。 這意味著地球本身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這個系統(tǒng)的熵值是趨于增大的。通俗而言,地球的無序度是在增加的,這不僅是整個地球,連宇宙的熵值也是趨于增大的。這就像你平時在家里生活,睡覺導致床鋪亂了,你需要去整理,這個過程就是無序度在增加,然后無序度減少的過程。整理代表了無序度的減少,變得更加有序了。那么宇宙的無序度增加,誰來減少無序度,那只能是下一輪宇宙大爆炸,或者是某個高級文明具備讓熵值減少的能力。如果能夠操控宇宙的熵值,那么也距離神不遠了。地球在繞太陽公轉(zhuǎn)過程中,人類也在不斷改造地球,熵值必然是增加的,除非你能把地球變成更加年輕,這樣熵值才能減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