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代的高考學霸僅僅是考上大學而已,古代考個狀元,那就真的是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了,走向人生巔峰,說的應該就是他們。
古代科舉考試到底有多難?古代正式的科考有三場,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考第一名稱解元;會試考第一名稱會元;殿試考第一名稱狀元。這三場考試中,都得第一名,叫“三元及第”,如果連續(xù)考第一,就叫“連中三元”。 除非遇上皇帝喜慶下詔加開科考,稱為“恩科”,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三年才舉行一次,參考的人數(shù)巨眾,比如宋太宗淳化三年會試,“是歲諸道舉人凡萬七千余人”,要在1.7萬人擠“獨木橋”中奪魁,難度可想而知,所以能“三元及第”的人不叫學霸簡直天理難容。 下 面 我 們 就 來 盤 點 一 下 歷 史 上 那 些 逆 天 的 學 霸
史上第一個“三元及第”的學霸崔元翰 崔元翰出生于書香門弟,自幼聰明過人,能一目十行、過目成誦,愛作文,求精進,學霸之風姿漸顯,鄉(xiāng)試、會試均考第一。接下來參加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殿試,試題是《白云起封中賦》,崔元翰對答很好,狀元及第,實現(xiàn)了“三元及第”。 有意思的是,他的弟弟崔敖、崔備也堪稱學霸,同樣參加了那場殿試,與崔元翰同取進士科,兄弟三人同居皇榜,真是應了一句話,“你才是學霸,你們全家都是學霸”。
同科“雙狀元” 宋代學霸最多,因為僅“三元及第”就最多嘛,其中一對兄弟學霸是不能不提的,即宋庠和宋祁,他們是同科“雙狀元”。一科不是只有一個狀元嗎?怎么會有“雙狀元”?且容聽我細細道來。 宋庠和宋祁的父親宋玘,是當時著名的賢士,長期宦游在外,兄弟倆少年時曾寄居在繼母朱氏的娘家。兄弟倆天資聰慧,在父親的影響下,苦讀經(jīng)書,頗有文才,被時人稱為“二宋”。 宋仁宗天圣二年,“二宋”參加當年的科考。禮部擬定宋祁為進士一甲第一名,宋庠為第三名,并上呈年幼的仁宗皇帝,攝政的獻章皇太后見“二宋”竟然同時進入前三名,驚訝不已。這本是一件好事,一段佳話,但是腦袋銹逗的獻章皇太后認為弟弟不應排名在兄長之前,又擔心前三名被兄弟三分其二,會遭人非議,遂以兄代弟,改宋庠為第一名,將宋祁降為第十名,結果宋庠成了狀元。宋庠此前已“連中二元”,再加上這個狀元,他就成了“連中三元”的超級學霸。
從沒得過第二的黃觀 黃觀自幼勤奮好學,他的老師是元末學者翰林待制黃冔。正所謂名師出高徒,黃觀一路過關斬將,洪武二十三年參加鄉(xiāng)試考了第一名,次年應會試又考了第一名,同年,參加殿試,黃觀的策論深得朱元璋嘉許,取殿試一甲第一名。 “連中三元”的黃觀引起了世人關注,人們回頭看黃觀的科舉之路,發(fā)現(xiàn)他豈只是“中三元”,他在縣試、府試和院試三次考試中(均為考取秀才功名的三場考試),都是第一名。六次考試六次第一名,這是絕對是舉世難見的超級學霸,人們說他創(chuàng)造了科舉考試史上的一個奇跡—“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呂蒙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直接從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讀書中狀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許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寬厚正直,對上遇禮敢言,對下則寬容有雅度。他有一篇流傳了上千年的《命運賦》。 這是呂蒙正當太子的老師時所寫,這文章感動了狂傲的太子(后來的宋真宗皇帝),使之謙虛謹慎。文章以自己從凄慘到富貴的經(jīng)歷,引述歷史上大量的事實,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落,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與大家共賞。 原文如下: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于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圣,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于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fā)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婦。蛟龍未遇,潛水于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饑,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職于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zhí)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huán),周而復始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