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Campaign 中國 亞洲人口日益老齡化,到2050年,每四個中國人中將有一個超過65歲。目前,日本已是全球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國家,其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過65歲,到2060年,這一比例預計可達40%。事實上,由于日本的老齡人口如此龐大,以至于政府對其進行了重新分類,小于65歲(包括65歲)者為“準老年人”,75歲以上者為“老年人”,85歲以上者為“高齡人”。 同樣,香港、韓國和泰國處于勞動年齡的人口比例也正在迅速縮減。聯(lián)合國預測,未來30年,亞洲超過60歲的人口比例將從目前的11%大幅增加到25%以上。 盡管這種人口趨勢對政治家而言是挑戰(zhàn),對經(jīng)濟學家而言是擔憂,但對營銷人來說,則是容易錯失的大好時機。在追蹤年輕消費者的營銷世界里,已有不少營銷人開始意識到60歲以上消費者巨大的消費潛力。 “毫無疑問,在全球大多數(shù)成熟市場,這一年齡段的人口規(guī)模最大,增長最迅速,且最為富有”,市場營銷咨詢公司Silver Group的首席執(zhí)行官Kim Walker說?!皳?jù)Cap Gemini與Merrill Lynch聯(lián)合發(fā)布的報告,亞太區(qū)54%的高凈值人士年齡超過56歲?!? 尼爾森研究集團聲稱,盡管美國“嬰兒潮一代”消費了將近一半的快消品,但針對他們的廣告卻只有不到5%。隨著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市場中所占比例的提高,這種不匹配會給未來的市場營銷帶來諸多問題。對以亞洲老年消費者為目標人群的品牌而言,首先需要打破可能將消費者拒之門外的成見和陳規(guī)。 “我們對老年消費者有三個認識上的誤區(qū)”,英敏特亞太區(qū)調(diào)查研究總監(jiān)Matthew Crabbe說?!笆紫仁钦J為他們往往過著老式生活,不大想改變;其次,他們愿意購買具有先進功能的高級產(chǎn)品,只是因為他們買得起;第三,品牌不用考慮他們在價值取向和追求方面的多樣性。” 英敏特的研究表明,亞洲老年消費者和年輕人一樣充滿消費活力,盡管身體健康是多數(shù)老年人最重要的追求,但在實現(xiàn)這一目標之后,他們愿意為各種體驗和活躍的生活方式而消費。 此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中國幾乎有一半55至74歲的消費者在為健康買單后,想去花錢娛樂和參加社交活動。此外,他們更愿意花時間旅行,而非購物。然而,當前以中國55歲以上年齡組為目標人群的多數(shù)品牌卻大多是乳制品(特別是配方奶粉)、燕麥,或熱飲等幾類。 關于老人營銷,并非只有疾病 盡管一系列調(diào)查表明,活躍的老年消費者對人生的新階段充滿期待,但許多品牌仍只專注于以老年為主題的解決方案。 “我們最為常見的是市場拿他們的疾病說事”,宏盟媒體集團亞太區(qū)前CEO,現(xiàn)任市場營銷咨詢公司BoomAgers咨詢委員會主席的Tim Love說。“現(xiàn)在的市場營銷通常是提出問題,再給出解決方案。所以廣告主很多時候一直在問,是否老年人有假牙問題,上樓時需不需要幫助,或有無慢性病。但另一方面,總有上了年紀的人跟我們說,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即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營銷人卻來對他們說,他們的身體很糟糕,需要使用這樣那樣的產(chǎn)品修補一番。此類廣告讓本來感覺良好的老年人無比沮喪?!? 除了尋求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60歲以上消費者也渴望真實感。“老年消費者是最富經(jīng)驗的消費群體”,Walker說?!爱吘梗麄兘佑|推銷的時間更長。因此,往往能夠看穿營銷中‘不高明的把戲’,并尋找品牌蘊含的真正價值。” “雖然研究表明,多數(shù)老年人都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年齡,甚至為此感到高興,卻并不想讓品牌使他們想起自己的年齡,或把他們當作‘老年人’?!? 全球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是針對老年消費者做得比較好的品牌之一,他們不僅聘請Helen Mirren等真實可信,且受歡迎的老年模特,還推出了將年齡模糊化的宣傳詞,如We've still got it, and we're still worth it。 但在亞洲,品牌對市場中這部分人群的認識較為滯后。盡管如此,也有成功的品牌,如新聞60年代草本竹炭牙膏,這種面向中國老年消費者的牙膏外觀現(xiàn)代,并經(jīng)過了重新配方和設計,其營銷點為可以給老年人群帶來特殊好處。此外,銳步在三月份聘請80歲的著名演員王德順作為其在中國的品牌代言人也轟動一時。王德順也是銳步最新中文視頻品牌推廣活動“煉出至我”中的主角。據(jù)該運動品牌巨頭介紹,王德順在60歲時才開始健身,這證明了對于有追求的人而言,年齡不是問題。 挑戰(zhàn)錯誤觀念 “面向老年消費者的品牌很少”,Crabbe說。“多數(shù)品牌都注重幫助老年消費者的成年子女照顧他們。然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到晚年仍在工作,他們不僅行動靈活,而且思維敏捷,并愿意將積蓄用于享受生活。” 其他常見的錯誤認識還有:60歲以上的消費者總是鐘情于他們以前所用的品牌,且不大可能嘗試新技術。但據(jù)Crabbe說,中國55%的老年受訪者坦言,他們發(fā)現(xiàn)網(wǎng)購比到實體店購物更便利。 “事實是,老年消費者之所以很積極地變換品牌,是因為這種動態(tài)的變換讓他們感覺自己與時俱進,且生活充滿活力”,BoomAgers首席執(zhí)行官Peter Hubbell說?!霸诮邮苄率挛锏倪^程中,他們明白了什么是流行的東西。他們接受社交媒體的原因在于,社交媒體可讓他們在老年時與外界保持聯(lián)系,而這種聯(lián)系是老年人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Walker方面指出,2016年的谷歌消費洞察報告(Consumer Barometer)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中國老年人在網(wǎng)購時,仍喜歡使用PC臺式電腦,55歲以上中國人群中只有51%使用智能手機,而年齡在45至54歲之間的中國消費者中卻有86%的人使用智能手機,這表明營銷人需要快速轉向中國老年消費者。 同時,BCG九月份對日本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是奢侈品和高檔服務最忠實的網(wǎng)購者。 然而,許多品牌仍注重更為年輕的消費者,忘記了他們當前的潛在消費者。“千禧一代是將人們的注意力從老年人身上轉移開來的主要人群”,Hubbell說。“全球千禧一代有20億人,他們年輕,喜歡社交和數(shù)字互聯(lián),擁有營銷人夢寐以求的一切。但正如我經(jīng)常所說,千禧一代代表的是營銷的未來,但未來并非當下。” 在此領域的營銷人認為,將年齡進行模糊化處理,并采用在年齡上更為包容的方式對品牌而言是最適宜將來的策略。例如,英國零售品牌TK Maxx自2014年起就聘用老年模特,包括62歲的Olga Taylor在內(nèi),與年輕模特一起做廣告,并成為了慣例。 “沒必要在千禧一代和嬰兒潮一代之間進行選擇”,Walker說。“大肆宣揚年齡差是為了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并滿足管理和研究咨詢機構的愿望。在年輕消費者和老年消費者之間進行選擇并非零和游戲。品牌應繼續(xù)尋找更新、更年輕的消費者,但同時也必須下大力氣,留住和吸引更有利可圖的老年消費者?!?nbsp; 正如Hubbell所總結:“總體的主題應當是帶來積極樂觀的感覺。傾聽老年人的心聲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感覺很好,對自己的未來很樂觀,并想讓營銷人也積極一些?!?br> 提示: * 本文經(jīng)Campaign 中國(ID:campaignchina.com)授權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出處。原文標題:專題:打破60歲以上老年消費者的陳舊畫像 * 投稿,內(nèi)容,互動禮品合作,聯(lián)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
|
|
來自: gong111 > 《商業(y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