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xué)、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后人難及的高度。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的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詩圣”——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簡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一生作詩三千多首 、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杜甫的詩緊密結(jié)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圣”。
“詩神”——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簡介: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詩更是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因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故人稱“詩神”。
“詩佛”——王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簡介: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其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王維不少詩歌中有濃厚佛教禪宗意味,以禪入詩,故有“詩佛”之稱。 “詩魔”——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簡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作詩非??炭啵熬瓶裼忠娔Оl(fā),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稱“詩魔”。 “詩鬼”——李賀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簡介: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nèi)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其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經(jīng)常應(yīng)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詩骨”——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簡介:陳子昂(約公元659年—700年)初唐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他論詩標榜漢魏風骨,反對齊梁綺靡文風,詩風質(zhì)樸渾厚,受到杜甫、韓愈、元好問等后代詩人的高度評價。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詩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簡介: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唐代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英年早逝。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 “詩狂”——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簡介: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少時就以詩文知名,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yīng)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五言長城”——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簡介:劉長卿(約726年—約786年),字文房,唐代詩人。他的山水寫景詩風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七絕圣手”——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簡介:王昌齡 (698年—757年),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詞中之龍”——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簡介: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F(xiàn)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名世。其《稼軒詞》存六百二十余首,無論數(shù)量之富,質(zhì)量之優(yōu),皆冠兩宋,乃人中之杰,故人稱“詞中之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