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中藥不僅品種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有不少藥的命名還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古時有不少文人墨客很善于將中藥名寫入詩詞之中,給死物以活力,賦草木以生機,自然貼切,耐人尋味,不僅使人得到藝術享受,而且增長了中藥知識。 中國論文網 http://www./6/view-2878018.htm 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其巨著《離騷》中,曾先后幾十次提到了江離、澤蘭、木蘭、申椒、佩蘭、白芷、香茅、木蓮、荷花等二十五種藥名。這篇千古奇文的鮮明對照的特點就是善于運用芳香性的藥物來象重征和比喻自己純美高尚的志向,以及不甘墜落,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請聽這位士大夫的吟詠: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古代名著《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從近二千味中藥的藥名中,精選了能表達小說內容的九味中藥嵌入詩中,藥名和全詩渾然一體,非常巧妙地緊扣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全詩隱喻含蓄,意味雋永,表現(xiàn)手法十分有趣。詩在第三十六回中, “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馬兜鈴。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 這首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馬兜鈴、荊芥、茯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中藥。雖然藥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但這些藥名卻揭示了《西游記》的情節(jié),頗有趣味。“益智”是指受唐王之命赴西天取經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是指唐太宗擺駕親自為御弟唐三藏餞行,并與眾官送出長安城外;“三棱子”是指途中收留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位徒弟;“馬兜鈴”是指唐僧師徒三人與白龍一起“乘危遠邁策孤征”,著重刻劃出匆匆趕路的形象和聲音。 唐朝著名詩人皮日休和陸龜蒙是一對志趣相投的文壇好友。一日,兩人相約到城外郊游。郊外一派生機盎然的自然情趣,勾起皮日休詩興大發(fā),遂作七絕一首: “數(shù)曲急流沖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 草香不冷無近遠,志在天臺一遇中?!? 吟后對陸龜蒙說,我這首七絕詩中暗含三味藥名,不知老兄猜得中嗎?陸龜蒙當即指出詩中暗含的是竹葉,通草和遠志三味中藥名。接著不甘示弱地吟了一首七絕: “桂葉以茸含露紫,葛花如緩蘸溪黃。 連云更入幽深地,骨錄閑攜相獵郎?!? 請皮日休也來猜猜他詩中暗含的藥名。皮日休很快便猜中了詩中所含的紫葛,黃連和地骨三味藥名。 唐代詩人權德輿曾為一家中藥店老板寫了一首七言絕句: “七澤蘭芳千里春,瀟汀落花石磷磷。 有時浪白微風起,坐鉤藤蔭不見人?!? 詩人巧妙地將“澤蘭、落石、白薇、鉤藤”四味中藥嵌入四句詩中,既用典又用藥,一氣呵成,不露痕跡,一幅藥香撲鼻,美景宜人的詩中畫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細細品味,其趣無窮。 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辛棄疾,曾寫過一首藥名詞,這首詩寫于新婚不久,他奉征召奔赴殺敵戰(zhàn)場,思念親人,便用中藥名撰寫了《定波風》一詞: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余涼意到湖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風月費篇章。 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 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只甘松竹共凄涼。 全詞均以中藥名銜接,有木香、余禹糧、石膏、防風、常山、梔子、海藻、甘松八味中藥,且內容深刻,情真意切,瑯瑯上口。 宋代詩人陳亞愛也喜用藥名填入詩詞。他曾用藥名作閨情詞《生查子》三首,其中寫得最佳的一首是: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xiāng)曲?” 作者在詞中運用諧音替代,拆開分用之手法,將相思子、薏苡、白芷、苦參、狼毒、當歸、遠志、菊花、茴香等九味中藥名聯(lián)綴成篇,自然妥貼,意趣天成,字里行間飽含著一位思夫情切,盼夫早歸的婦女的綿綿幽思和縷縷情懷,讀后感人肺腑。 明代著名學者李詡撰寫的《戒庵老人漫筆》一書中,曾記載著二首夫妻互贈的藥名詩,丈夫贈妻的詩云: “牽??椗畡e經年,安得鸞膠續(xù)斷弦。 云母帳空不見人,水沉香冷月嬋娟。 澤蘭憔悴渚蒲黃,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傾竹葉,茱萸甘菊自重陽。” 妻子回贈丈夫的詩云: “天門冬日曉蒼涼,落葉愁驚滿地黃。 清淚暗銷輕粉面,凝塵閉鎖郁金裳。 黃連未嚼心先苦,紅豆相看恨更長。 鏡里孤鸞甘遂死,引針何用覓昌陽?!? 這兩首詩中嵌入牽牛、續(xù)斷、云母、沉重、澤蘭、蒲黃、竹葉、茱萸、甘菊、天門冬、地黃、輕粉、郁金、黃連、紅豆等十幾種中藥名稱,貼切巧妙,天衣無縫,寫出了丈夫思念妻子和妻子苦戀丈夫的纏綿感情。 清初戲曲作家朱佐朝在《蓮花筏》傳奇一書中,寫到一位才女齊玉符為試探男友姚良是否真心愛她的心意,提出讓他作詩,但詩中必須嵌入她正在服用的藥方上的八味中草藥。姚良為表示自己的誠意,便提筆寫成一首七律詩: “天門冬日曉風颼,浮寄天南紅蓼舟。 不嚼石蓮心亦苦,沉香衾冷夢驚秋。 玄胡索去同心帶,血淚流紅豆未休。 半夏擬歸云漢去,難教織女會牽牛。” 姚良在詩中巧妙地嵌入了天門冬、天南星、蓮心、沉香、玄胡、紅豆、半夏、牽牛等八味藥名,同時又把愛慕之情,求婚之意寓于其中,齊玉符看后很是感動,二人終結伉儷。 清末時,江南某地有位閨中少婦,思念在外地經商的丈夫,便別出心裁,將十二味中藥名嵌入信中,輕輕點染,借題發(fā)揮,表達了她哀怨憂郁的戀情: “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耶? 誰使君子,寄奴生繞它枝,令故園芍藥花無主矣。 妾仰望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來了白芨書,茹不盡黃連苦! 豆蔻不消心頭恨,丁香苦結雨中愁。 人生三七過,看風吹西河柳,盼將軍益毋。 身在異地的丈夫收到這封纏綿徘惻的情書詩詞后,深受感動,也提筆巧妙地用了十三味中藥名來抒發(fā)自己忠貞不渝的愛情,情深意切,感人肺腑: “紅娘子一別,桂香枝已凋謝矣! 也思菊花茂盛,欲歸紫苑。 奈何常山路遠,滑石難行,故待從容耳! 卿勿使急性子,罵我曰蒼耳子。 明春紅花開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返鄉(xiāng)。 至時有金銀相贈也?!? 夫妻倆人巧借中草藥名稱,天衣無縫地鋪陳出人間純真的男女相思之苦。這兩篇絕妙的情書詩詞,堪稱藥名連綴的佳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