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消息》(梅蘭芳)
《洛神》(梅蘭芳)
《蒼鷹》(梅蘭芳)
作為20世紀杰出的京劇藝術家,梅蘭芳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具有世界影響力,而在繪畫藝術上,梅蘭芳淵源深厚,有很高造詣,戲畫相融,相得益彰。梅蘭芳紀念館館藏文獻文物均為梅蘭芳先生生前所藏,包括其本人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近日,梅蘭芳紀念館舉辦“另一個梅蘭芳——梅蘭芳繪畫展暨繪畫與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展出部分梅蘭芳繪畫作品真跡,并邀請美術、戲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討,力圖讓人們了解和認識“另一個梅蘭芳”,拓展梅蘭芳研究空間,進一步將梅蘭芳藝術研究引向深入。本報選編部分專家學者發(fā)言,以饗讀者。 追求藝術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梅蘭芳成為大師的重要因素 ○ 廖 奔 梅蘭芳的特點是什么?一個字:美。藝術美、人文美、唱腔美,還有梅蘭芳的性格很美。這是梅蘭芳成為一代大師的一個重要因素。他的美是怎么達到的?就是通過藝術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達到的。梅蘭芳練字、練畫是他達到美的極致的一個途徑。梅蘭芳收藏了很多畫,如清代宮廷的戲畫、臉譜,但是那些都是花鳥畫,他為什么收藏花鳥畫?他在追求美術的意境,在追求美。梅蘭芳認為,戲曲不單是表演和唱腔,而是一個集服裝、臉譜、繪畫、藝術、造型等美的集中物。所以梅蘭芳對戲曲的理解,對京劇的理解是一個綜合體,不單單是在舞臺上演唱,所以他要去追求美術,追求書法。我們今天看梅蘭芳的字畫,我覺得他的字畫有自己性格方面的特點——淡如秋水。當然也有另一面,我感覺他比較拘泥謹慎。他也畫山水人物,但是我體會他的花鳥很別致,這和梅蘭芳的匠心有關。追溯梅蘭芳的戲曲藝術之美也要追溯到當時的文化背景和他所下的戲外的功夫。藝術是相通的,藝人自覺地追求書畫意境是達到他自己本體藝術升華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今天有一些戲曲演員只求“亮嗓子”,不追求文化底蘊,是遠遠不能成為大師的。(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 梅蘭芳為當代文化界和美術界樹立了一個精神標桿與典范 ○ 張曉凌 關于梅蘭芳的繪畫及其成就,當下僅有隨筆、感想或回憶錄等一些介紹性的文字,缺乏較為系統(tǒng)或理論層面的研究。因此,我認為梅蘭芳與繪畫的關系,應該成為我們研究的課題。這個課題首先要梳理清楚梅蘭芳繪畫的源流、成就和基本定位。另外,也要結合他的個人修為去探討繪畫在這個時代與演員修為之間的一種緊密關系。在繪畫成就上,我認為當下的藝術家包括美術界的一些所謂大師的成就與梅蘭芳的繪畫成就相比,可以說是一種倒退。梅先生的繪畫一定是沉下心進行的創(chuàng)作,因為他的目的不是去迎合市場。他與王夢白、齊白石等繪畫大師的交往,如文人之間的清淡如水,而非充滿銅臭氣與市場味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藝術家大多有非常高的美術修養(yǎng)和美學修養(yǎng),梅蘭芳的繪畫創(chuàng)作就是很好的例證。梅蘭芳在人物和花鳥方面都有涉及,這樣的繪畫能力是值得敬佩的。因為這屬于完全不同的體系和理論,在筆性上有區(qū)別,要把每個筆性都掌握,要花很多的工夫。他的繪畫品格是一流的,品位一定是一流的。梅蘭芳是為了藝術去繪畫,他在這方面達到了一個精神高度,我覺得這在當代的文化界、藝術界、美術界都是一個精神標桿與典范。藝術首要的功能是人性和個性的自我拯救,而不是為了金錢。借此機會,我希望今后能夠開辟一個梅蘭芳書畫研究的課題,與各位專家共同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