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知識
|
西藏行知書 | 旅行 | 攻略 | 驢友 | 高端文玩| 行知書微信 suyatsen 佛像是能夠撫慰人的心靈的藝術(shù)品,在收藏界,請回一尊佛像也就結(jié)下了一段緣。 在收藏界佛教雕塑市場時有波動,藏家對不同時期或風格作品的喜好會經(jīng)常改變,但不論任何時期,品相俱佳的杰作也永遠具有收藏價值。 佛像收藏知識 1、佛像風格的演變 佛像制作最初從五胡十六國開始慢慢興起,至魏晉南北朝時達到了一個高峰。 清.豪華一流金水精銅鎏金鑲嵌寶石觀音坐像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瘦骨清像”,讓人們想起了“建安風骨”。 唐代造像的華嚴大氣,則體現(xiàn)出唐代雍容大度、海納百川的輝煌氣象。 宋代的佛造像已完全世俗化,佛仿佛已走入了人間,顯得非??捎H、可敬。 這些佛像不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對象,也是珍貴的民族藝術(shù)遺產(chǎn),受到中外收藏界的深愛。 據(jù)觀察,在拍賣市場中創(chuàng)出高價的,大多是明清時期的金銅佛像。 在現(xiàn)在的市場上,一尊銅質(zhì)佛像小品,其市場價格至少在5萬元左右。品質(zhì)上好的銅佛像,價格可達1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 2、佛像的分類和識別 佛像藝術(shù)品的種類很多,按照佛像的品種而言,有釋迦摩尼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地藏王菩薩、彌勒佛、白財神、黑財神、綠度母等等。 按照佛教的傳承而言,有藏密、漢傳等等。 清“大明永樂年施”款藥師琉璃光如來紫銅坐像 按照佛像的材質(zhì)而言,有金、銅、石頭、木頭、泥塑等等。 其他的材質(zhì)還包括,象牙、硨磲、翡翠、珊瑚等。 但存世最多的還屬金銅,石刻,木質(zhì)三大類。 按照佛像制作的朝代而言,有高古、中古、明清等等。 明清佛像又稱藏傳佛像,由于多以鎏金銅為造像材質(zhì),因而存世數(shù)量相對較大,做工尤為精美,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受到尼泊爾、印度、蒙古造像影響,極為寫實傳神。 此外,藏傳佛教中對觀音的崇拜非常虔誠,觀音的化身也特別多,有兩臂、四臂和六臂乃至千手千眼。 清代宮廷造像的市場價格處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具有潛在的升值空間。 清.銅泥金六臂觀音佛像 事實上,收藏界把清代宮廷金銅造像分為三個等級:康熙朝宮廷造像數(shù)量極少,價格以六品佛樓造像為代表的乾隆宮廷佛像,規(guī)格由13至20厘米不等,小者幾十萬元,大者百萬元左右。 明永樂宣德年制鎏金銅佛像最受市場歡迎,由于明代佛學(xué)興盛,廣建寺院,以供朝廷布施及民間供奉的需要,使得金銅佛像迅速發(fā)展,并形成了永樂、宣德年間最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銅佛像”。 明代佛像 此時的造像面相豐滿、造型優(yōu)美、金水充足、藝術(shù)水平極高,堪稱銅佛造像中的“勞斯萊斯”。近些年更是受到海內(nèi)外收藏家的追捧,價格近直線攀升。 目前永宣宮廷造像的價格最低的都在500萬至1000萬元。2006年,一尊明朝永樂釋迦牟尼坐像以1.04億港元落槌。 高古佛像,也稱為漢傳佛像,它在國際市場上有很高地位。與藏式佛像相比,漢式佛像的材質(zhì)更豐富,佛像質(zhì)地有金、銅、石、玉、木、陶、瓷等多種。 3、挑選有升值潛力的佛像 從朝代上來說,北齊、北魏的佛像多受到歐美人追捧,大多在海外成交。這是因為那個時期佛像的臉部、身體的骨骼、肌肉及衣服的紋路等塑造符合歐美人對雕塑的審美。 但是在國內(nèi)買北齊、北魏的佛像不太現(xiàn)實,因為可能會牽扯到是否是國家保護文物的問題。 高古佛 元末明初的佛像也頗受追捧,明朝以前中古時期的佛像是佛像市場的一個價值洼地。 不過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主要流通的是明清時期佛像,金光閃閃的表象特征也比較符合大眾審美。藏家可以先入手明清或者唐宋遼時期的佛像,只是要注意藏品的完整精美。 清.一流美金水精美銅鎏金藥師佛像 從品相上來看,首先要品相完好,沒有毛病,如果是鎏金的,最好滿金,不能脫落。另外看開臉,就是臉的韻味,包括眼睛、眼皮的刻畫,刀工是否到位,表情能否打動人等。 另外看腰肩比例、肌肉刻畫。比如胳膊造型圓潤,線條流暢,手指靈活,腰部的扭動曲線柔和,就比較有價值。 清.金水一流藏傳銅鎏金金剛亥母 從品種上來說,有業(yè)內(nèi)專家指出佛像品種也是分析其價值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 同樣的做工,稀有的佛像種類的價格就會貴很多——比如無量壽佛就很常見到,如果有一個同樣精美做工的妙音佛母在旁邊,價格就會差上很多倍。 另外,如果是同樣品相的釋迦摩尼佛和無量壽佛相比,釋迦摩尼佛的價格要高,因為釋迦摩尼佛更受群眾喜愛。 清.“大明永樂”款金水燦燦銅鎏金文昌帝君坐像 從材質(zhì)上來說,業(yè)界普遍認為金銅、木質(zhì)佛像是主流。如果在其它考量因素一致的情況下,鎏金的要比不鎏金的貴上幾倍不止。 木頭的佛像因其外觀有漆,對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會相對難保存一些。所以,總的來說,金銅佛像是主流中的主流。 另外,石刻佛像的真假辨別更為復(fù)雜、專業(yè),而且大部分來源不明,考慮到文物保護因素,入手者偏少。 清.柔美包漿精銅鑄造鎏金尼泊爾藥師佛坐像 從傳承、地域上來說,從佛像的拍賣市場上不難看出,藏密或者官造的佛像拍賣成績相對較好。 另外,中原佛變化少、造型呆板,工藝水平也不如藏傳,價格也因此相差很多。 從尺寸上來說,藏家沒必要過分追求尺寸,主要還是看品相及精美程度。但是,相同基礎(chǔ)之下,一般來說尺寸越大的越好。 ![]() 清.一流金水柔美包漿銅鎏金黃財神像 4、識別佛像造假 佛造像深受人們的喜愛,強大的需求量一方面使佛造像在拍賣市場上千金難求,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大量的造假佛像。以下五條是明清鎏金佛像的真假辨別方法。 1、明清時期銅佛像極少有明顯的鑄造沙眼,但是新佛像會出現(xiàn)很多明顯的沙眼,這種沙眼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出較深的小口,內(nèi)部孔洞大的現(xiàn)像。這是由于現(xiàn)代鑄造技術(shù),和銅質(zhì)材料造成的工藝技術(shù)缺陷。雖然老舊佛像偶有沙眼但都進行過工藝處理,有修飾的工藝痕跡,而且沙眼的結(jié)構(gòu)與新品不同。這是新與老的一條對比證據(jù)。 ![]() 清“大明永樂年施”款藏傳黃財神佛像紫銅坐像 2、凡是老舊佛像的眼、眉、鼻、嘴,以及精細紋飾線條,在鑄造完成以后均進行刮鏟修磨,有些仍然有明顯的手工刮研的工藝痕跡。雖然新品成形后也釆用刮刀,扁鏟進行修佈,但是從刮鏟修飾痕跡上看,處理的非常粗糙。不但偷工,而且有現(xiàn)代工藝處理的工藝痕跡,這便是新老真?zhèn)蔚囊粭l證據(jù)。 3、老舊佛像比較容易觸摸的突出部位,例如鼻頭、帽飾、手指、肩膀、蓮花座等,由于經(jīng)過幾百年的養(yǎng)護擦拭,會造成鎏金層越來越薄,從而曝露出銅底的現(xiàn)象。 ![]() 清 包漿醇厚“大明永樂年施”款紫銅文財神 4、有的新品佛像的胳膊、手指、腳指的骨胳肌肉部位,出現(xiàn)造型結(jié)構(gòu)和比例失調(diào)的狀況。這是由于偽造者缺乏基本的繪畫和雕塑,基本功造成的結(jié)果。老舊佛像沒有這種現(xiàn)象。 5、老舊佛像蓮花座底邊,會出現(xiàn)刮鏟的修磨工藝痕跡,有的進行過精細的修磨,使底邊沒有明顯修磨的痕跡。而且長期放置供奉,底邊會出現(xiàn)老化氧化的特征。但是新品的底邊部位會出現(xiàn)沙輪機或銼刀快速磨削的特征,這是新老不同的證據(j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