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契丹的一種奇特的年號錢 ——契丹文年號直譯漢文年號錢
























去年,筆者得獲一罐銀錢,統(tǒng)為黑漆古銹色,共七十余枚,均為唐、五代、宋、遼、金、西夏等中古時期各朝代少見珍錢。其時間上限為隋開皇年間(581-600年)隋文帝楊堅鑄得“開皇元寶”錢,時代下限最晚為南宋恭帝趙?的“德祐元寶”(1275-1276年鑄)。內(nèi)中有一些前所未聞之錢,如:“開皇元寶”(隋文帝)、“大丹元通寶”(遙攆漢國)、“武德元通寶”(唐高祖)、“廣德通寶”(唐代宗)、“乾符元通寶”(唐僖宗)、“大遼元通重寶”(遼太祖)、“乾化元通寶”(后梁太祖)、“貞明通寶”(后梁末帝)、“開運(yùn)元通寶”(后晉末帝)、“建隆元通寶”(宋太祖)、“乾德元通寶”(宋太祖)、“端拱通寶”(宋太宗)、“景祐通寶”(宋仁宗)、“皇祐通寶”(宋仁宗)、“德祐元寶”(南宋恭帝)等等。中間還有較多西遼、后遼、金、大理等政權(quán)中晚期鑄錢 此罐錢中發(fā)現(xiàn)一些奇特的、有遼風(fēng)十足的、有遼韻婉約的漢文年號錢,可查遍遼金宋元時期各政權(quán)的鑄錢記錄,卻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如:“天昌元通寶”、“天亨元通寶”、“天寧元通寶”、“保定元通寶”、“保德元通寶”、“世德元通寶”、“咸德元通寶”、“明德元通寶”、“永壽元通寶”、“世昌元通寶”、“端興元通寶”等等。 經(jīng)反復(fù)細(xì)致查閱中世紀(jì)中國、渤海、大理及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國世系年號及鑄錢情況后,發(fā)現(xiàn)仍有“天昌元通寶”(圖1-2、)、“天亨元通寶”(圖3-4、)、“天寧元通寶” (圖5、)、“端興元通寶”(圖6、)、“咸德元通寶”(圖7、)、“世昌元通寶”(圖8-9、)、“世德元通寶”(圖10-11、)、等錢沒有歸屬。這是一些什么錢呢?為什么尋找不到它們的生身父母和生育它的的家園? 前些天一位泉友的偶然來信觸發(fā)了我的靈感,使我在電光石火間,好象一下子找到了這些酷似遼錢,身份卻無法確定錢幣的父母和家國。信是一位叫斯國銘的泉友發(fā)來,他向我咨詢的正是有關(guān)“天昌”年號錢的情況。信的全文如下: “裴老師早上好! 我近日收了一枚遼錢,遍查遼一代無此年號,但北國盈泉博文卻考證了一枚契丹文錢為:大遼天昌(附圖12、)。據(jù)他當(dāng)時推測天昌對應(yīng)的漢文年號是天顯或乾亨。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漢文天昌通寶(附圖13、),是否終遼一朝真的存在過天昌年號?如同大遼神冊,大遼天慶等國號年號一體錢一樣。老師是遼幣遼史專家,能否在工作之余身體康健之余代為考證一下? 在此先行鳴謝! 此致 后學(xué):斯國銘 頓首” 斯國銘這枚“天昌通寶”與筆者所獲“天昌通寶”銀錢應(yīng)為同模錢。至于北國盈泉博文考證的契丹文錢“大遼天昌”(附圖12、)錢,實(shí)應(yīng)是契丹文國號年號一體錢“大遼咸雍”,直譯或稱本義譯應(yīng)為“天德”。雖然盈泉友的考釋未能解答“天昌元通寶”的身世之謎,但它卻在契丹文年號的漢譯差異方面,為我們正確揭示諸如“天昌元通寶”類遼風(fēng)錢身世之謎,提供了一條新思路,開辟了一條新坦途。 契丹小字中的年號與漢文年號并不都是對譯的。用契丹文翻譯漢文年號時或用漢文翻譯契丹文年號時,常會遇到是用“意譯”還是用“本意譯(直譯)”翻譯的問題,兩種譯法在契丹文資料中都有存在,在錢幣鑄造中也都有反映。契丹文年號和漢文年號“意譯”、“本意譯(直譯)”不僅不是對譯的,譯文有時竟差十萬八千里,根本誰和誰也不挨著。 如契丹文年號“神冊”竟可直譯為“身圣”,“會同”竟可直譯為“統(tǒng)一或一統(tǒng)”,“大同”竟可直譯為“大統(tǒng)”,“應(yīng)歷”竟可直譯為“天?;虿龑帯保氨帯本箍芍弊g為“保定”,“統(tǒng)和”竟可直譯為“天嗣或天統(tǒng)”,“開泰”竟可直譯為“天開”,“太平”竟可直譯為“大耶律”,“景?!本箍芍弊g為“永壽”,“重熙”竟可直譯為“天盛或天明或天光”,“請寧”竟可直譯為“天眷”,“咸雍”竟可直譯為“天德”,“大康”竟可直譯為“天亨”,“大安”竟可直譯為“天寧”,“壽昌或壽隆”竟都可直譯為“大壽”,“乾統(tǒng)”竟可直譯為“天佐”,“天慶”竟可直譯為“天興”。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大遼的契丹文年號直譯漢文年號,在大遼、西遼、西北遼、東遼、后遼等后續(xù)契丹人政權(quán)大都得到了使用,甚至在奚人、渤海人、女真人政權(quán)中也得到了使用。這種來自大遼契丹文直譯漢文年號錢,雖然多數(shù)不在歷代年號表中,但你可以放心大膽地確認(rèn)它肯定是契丹人或契丹人轄治下奚人、渤海人、女真人政權(quán)年號。因為它們的材質(zhì)、時代風(fēng)貌、特征、形制、書體、鑄制工藝、銹色都已告訴了它們的歸屬。遇到這種年號錢,你盡可在大遼、西遼、西北遼、東遼、后遼等后續(xù)契丹人政權(quán)或契丹人轄治下奚人、渤海人、女真人政權(quán)鑄幣去尋找,你也一定會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 當(dāng)然,目前契丹文直譯年號尚未得到一致確認(rèn),錯譯也可能存在,其中也還有“天贊”、“天顯”、“天祿”、“乾亨”、“夠保大”等五個年號,沒有見到可靠的契丹文譯文,所以年號直譯譯文只能供研究者參考。 從以上直譯年號,筆者推測“保定元通寶”平錢、“天福元通寶”折三折五金錢,“永壽元通寶” 折三折五錢應(yīng)是大遼本朝所鑄之錢,是用于祭祀之錢?!疤觳▽殹薄ⅰ疤旌嘣▽殹?、“天寧元通寶”、應(yīng)是西遼末帝直魯古年號錢。至于“世德元通寶”、“咸德元通寶”、 “世昌元通寶”、“端興元通寶”等錢是不是契丹文年號直譯漢文錢,目前尚無直接證據(jù)可以斷定時代,但大體斷為遼后期契丹人政權(quán)鑄錢應(yīng)無大錯,眼下還欠進(jìn)一步研究,只好暫時存疑待有新證據(jù)時再定。 契丹文直譯漢文年號錢在大遼出現(xiàn),是祭祀需要。而在西遼、西北遼、東遼、后遼等后續(xù)契丹人政權(quán)得到使用,甚至在奚人、渤海人、女真人政權(quán)中也得到使用,無非是這些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想承續(xù)大遼的福祚,也獲得大遼一樣光輝燦爛的福報而已。但這種奇特的年號錢的確為中國年號錢增加了一個新品種,為深入研究契丹錢幣提供了一方新天地,所以值得慶幸! 泉癡山人2014/11/26于京東康復(f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