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借東風是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橋段,可謂是神乎其神。諸葛亮畢竟不是神仙,他只是通曉地理知識而已,最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借東風實際上是自導自演的一出大戲為了逃離東吳而做。 諸葛亮為逃跑自導自演借東風 周瑜對諸葛亮起了殺心,對于這些,諸葛亮自然心知肚明,也時時予以防范。好在兩人在戰(zhàn)略問題上總是所見略同,在火攻曹軍的時候周瑜苦于沒有東風,別人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頓時亂作一團,而此時,唯獨諸葛亮卻笑道:“公瑾之病,亮極能醫(yī),手到安全也?!苯又砑埞P,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敝荑ひ灰姴唤篌@失色。心有靈犀一點通。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周瑜只好放下身段請教諸葛亮借東風。
諸葛亮先是自我吹噓了一番,按照諸葛亮借東風的要求,筑起七星壇,派出軍士聽命調遣,由諸葛亮上壇作法。從此,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不斷傳唱?,F(xiàn)在的問題是:諸葛亮是否真如小說中寫的那樣會“借”風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諸葛亮“借”風是假,精通天文地理卻是真。實際上,諸葛亮在提出用火攻之前,就已經(jīng)推算出不久定有東風出現(xiàn),說白了,這個風早了不能“借”,晚了也不能“借”,一定要在這個時間段。事實當然就是,諸葛亮借東風就是諸葛亮早已設計好的脫身之術。自到江東,幾遭暗算,諸葛亮當然明白,深處吳地,危險無處不在,如何脫身著實讓諸葛亮費了一些心思。 光明正大地走顯然是不可能了,鋒芒嶄露,周瑜早已將自己當做了眼中釘、肉中刺;但不走也不行,長期與虎為伴,難免不被所害。有了這些顧慮,諸葛亮只能提前安排后路。因為早已推算出了大風將起的時間,因此趁著劉備過江告別之際,諸葛亮是千叮嚀萬囑咐:“十一月二十甲子日為后期,可叫子龍駕小舟于南岸邊等候,切勿有誤。”事關生死,前面的計策諸葛亮都能點破,唯獨借風一事卻不能提前透露,要等周瑜自己悟到、悟透才行。很顯然,在這件事上,周瑜比諸葛亮還是差了幾步。就在周瑜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才突然想起隆冬時節(jié)、東南風極少的客觀現(xiàn)實,因而口吐鮮血、一病不起。
既然周瑜已經(jīng)察覺到?jīng)]有“東風”不行,諸葛亮也就不失時機的出現(xiàn)了。先是開出了“只欠東風”的藥引,接著開出了“借東風”這個藥方。只不過這個風一定要由自己去“借”才行。因為只有“借”,才能有回旋余地;只有“借”,也才能牢牢把握主動權。假若周瑜知道一定會有大風出現(xiàn),恐怕諸葛亮的腦袋早就搬家了。諸葛亮的手法相當高明,要求筑造七星壇祭神“借”風,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拖延時間,坐等風來;二是可以借此發(fā)號施令,擺脫監(jiān)視。到了壇上,諸葛亮第一件事就是約法三章:“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吾令者斬之。” 看起來是為“借”風立規(guī)矩,實際卻是為自己順利逃跑做鋪墊。果不其然,當大風來臨之際,周瑜頓時醒悟:“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功,有鬼神不測之術!若欲留之,乃東吳之禍根,周瑜之大患也!”想到此,馬上派丁奉、徐盛二將帶人前往七星壇,“休問長短,拿住諸葛亮,碎尸萬段,將那顆頭顱來請功?!痹捰终f回來了,既然諸葛亮早有預謀,哪里還會等你來拿、坐以待斃呢。等丁徐二將趕到時,諸葛亮早已從容登上了趙云前來接應的小船。至此,這場由諸葛亮自導自演的諸葛亮借東風大劇終于落下了帷幕。看起來是有些神奇了,實際上,這也是諸葛亮萬般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舉。 諸葛亮借東風的原理
1.由于大氣運動是復雜而多變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區(qū)西邊偶然地出現(xiàn)了一個小低壓。北半球的低壓為氣旋,氣流逆時針流入。這樣,在低壓東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東邊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壓。北半球的高壓為反氣旋,氣流順時針流出。這樣,高壓西部的赤壁地區(qū)就正好吹起東南風。 所以,諸葛亮借東風的真相其實是:一個小高壓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漸向東移。當此反氣旋經(jīng)過赤壁地區(qū)時,赤壁地區(qū)受其影響,晚上大霧,白天晴好。當此反氣旋移動到赤壁地區(qū)以東時,赤壁地區(qū)在其作用下,盛行東南風。東風也就“借”來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