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 年 7 月 20 日, 癸丑年己未月丁巳日。 本是平常的一天卻因為一個人的離世轟動了全香港、全亞洲、全世界。 因為這個人叫李小龍。 李小龍,(Bruce Lee,1940.11.27—1973.7.20)原名李振藩,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佛山。 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武術宗師、著名的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在全球各地具有極大影響力。 他對中國電影業(yè)的貢獻永不磨滅,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斗》總票房達2.3億美金。 電影《龍爭虎斗》劇照 左 李小龍 右 成龍 李小龍出生在美國加州,當時也被翻譯成三藩市。 父親想讓李小龍名震三藩,所以取名為李振藩。 不過令父親沒想到的是,李小龍名震的范圍,遠遠超過了三藩市數百倍。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一名粵劇名角,同時他還是李小龍的武術啟蒙教練。 在李小龍7歲的時候,為了讓兒子強身健體,他要求李小龍和他一起練習太極拳。 李小龍的父親和母親 至于大家都知道的拜葉問為師,那已經是1954年了。 葉問成就了李小龍,李小龍也成就了葉問。 此后的四年是李小龍青春最為瀟灑的高光四年,1957年,他在圣芳濟書院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贏得香港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 1958年,李小龍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還忙里偷閑演了兩部電影。 恰恰舞比賽冠軍李小龍 1959年,19歲的李小龍離開了香港,只身前往美國讀書。 他對于武術的熱愛沒有減少半分,大學二年級就在學校的一角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公開收徒。 這幾年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美國最開始的幾年,李小龍收獲了愛情、友情,唯一讓他不滿意的是,現在的“振藩國術館”可不是他的終極目標。 李小龍在振藩國術館 振藩國術館在美國的分部越來越多,李小龍也有了一定知名度,他在各種美劇和電影里客串過一些角色,最出名的是《青峰俠》,可是心比天高的李小龍怎么會滿足一個小龍?zhí)椎慕巧兀?/p> 青蜂俠 1967年底,李小龍受邀參加了長堤空手道錦標賽的表演環(huán)節(jié),其中李小龍的寸拳和腿功可謂技驚四座,一舉成名。 這一次的高曝光,使得李小龍離他熟悉的銀幕又近了一步。 珍貴片段 三年后,李小龍回到了香港簽約邵氏,開啟了成人李小龍的巨星之路。 從1970年到1973年去世,李小龍更像是一顆流星,雖然短暫,卻光彩奪目。李小龍完成的電影作品只有《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斗》四部,后面的兩部都在世界范圍內發(fā)行。 每一部電影的上映都創(chuàng)造著新的記錄,第一部《唐山大兄 》創(chuàng)造了香港票房最高記錄,第二部《精武門》打破亞洲票房最新記錄。 《猛龍過江》和《龍爭虎斗》則開創(chuàng)了好萊塢新功夫片的局面。 1973年,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xù)拍完《死亡的游戲》的時候,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 后來邵氏啟用替身,完成了《死亡的游戲》,可是因為缺少了李小龍,這部電影就大打折扣了。  NBA巨星賈巴爾參加了《死亡游戲》拍攝 賈巴爾身高2.18米 Lab君的一位美國朋友說,如果說所有美國人都知道的中國人,那么就只有三個。 Bruce Lee(李小龍),Chairman Mao(毛主席)和Yao Ming。 去世這么多年依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人,Lab君一個手就能數出來了。 很多人質疑李小龍的實戰(zhàn)能力,理由不外乎很少有李小龍的實戰(zhàn)視頻,現在也沒有出色的搏擊者出身截拳道。 李小龍自己的一句話能夠非常好的回應這些質疑,我說我很厲害,你不相信,我說我不厲害,你也不相信。 1972年,李小龍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名人堂。 這難道不是權威的背書和證明嗎?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菲律賓棍王伊諾山度都拜李小龍為師,這些人都瘋了嗎?  驚人的實戰(zhàn)速度 
 可以說,李小龍,把中國功夫推廣到全世界。 他稱得上是中國功夫的一代宗師。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功夫流派——截拳道。 
 
 
 近代流行的搏擊比賽運動綜合格斗(MMA)更是尊崇李小龍為第一先驅者。 李小龍的截拳道,有非常深厚的哲學基礎,他大學學的就是哲學系。 明明是從小練武,為什么選擇哲學? 李小龍是這么說的—— 
 李小龍引武入哲,將功夫提升了一個理論高度,而在闡述他的功夫哲學的時候,卻又能深入淺出,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關于水的論述。 
 
 李小龍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甚至很多老外都以為中國人都像李小龍一樣會功夫。 李小龍讓功夫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標簽。 1973年,李小龍猝死,年僅33歲。 關于李小龍的死因眾說紛紜,成了一個謎,好萊塢與香港影壇十分悲痛,而在他離世的44年里,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報道緬懷紀念李小龍。 
 他成了一代傳奇。 
 一篇推送,很難將這么復雜的一個人物完全概括。 可是他激勵了無數年輕人奮斗的腳步,扭轉了世界對于華人孱弱的固有印象,影響了武術界的發(fā)展進程。 
 這短暫的一生,足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