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府詩集 唐郊祀歌辭》之二十八(下) 【光大舞】肅肅藝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劍,作鎮(zhèn)金門。玄王貽緒,后稷謀孫。肇禋九廟,四海來尊。 【自解】藝祖:亦作“萟祖”。有文德之祖。《書·舜典》:“歸,格于藝祖,用特。”濬源:幽深之源頭。濬:幽深浚通?!究滴踝值洹坑址采罱栽粸F?!稜栄拧め屟浴窞F,幽深也?!队衿吠?。有雄:雄性。玉劍:玉具劍。劍鼻和劍鐔用白玉制成的劍。金門: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處?!妒酚洝せ袀鳌罚骸敖瘃R門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苯鹈鏖T,唐時宮門名。內(nèi)為翰林院所在。作鎮(zhèn):鎮(zhèn)守。玄王:指商代的始祖契?!对姟ど添灐らL發(fā)》:“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辟O緒:遺贈王緒。遺贈王業(yè)。后稷:周人祖先。謀孫:為子孫后代打算。肇禋:開始禋祀。九廟:指帝王的宗廟。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有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廟。王莽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后歷朝皆沿此制。 沌意:有雄玉劍,作鎮(zhèn)金門,看來宣皇帝李熙曾為漢朝的學士,待詔于金門。 【長發(fā)舞】具禮崇德,備樂承風。魏推幢主,周贈司空。不行而至,無成有終。神興王業(yè),天歸帝功。 【自解】具禮:具備禮數(shù)?!緷h典】行禮。指表示禮節(jié)。備禮;安排儀式。崇德:崇拜德行。備樂:完備禮樂?!緷h典】指具備文德、盡善盡美的音樂。承風:承繼風化。幢主: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負責宿衛(wèi)或統(tǒng)兵。始于劉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為七品,北齊及隋為從九品。不行而至:不行動而到達。無成有終:沒有成果但有好的終止。神興王業(yè):神靈興旺了王業(yè)。天歸帝功:蒼天歸集了帝王的功業(yè)。 沌意:光皇帝李天賜作過北魏的幢主,中級軍官。還作過北周的司空。司空,官名。相傳少昊時所置,周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歷代沿襲。不行而至,無成有終,篤信無為而治。天成其德其業(yè)也。 【大政舞】於赫元命,權(quán)輿帝文。天齊八柱,地半三分。宗廟觀德,笙鏞樂勛。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自解】於赫:嗚呀顯赫。元命:啟元之命。【漢典】天之大命。權(quán)輿:起始。萌芽;新生。帝文:帝王之文?!緷h典】上天所降的文字。指圖讖和緯書。八柱:古代神話傳說,地有八柱,用以承天。比喻能為國家扶顛持危的棟梁之才。李虎等八名將領(lǐng)佐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半:大片。小半。三分:十中有三。三分之一。觀德:觀察德行。笙鏞:笙簧鐘鏞。鏞,大鐘,古代的一種樂器。樂勛:歌頌功業(yè)。封唐:封王在唐地。天下君:皇帝,天子。 沌意:景皇帝唐太祖李虎似乎成績最大。天齊八柱,地半三分,已是國家棟梁,十分天下已有三分。宗廟觀德,笙鏞樂勛,可以設(shè)立自己的宗廟禮樂,已是諸侯王的待遇。封唐之兆,成天下君,封在唐地,有了帝王之徵兆。 【大成舞】帝舞季歷,襲圣生昌。后歌有蟜,胎炎孕黃。天地合德,日月齊光。肅雍孝享,祚我萬方。 【自解】帝舞:帝王歌舞王季的歷數(shù)。王季:周文王父親。襲圣:沿襲神圣。昌:周文王姬昌。后歌:后王歌頌。有蟜:有蟜氏,蟜極,帝嚳的父親。胎炎孕黃:懷胎孕育炎黃子孫。孝享:孝敬餐饗。祚:運祚。 沌意:殷商,殷氏先祖自黃帝至契的傳承次序為:黃帝與嫘祖生玄囂,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帝嚳與簡狄生契。契是殷商的太祖。胎炎孕黃:懷胎孕育炎黃子孫。周人,鼻祖是后稷。后稷其母為帝嚳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從帝嚳開始殷人和周人就分支。所以殷人認為自己是中原的主任。而周人是西方山地的主人。嚴格講不是同一鼻祖。這種說法大約應(yīng)是殷周交惡時的說法,說明殷周不是同一祖宗。這明顯是一種民族分裂的說法。唐人認為自己是殷人之后。歷代唐皇們和作樂歌的張說顯然是這種想法。而武則天認為自己是周人之后。在國家危機時,‘殷周分離’又一次成為唐朝分裂的由頭。 【大明舞】赤精亂德,四海困窮。黃旗舉義,三靈會同。旱望春雨,云披大風。溥天來祭,高祖之功。 【自解】赤精:漢朝。赤精子。指漢高祖劉邦。【漢典】謂南方之神。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黃旗:起義的義旗?!緷h典】黃色的旗幟。古代軍中用旗。黃色的旗幟。指天子的儀仗之一。古代指表示王氣所在的祥瑞。舉義:猶起義。三靈:【漢典】指日、月、星。指天、地、人。指天神、地祇、人鬼。溥天:普天。 沌意:三靈會同,三靈:【漢典】指日、月、星。指天、地、人。指天神、地祇、人鬼。我倒感覺應(yīng)是指李淵父子三人。他們?nèi)缤煤低暌财鹆x了。所以說,有天下是高祖李淵的功勞。赤精亂德,赤精:漢朝。赤精子。指漢高祖劉邦。同前面一樣,也說赤炎作亂。莫非隋朝同漢朝一樣也是屬火?是的。1,周是火德。2,東漢是火德。3,三國蜀是火德。4,南北朝時南朝陳是火德。5,南北朝北朝北漢劉淵尚火德,被篡位時,召新皇帝尚金德??傊媳背軄y,五行也很亂。6,隋朝是火德。7,宋為火德。8,明朝是火德。9,袁世凱自認火德。 【崇德舞】皇合一德,朝宗百神。削平天下,大拯生人。上帝配食,單于入臣。戎歌陳舞,曄曄震震。 【自解】崇德舞:祭祀唐太宗李世民的禮樂。一德:統(tǒng)一之德?!緷h典】謂始終如一,永恒其德。謂法令劃一。同心同德。猶一能。朝宗:朝拜宗廟?!緷h典】古代諸侯春、夏朝見天子。后泛稱臣下朝見帝王。指下屬進見長官。百神:眾多神靈。生人:生靈,活人。配食:配享。單chán于:漢時匈奴人對其君主的稱呼。泛指外族首領(lǐng)。入臣:入朝為臣。戎歌:軍歌。陳舞:陳列樂舞。曄曄:光芒四射貌。震震:震動天地。形容聲音宏大響亮。威嚴壯盛貌。 沌意:總感覺對唐太宗的評價平平。唐人自己的評價不如后世的評價。怕是殺兄禁父有諸多負面影響吧?也是當局者迷,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鈞天舞】高皇邁道,端拱無為?;瘧砚村?,兵賦句驪。禮尊封禪,樂盛來儀。合位媧后,同稱伏羲。 【自解】高皇邁道:高宗皇帝超邁皇道。端拱:端身拱手。謂閑適自得,清靜無為。指恭敬有禮,莊重不茍。指帝王莊嚴臨朝,清簡為政?;瘧眩航袒瘧严?。獯鬻Xūnyù:我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名。夏商時稱獯鬻,周時稱獫狁,秦漢稱匈奴。兵賦:兵戎賦予。兵發(fā)。用兵。禮尊:禮待尊貴之人和事物。封禪:賜封大山名號?!緷h典】帝王的祭地之禮。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來儀:來作禮儀。來觀禮儀?!緷h典】謂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瑞應(yīng)。比喻杰出人物的降臨。媧后:女媧般皇后。女皇般的皇后。【漢典】即女媧氏。伏羲: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風姓。相傳其始畫八卦,又教民漁獵,取犧牲以供庖廚,因稱 庖犧 。亦作“伏戲”、“伏犧”。 沌意:合位媧后,同稱伏羲,皇后合坐大位,共同稱帝。顯然在說武后弄權(quán),與高宗李治共掌朝政。媧后:多解為女媧。細究意思當是‘女媧般皇后。女皇般的皇后’。 【大和舞】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禮物還舊,朝章中興。龍圖友及,駿命恭膺。鳴球秉瓚,大糦是承。 【自解】大和:太和。祭祀唐中宗的樂舞。郁:繁盛。丹陵:地名。傳說為堯的誕生地。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慶都﹞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倍Y物:典禮文物。還舊:還原舊章。朝章:朝廷的典章。指朝廟樂章。龍圖:即河圖。指皇帝的璽印。借指君權(quán)。友及:友好地從兄弟處得到。友:友于。惟友于兄弟,兄弟友愛,借指兄弟。駿命:大命。指上天或帝王的命令。恭膺:恭敬承當。鳴球:鳴響玉球玉磬。秉瓚:秉持玉瓚。主持祭祀也。瓚:古代祭祀用的一種像勺子的玉器。大糦:古時祭祀所用黍稷,酒食之類。指祭祀。 【景云舞】景云霏爛,告我帝符。噫帝沖德,與天為徒。笙鏞遙遠,俎豆虛無。春秋孝獻,回復(fù)此都。 【自解】景云:遠景之云,祥云;瑞云。霏爛:飄揚燦爛。猶燦爛。霏:飄揚。云氣彌漫。帝符:皇帝符兆。噫:文言嘆詞,表示感慨、悲痛、嘆息。沖德:沖和的品德。淡泊平和之品德。為徒:為黨徒。為門徒。笙鏞:笙簧鐘鏞。鏞:大鐘。俎豆:案幾和高腳盤。祭祀禮器。春秋:指春秋兩季的祭祀?;貜?fù):回旋反復(fù);迂回曲折?;貓?;答覆。 【福和】備禮用樂,崇親致尊。誠通慈降,敬徹愛存。獻懷稱壽,啐感承恩?;实坌⒌?,子孫千億。大包天域,長亙不極。 【自解】備禮用樂:完備禮節(jié)使用禮樂。崇親致尊:崇拜親宗致敬尊長。誠通慈降:虔誠通靈慈祥降臨。敬徹愛存:敬獻撤掉但愛心存在。獻懷:薦獻襟懷。稱壽:祝人長壽。啐感:啐禮感通。啐:啐酒。啐飲。啐醴。古代酒禮。祭畢飲福酒。承恩:承載天恩。孝德:尊祖愛親的品德。大包:大大包攬。【漢典】指宇宙。天域:天下地域。長亙:空間和時間上延續(xù)不斷。不極:沒有極限。 【舒和】六鐘翕協(xié)六變成,八佾倘佯八風生。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自解】六鐘:六呂。十二律中屬陰聲之六音。翕xī協(xié):和協(xié)。翕,合,聚,和順。六變:謂樂章改變六次。古代祭百神,樂章變六次祭典始成。八佾:八佾舞。倘佯:猶徘徊。盤旋往返。八風:八音。八方之風。八國之風。九韶:韶樂。亦作“九招”。舜時樂曲名。感:感通。七德:隋唐時舞名。文治武功的七種德行。《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文治七德:《國語·周語中》:“尊貴、明賢、庸勛、長老、愛親、禮新、親舊……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br> 沌意:六鐘六變,顯然是套用老詞,倒不如‘九鐘九變’來的準確。只是會與九韶沖突,無奈用老禮。 【凱安四首】 瑟彼瑤爵,亞維上公。室如屏氣,門不容躬。禮殷其本,樂執(zhí)其中。圣皇永慕,天地幽通(1)。禮匝三獻,樂遍九成。降循軒陛,仰欷皇情。福與仁合,德因孝明。百年神畏,四海風行(2)??偪偢善荩钐罟溺?。奮揚增氣,坐作為容。離若鷙鳥,合如戰(zhàn)龍。萬方觀德,肅肅邕邕(3)。烈祖順三靈,文宗威四海。黃鉞誅群盜,朱旗掃多罪。戢兵天下安,約法人心改。大哉千羽意,長見風云在(4)。 【自解】 (1)瑟:明潔。莊重嚴謹?,幘簦猴椧悦朗木破鳎斡谟窬?。亞:次等。上公:公爵的尊稱,亦泛指高官顯爵。周制,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時,加一命,稱為上公。晉制,太宰、太傅、太保皆為上公。屏氣:抑止呼吸。形容謹慎畏懼的樣子。《論語·鄉(xiāng)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惫壕瞎?。身體。殷:殷勤。殷切。 (2)匝:周匝。三獻: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 九成:九變。猶九闋。樂曲終止叫成。軒陛:軒堂和臺階?!緷h典】殿堂的臺階。殿堂;居室。仰欷:仰首嘆息。仰天長欷?;是椋夯实鄣那橐?。神畏:敬畏神靈。風行:風化盛行?!緷h典】形容德化廣被。 (3)總總:眾多貌。聚合貌。雜亂貌。林林總總。干戚:盾與斧。古代的兩種兵器。亦為武舞所執(zhí)的舞具。填填:聲音大。《楚辭·九歌·山鬼》:“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鳴?!痹鰵猓涸黾託夥铡W鳎鹤莺妥髋??!緷h典】坐與起,止與行。為容:為容儀。【漢典】猶言修飾容貌。鷙鳥:兇猛的鳥。如鷹鹯之類。燕的別名。戰(zhàn)龍:作戰(zhàn)的龍。 (4)烈祖:有武功烈績的祖先。三靈:指天神、地祇、人鬼。指日、月、星。文宗:有文德的宗親。黃鉞:飾以黃金的長柄斧子。天子儀仗,亦用以征伐。多罪:謂罪重。引申為罪重的人。戢兵:息兵;停止軍事行動。約法:謂約束以法。簡省法令。千羽:很多羽翼。跟從人多。風云:風和云。《易·乾》:“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覩。”意謂同類相感應(yīng)。后因以“風云”比喻遇合、相從。 【登歌】止笙罄,徹豆籩。廓無響,窅八玄。主在室,神在天。情馀慕,禮罔愆。喜黍稷,屢豐年。 【自解】笙罄:笙簧石磬。徹:撤。豆籩:高腳盤和竹筐。裝祭祀食品的禮器。廓:空闊。窅yǎo:眼睛眍進去,喻深遠。八玄:八方玄極。主:靈主。祖先的靈位也。馀慕:敬慕多出剩余。罔愆qiān:無有愆錯。黍稷:谷物。 【永和】眇嘉樂,授靈爽。感若來,思如往。休氣散,回風上。返寂寞,還惚恍。懷靈駕,結(jié)空想。 【自解】眇:通“妙”。精微。奧妙。古同“渺”,遠,高。靈爽:神靈爽快?!緷h典】指精氣。指神靈,神明。指自然界的云氣。休氣:祥瑞之氣?;仫L:返回之風?!緷h典】旋風。空想:徒然思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