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濕可祛;秋天泡腳,肺潤腸濡;冬天泡腳,丹田溫灼”的說法。 中醫(yī)認為,足部是人體經(jīng)絡的集中處。臟腑的病變可通過經(jīng)絡互相影響,而通過疏通經(jīng)絡氣血,又可以達到治療臟腑病變的效果。泡腳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用艾葉泡腳,又可以充分利用艾葉的藥物功效。 很多人知道艾絨泡腳好,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好。這是由腳的特殊位置所決定的,腳位于人體的最下端,離心臟的位置最遠,血液循環(huán)功能偏弱,因此氣血流到此處時,能量嚴重衰減,再加上足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所以腳的溫度一般要低于人的正常體溫,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不少人尤其是女性常常會感到腳下冰冷,哪怕是穿得很暖和或者放上暖水袋也無濟于事。從養(yǎng)生的角度講,腳一定要暖、千萬不可著涼,因為腳屬陰,是體內(nèi)陽氣最弱之處。 經(jīng)常進行足浴,使足部的涌泉、太沖、隱白、昆侖等穴位都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脈運動,調(diào)理臟腑,平衡陰陽,疏通經(jīng)脈,強身健體,推遲衰老,祛病延年。因此,“天天洗腳,勝吃補藥”、“三天吃只羊,不如洗腳再上床”,這些諺語是確有道理的。 溫泡腳不僅可以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huán),減少體內(nèi)各種代謝產(chǎn)物的堆積,有助于消除疲勞、驅寒保暖;它還可以通過刺激腳部皮膚上的神經(jīng)感受器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臟器官的功能。特別是在臨睡前用熱水泡腳,能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溫和的刺激作用,讓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tài),改善睡眠質量。 正常人泡腳能夠達到以上效果,然而陽氣不足、陰盛寒重之人,僅僅用溫水泡腳還不夠,這時用艾絨煮水泡腳,則能達到相當理想的效果。因為艾絨性溫而辛香,能暖氣血而溫經(jīng)脈,逐寒濕而止冷痛,對治療胃部以下廣泛部位的虛寒或者上盛下虛之癥有奇效。艾絨煮水泡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同時還能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jīng)炎。 那么怎么泡腳才是最舒服的呢? 首先 是水溫要控制好,不是說越燙就越舒服,這是不對的,雖然溫度高血液流的越快,但太容易燙傷了,所以水溫在40度左右就好了。而泡的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的,時間不應該超過20分鐘,水變冷了繼續(xù)泡的話反而會讓濕氣順著腳進入人體呢。 什么時候泡腳? 泡腳最好在睡前30分鐘泡,因為泡腳可以使人更容易睡眠,睡眠質量好自然身體精神,脾胃也不會有壓力。如果有條件可以泡腳后艾灸,效果翻倍! ![]() 泡腳加白醋 ![]() 白醋能改善睡眠:每天泡腳30分鐘,可以調(diào)節(jié)、疏理、松弛緊張的神經(jīng),調(diào)和經(jīng)絡氣血,通達平衡陰陽,堅持日久,就可大大改變睡眠質量。若是容易失眠,可以在睡前40分鐘,用白醋進行泡腳。 白醋可以對灰指甲有很好的療效:用9度或10度白醋每天泡腳30分鐘,泡后自然干爽,白醋可以殺死灰指甲中的真菌。方法:用玻璃容器,用量以沒過腳面為宜,需堅持1個月以上。 泡腳加生姜 ![]() 生姜泡腳治療感冒:將一塊拇指大的生姜加水煮沸或放入熱水中浸泡,待水溫合適(40度左右)給感冒病人泡腳,能夠有效地防止癥狀進一步發(fā)展,阻止感冒; 生姜泡腳保養(yǎng)腎臟:生姜泡腳改善供血不足,配合補腎食材能夠很好的起到暖腎養(yǎng)腎的作用。 泡腳加艾絨 “艾絨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而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趕走體內(nèi)濕寒的功效,通十二經(jīng)絡,調(diào)理陰陽。” ![]() 艾草除腳氣: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以及加強抵抗力等功能。針對性的使用,長期堅持可以去除腳氣以及腳癬。 艾草祛寒氣:天天用熱水泡腳本來就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趕走體內(nèi)濕寒的功效,況且艾草能通十二經(jīng)絡,調(diào)理陰陽。經(jīng)絡通暢的人,氣血就會跟著暢通,而氣血健康的人,體內(nèi)寒氣自然也就無處可待。 艾絨泡腳有什么功效? 1、去虛火和寒火 人體中患有口腔潰瘍、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腫痛等情況,這些都是由于體內(nèi)虛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導致的。只要將艾草和水一起熬煮之后,將藥液泡腳一會,等全身出微汗就可以了。然后喝一些溫開水,連續(xù)泡腳兩三天,并且少吃一些寒涼食物,注意休息,那么這些疾病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 2、可以驅寒 天天用熱水泡腳本來就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趕走體內(nèi)濕寒的功效,況且艾草能通十二經(jīng)絡,調(diào)理陰陽。經(jīng)絡通暢的人,氣血就會跟著暢通,而氣血健康的人,體內(nèi)寒氣自然也就無處可待。對于艾草的驅寒作用,這里建議大家可以采用艾條熏灸的方法,效果會更加明顯。 3、除腳氣、腳癬 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以及加強抵抗力等功能。針對性的使用,長期堅持可以去除腳氣以及腳癬。 其實很多人知道艾絨泡腳好,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好。這是由腳的特殊位置所決定的,腳位于人體的最下端,離心臟的位置最遠,血液循環(huán)功能偏弱,因此氣血流到此處時,能量嚴重衰減,再加上足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所以腳的溫度一般要低于人的正常體溫,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不少人尤其是女性常常會感到腳下冰冷,哪怕是穿得很暖和或者放上暖水袋也無濟于事。從養(yǎng)生的角度講,腳一定要暖、千萬不可著涼,因為腳屬陰,是體內(nèi)陽氣最弱之處。 為什么選擇艾絨而不是艾葉? 因為艾葉打成絨以后更容易泡出藥效,足浴包無需再進行熬煮,用開水沖泡即可發(fā)揮功效; ![]() 菖蒲:鎮(zhèn)靜安神、祛風宣濕 蒲草為劍,艾蒿扎束似人似虎,叫艾人和艾虎,插在房檐的檐草中,或掛于外面的大門上,用以避邪。 菖蒲性溫,味辛、苦,有辟穢開竅、宣氣逐痰、解毒殺蟲之效。菖蒲對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風寒濕痹、噤口毒痢、外敷癰疽疥癬都有一定作用,可用于癲癇、痰熱驚厥、胸腹脹悶、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 鎮(zhèn)定安神: 中藥中的石菖蒲,對某些中樞神經(jīng)有抑制作用,能鎮(zhèn)靜安神、催眠,又有芳香化濁、祛痰濕的作用,對治痰熱內(nèi)擾之不寐癥有較好的療效。對于精神病患者亦有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 跌打疼痛: 石菖蒲味辛,能理氣活血,祛風宣濕,用治風濕痹阻、關節(jié)疼痛,或跌打損傷之瘀腫疼痛癥。臨床常用鮮石菖蒲、生姜、梔子等搗碎,敷于疼痛局部,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若將藥搗碎后加適量白酒在鍋內(nèi)炒熱后再敷于痛處,效果更佳。 ![]() 此外,石菖蒲氣味芳香,能化濕濁,有宣竅祛痰濕的作用,適用于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 如何正確用艾絨泡腳? ![]() 用艾絨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黑眼圈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就取艾絨一小包泡水,放入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絨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 ![]() (1小袋泡出一大盆) 艾絨泡腳的注意事項: 1、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后心潮濕、額頭出汗珠即可。若泡腳時不出汗,也不可時間長,多泡幾次就會有改善的。最好睡前泡腳,但要飯后一小時。 2、低血壓、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多注意。 發(fā)燒和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艾絨泡腳。艾草泡腳每周2~3次即可,不宜過于頻繁。 3、女性經(jīng)期別自己亂用中藥泡腳。最好咨詢醫(yī)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對癥用藥。 艾絨泡腳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huán),疏通活絡,暖身驅寒,是一個舒適的養(yǎng)生方法。但是要根據(jù)自身的身體情況正確使用艾絨泡腳,才能發(fā)揮艾絨的功效,促進身體健康。 4、對于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可多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停掉寒涼食物是為了不讓寒濕侵入。還可以在用艾葉水泡腳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即去了寒又不瀉氣。只要沒有明顯上火時,每天只用溫水泡腳,不要用艾葉水泡腳。 但是針對體虛的人,氣血不足的人,建議在泡腳前喝一碗大棗紅糖水,以補充體內(nèi)可能損耗的元氣。 5、中醫(yī)認為,肝腎陰虛是導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陰補腎、清降虛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去除體內(nèi)虛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 陰虛的人用艾草泡腳有可能出現(xiàn)頭暈癥狀,那么吃些基圍蝦補補,吃完后就會覺得神清氣爽,精力充沛,因為驅除了體內(nèi)邪火后,身體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也會大大加強。 |
|
|
來自: ttltt199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