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中國的四大名繡,相信不少人都略知一二:蘇繡、蜀繡、湘繡、粵繡。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就在上海,也有一種繡工,與這四大名繡齊名,并且同樣位列非遺名錄呢?今天的【手藝】,為大家介紹一種來自上海的繡種——顧繡。 和四大名繡是根據(jù)地區(qū)命名不同,僅從名字上看不出顧繡的歸屬地。原來,“顧繡”之“顧”,乃姓氏。 相傳顧繡起源于明代上海老城廂的顧名世家,而顧家曾筑園于今黃浦區(qū)露香園路。因此顧繡也稱“露香園顧繡”或“顧氏露香園繡”,簡稱“顧繡”。 下面來簡單說一說顧繡的主要特色。 顧繡最大的特點,應(yīng)當就是這“半袖半繪,畫繡結(jié)合”了。 顧繡以宋元名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等杰作作為摹本,畫面均是繡繪結(jié)合,以繡代畫。就像王維的唐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樣,顧繡也將“繡”與“畫”這兩種不同的工藝巧妙結(jié)合在了一起。 如在上圖中,繡面中人物所穿之錦裳,是先上底色,后于底色上加繡作錦紋狀的;人物的面部則是先繡后畫的;而云霧邊緣則只用畫筆直接用色,而不加繡。 顧繡的針法復雜且多變,一般有齊針、鋪針、打籽針、接針、釘金、單套針、刻鱗針等十余種針法。 與前代以正色為主的宋繡相比,精巧的顧繡盡顯明繡多層次的色彩效果。 顧繡為了更形象地表現(xiàn)山水人物、蟲魚花鳥等層次豐富的色彩效果,采用景物色澤的老嫩、深淺、濃淡等各種中間色調(diào),進行補色和套色,從而充分地表現(xiàn)原物的天然景色。 ![]() 有別于蘇、粵、湘、蜀四大名繡,顧繡在書畫作品中有其獨樹一幟的風格造詣。它把宋繡中傳統(tǒng)的針法,與國畫筆法相結(jié)合,以針代筆,以線代墨,勾畫暈染,渾然一體。 ![]() 因此,顧繡又被稱為畫繡,以繡藝描摹字畫,更是開創(chuàng)了“畫繡”之先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