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G101 和星艦

CG102 偉星艦
 轄屬巡防艦艇和星級 本級和星艦原服役于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于民國89年移撥海巡署,編號101為海巡署現(xiàn)役最大的巡緝艦。此級艦參考美國海岸巡防隊熊級巡防艦建造,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直升機甲板改裝4艘小艇。此級共建造2艘,另一艘為102偉星艦,近年來海巡署接受艦對艦飛彈試射的艦艇中,有一艘即是偉星艦。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 交船時間:81年8月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
艦長:82.29米
艦寬:11.58米
排水量:1823噸 動力裝置:2臺7735PS柴油機,3臺437.5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22節(jié)
續(xù)航力:6000海里/16節(jié)
耐海性:9級
船級:CR.
艦員編制:76人

CG123金門艦 開工時間:06年7月7日下水時間:07年5月10日服役時間:08年2月24日
 CG125連江艦 開工時間:06年7月7日下水時間:07年5月3日服役時間:08年2月24日 連江級 新一代巡防艦,采用噴水式推進器,單艦造價約5億新臺幣,現(xiàn)已建造2艘,已經(jīng)投入現(xiàn)役。
性能數(shù)據(jù):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艦長:65.10米 艦寬:11.72米 艦深:6.23米
吃水:2.98米
排水量:688.40噸 載重量:>165噸
動力裝置:4臺柴油機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5200海里/12節(jié),3100海里/20節(jié),2200海里/25節(jié) 武器裝備:1門T75 20mm艦炮、2挺12.7mm機槍
耐海性:9級
艦員編制:38人
CG117臺中艦
CG118基隆艦

CG119澎湖艦

CG120花蓮艦
澎湖艦(600噸級)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高雄慶富造船公司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3.55米
船寬:9.28米 排水量:620噸
主機馬力數(shù)量:2臺7694PS柴油機,2臺2200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4500海里/22.5節(jié)
耐海性:9 級 船級:
艦員編制:40人
CG122南投艦
南投艦 南投艦以海域執(zhí)法、海事服務等任務需求作規(guī)劃,具有優(yōu)異耐浪與穩(wěn)定性,并備有消防系統(tǒng)及穩(wěn)定推進系統(tǒng),艦上并配載警備救難小艇,且傾覆180度時仍可靠自身預留浮力自動扶正,是一艘高性能的巡防緝私艦,于2005年服役。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高雄中信造船公司 交船時間:04年4月29日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1.45米 船寬:9.5米
排水量:700噸 動力裝置:2臺7694PS柴油機,2臺2200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4600海里/22.5海里 耐海性:9 級
船級:
艦員編制:30人 CG116臺北艦
臺北艦
臺北艦為新建720噸級艦船,自民國88年11月起于中信造船廠開工,預計90年3月20日完工交船。期建造方式系采用經(jīng)海軍測試驗證良好支現(xiàn)役五百噸錦江級艦巡邏船設計,依本總局任務需求進行改良,以符合海巡勤務之執(zhí)行。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1.41米
船寬:9.5米
吃水:2米 排水量:700噸
動力裝置:15388匹柴油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4600海里/12節(jié) 耐海性:9 級
艦員編制:40人8
 CG109德星艦
德星艦 德星艦由財政部關稅總局委由曰本大分縣臼杵造船廠建造,于民國66年12 月完工, 89 年移撥至海巡署,執(zhí)行各項海難救助之任務。
船長:61.79米 / 船寬:8.02米 /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 排水量:701噸 / 馬力:5880匹
 CG107寶星艦
欽星艦
寶星級 寶星艦原服役于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船名以當時關稅總局總局長袁寶壁先生名諱之寶字命名,為當時關稅總局轄下之主力巡緝艦。與德星艦、欽星艦均屬同型式,設計藍圖參照曰本海上保安廳之500噸級巡邏艦,民國89年移撥至海巡署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中國造船公司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0.75米 船寬:7.84
凈噸位:1098
總噸位:506 排水量:693.77噸 動力裝置:2臺3240PS柴油機,2臺250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20節(jié) 續(xù)航力:2000海里/14節(jié) 耐海性:9級
船級:CR 艦員編制:50人
 100噸級
本級艇由財團法人聯(lián)合船舶計中心所設計,臺灣機械公司船舶廠與中信造船廠承建.第1艘于1995年1月開始服役,到1995年2月全部12艘交船成軍. PP-10001、PP-10002、PP-10003、PP-10005、PP-10006、PP-10007、PP-10008、PP-10009、PP-10010、PP-10011、PP-10012、PP-10013、PP-10015、PP-10016 PP-10017 PP-10018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30.5米
船寬:6.8米.
吃水:1.7米 排水量:103噸 滿載140噸 動力裝置:2臺MTU 16V396TB94柴油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1000海里/28節(jié)
武器裝備:2挺12.7mm機槍
艇員編制:12人
 新130噸級
由中信造船廠制造,本級艇與舊100噸級艇的差別在于艙房有兩層所以駕駛臺較高,可取得較好的瞭望高度,上并架設錄像搜證攝影機;船舷兩旁增射消防水槍可執(zhí)行軟性驅(qū)離動作. 艇尾有凹槽搭載一艘橡皮快艇可迅速放下及回收,能針對淺水域或高速機動目標進行追擊。同級艇3艘。
PP-10025 PP-10026 PP-10027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30.5米 船寬:7米 吃水:1.7米
排水量:130噸
動力裝置:2臺3114PS 柴油機 航速:30節(jié)

130噸級 本級噴水推進式巡邏艇由蘇澳龍德造船公司設計建造, 每艘造價一億五千萬元新臺幣. 本級艇為鋁合金船殼, 采用噴水推進, 適合淺水海域作業(yè). 第1艘PP-10028于2005年12月交船駐蘇澳海巡隊, 第2艘2006年2月交船配屬基隆隊, 第3艘2006年4月完成駐臺中港.
PP-10028 PP-10029、PP-10031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34米.
船寬:7米
吃水:1.7米 排水量:130噸
動力裝置:2臺3114PS柴油機,噴水推進 航速:35節(jié)
 60噸級巡防艇 本級艇以特殊的高強度玻璃纖維復合材質(zhì)所制成之堅硬船殼,加上其鮮橘色的環(huán)體碰墊,使其造型獨塑一格,本型船艇配置可變螺距螺槳,不同于一般傳統(tǒng)固定式螺槳,無須停車換檔,可直接藉由螺槳葉面角度變換使船舶于瞬間全速前進轉(zhuǎn)換至全速后退狀態(tài),此一優(yōu)異特性讓本型艇操縱更顯靈巧。此款巡防艇投入第一線海上不法查緝行列后,立刻發(fā)揮其優(yōu)異船速創(chuàng)造良好海上緝私的績效。本級建造6艘。 PP-6001、PP-6002、PP-6003、PP-6005 PP-6006 PP-6007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龍德造船公司
船長:28米 船寬:6.2米 排水量:68.10噸 動力系統(tǒng):2臺Paxman VP-185.3322PS柴油機,2臺48KW發(fā)電機,2個推進器 航速:42節(jié) 續(xù)航力:600海里/30節(jié)
耐海性:8 級 船級:CR 艦員編制:13人
 龍德50噸級
艇殼為玻璃纖維FRP材質(zhì),本級艇于1991年至1993年由龍德造船廠承建,共有13艘。 PP-5001、PP-5002、PP-5003、PP-5005、PP-5006、PP-5007、PP-5008 PP-5010 PP-5011 PP-5012 PP-5013 PP-5015 PP-5016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25米
船寬:5.8米 吃水:1.09米
排水量:55.81噸 滿載65噸 動力裝置:2臺MTU 12V396柴油柴油機,雙軸
航速:32節(jié)` 續(xù)航力:600海里 武器裝備:2挺12.7mm機槍 艇員編制:12人
 新50噸級 在舊有的龍德50噸級12艘(原有13艘,其中一艘損毀)級警艇外,1999年水上警察局再以7億8千萬元向八里的大舟企業(yè)造船廠發(fā)包興建13艘新型50噸級警艇,由改制后的海巡總署海洋巡防總局接收. 第1艘在2000年5月8日在淡水接收. 不同點在于駕駛艙上方包覆較大體積的露天駕駛臺結(jié)構(gòu),從遠方很容易辨認。 PP-5017、PP-5018、PP-5019、PP-5020、PP-5021 PP-5022 PP-5023
PP-5025、PP-5026、PP-5027 PP-5028、PP-5029、PP-5030、PP-5031、PP-5032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25.25米 船寬:5.8米 吃水:1.6~2.12米 排水量:75.53噸
動力裝置:2臺DEUTZ MWM柴油機 航速:33.99節(jié)
續(xù)航力:754海里
艇員編制:13人.
龍德鋁殼50噸級
引進國外最新型高速船體設計,并經(jīng)歐洲知名水槽試驗,船速、耐海性能及操作性能大幅提升。全艇采用耐蝕性鋁合金建造,總重較同型鋼殼船體輕約20噸,有效減輕船體重量,油耗減少25%以上。本艇采用四部高速柴油引擎搭配四部噴水推進器,船速達40節(jié),操控性甚為靈活,適合高速打擊海上犯罪行為,亦適合淺水海域執(zhí)行任務。
PP-5033、PP-5035、PP-5036 PP-5037 PP-5038 PP-50398 PP-5040、PP-5041、PP-5042、PP-5051、PP-5053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25米 船寬:5.8米 排水量:55.81噸
動力裝置:柴油機 最高航速:34節(jié)

新35噸級
1998年由水警局向龍德造船公司下了10艘新的35噸/21米級的巡邏艇訂單,每艘造價2,595萬元. 完工后由改制后的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接收. 本級艇用于逐步取代老舊的35噸艇。2001年7月10日, 龍德造船再獲四艘本級艇訂單, 11月6日再獲3艘訂單, 使得本級艇建造數(shù)量共達到17艘之多. 2004年后繼續(xù)發(fā)現(xiàn)編號PP-3576及PP-3580號艇新艇下水測試, 若依海巡隊編號原則, 本型艇已達38艘, 成為海巡署轄下數(shù)量最多的一型。
PP-3535、PP-3536、PP-3537、PP-3538、PP-3539、PP-3550、PP-3552、PP-3553 PP-3555 PP-3556、
PP-3557、PP-3558、PP-3559、PP-3560 PP-3561 PP-3562、PP-3563、PP-3565、PP-3566、 PP-3567、 PP-3568、PP-3576、PP-3580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玻璃纖維材質(zhì) 船長:21米 船寬:5米
吃水:0.92米
排水量:33.4噸 滿載42噸
動力裝置:MTU 12V1B3柴油機,雙軸
航速:31節(jié)
續(xù)航力:400海里/25節(jié)
耐波力:8級
武器裝備:2挺7.62mm機槍 艇員編制:8人


30噸級 于1994年11月開始服役. 本級艇殼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建造,全部14艘都由龍德造船廠承建,于1994到1996年間交船. 建造本級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付當時極為猖狂的"黑金剛"走私快艇。 PP-3002、PP-3003、PP-3005 PP-3006 PP-3007、PP-3008、PP-3009、 PP-3011、PP-3012、PP-3015 PP-3016、PP-3017 PP-3018 PP-3019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復合材料
船長:20米 船寬:4.8米
吃水:0.73米 排水量:28.7噸 滿載33噸
動力裝置:3臺MAN 2B421ZE401柴油機,三軸 航速:45節(jié) 續(xù)航力:600海里/ 32節(jié)
武器裝備:2挺7.62mm機槍
艇員編制:8人


20噸級噴射推進艇 2001年8月24日龍德造船獲得海巡署岸巡總局新噴射推進艇(water jet)四艘的訂單, 于2001年底前交船完畢. 本級噴射推進艇為玻璃纖維材料制造. 本級艇很特別的是并不是配發(fā)海洋總局而是配發(fā)岸巡總局做3浬內(nèi)近岸巡邏之用。
PP-2001 PP-2003、PP-2005 PP-2006 PP-2007、PP-2008、PP-2009、PP-2010、PP-2012、PP-2013、
PP-2015、PP-2016、PP-2017、PP-2018、PP-2019、PP-2021、PP-2022、PP-2023、PP-20252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玻璃纖維材料 船長:15米 船寬:4.76米
吃水:0.8 排水量:滿載20.54噸, 動力裝置:2臺MAN 2840LE401柴油機
航速:35~40節(jié)
續(xù)航力:300海里/25節(jié) 艇員編制:6人




 PP-601(特勤快艇
本級艇為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在2004年向蘇澳龍德造船廠新建的8艘特勤快艇,用來取代老舊的M-4級艇
PP-601 PP-602 PP-603 PP-605 PP-606 PP-607 PP-608 PP-609 PP-610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9.5米 船寬:3米
吃水:0.6米
排水量:5.58噸



RB-01自動扶正搜救艇 RB-01等3艘稱做19米自動扶正救難艇, 隸屬于是由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本級艇原本計劃向英國采購, 但對方報價每艘高達300萬英磅(合新臺幣1億6千萬元), 后遂改為由聯(lián)合船舶設計中心設計, 由蘇澳的龍德造船廠承造, 每艘造價僅6000萬元, 海巡總局總共訂購了3艘, 依序預定配置第五(高雄),第一(基?。?第八(澎湖)海巡隊. 首艇于 2002年3月1日開工, 9月10日下水, 9月17日進行翻轉(zhuǎn)試驗, 2002年10月24日交船, RB-02則于11月14日交船。
RB-01 RB-02 RB-03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強化纖維樹脂
船長:19米 船寬:5.6米 吃水:1.1
排水量:43.09噸
動力裝置:2臺MAN 2842LE406柴油機 航速:25節(jié) 續(xù)航力:260海里/21節(jié) 艇員編制:6人
 海巡旗幟 臺灣省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簡稱海巡署,是臺灣省的海岸及海洋執(zhí)法及巡防救難專責單位,隸屬于行政院。平時負責巡防各港口、沿岸地區(qū)、離島、領海、鄰接區(qū)及專屬經(jīng)濟區(qū)查緝走私貨物和毒品、犯罪逃亡的司法警察,戰(zhàn)時亦可成為后備戰(zhàn)斗部隊。以往的海洋相關事權(quán),分散在警政署保七總隊、財政部關稅司、國防部(海防司令部),因事權(quán)不一造成許多困擾。在1999年提出海岸巡防專責機構(gòu)的構(gòu)想。于2000年1月28日正式將國防部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海巡部),改編成立海岸巡防署。
署徽 海巡署成立初期其人員及船只設備分別來自財政部關稅總局、國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以及內(nèi)政部警政署的水上警察局等。海巡署除了幕僚及行政單位外,實際的海巡任務分有海岸巡防總局以及海洋巡防總局并且以負責區(qū)域設立分局。
組織架構(gòu)圖描述 海岸巡防總局
管轄范圍為臺澎金馬地區(qū)海岸自海水低潮線以迄高潮線起算五百公尺以內(nèi)之岸際地區(qū)及近海沙洲,分為北中南東四個地區(qū)局。 北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北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宜蘭大濁水溪至新竹青天泉間的臺灣北部地區(qū)海岸以及馬祖、龜山島、基隆嶼、彭佳嶼的海岸巡防工作。 中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中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新竹青天泉以南至嘉義八掌溪出海口以北的臺灣中部地區(qū)海岸以及金門、烏坵嶼的海岸巡防工作。 南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南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自嘉義八掌溪(含)以南迄塔瓦溪(含)以南的臺灣南部地區(qū)海岸,以及東沙群島、南沙群島、澎湖群島的海岸巡防工作。
東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東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屏東、臺東交界塔瓦溪以北至宜蘭大濁水溪以南的臺灣東部海岸以及綠島、蘭嶼兩離島的海岸巡防工作。
各地區(qū)局下分設總、大隊,總(大)隊下則設安檢所,性質(zhì)類似于警察機關的「派出所」,其人員組成為志愿役及義務役軍士官兵,為具有部分司法警察身分的軍人。早期計劃在漁港設立安檢所,專門受理漁船進出港及娛樂業(yè)漁船進出港(例如賞鯨船),于商船則與其它相關機構(gòu)設立聯(lián)合辦事處,處理進出港報關手續(xù);于一般岸邊則設置機動巡邏站及雷達站。
海洋巡防總局 原內(nèi)政部警政署的水上警察局(原為保安警察第七總隊,俗稱保七),分成北中南東四個機動海巡隊及16個海巡隊1個直屬船隊,分界海域同海岸巡防總局,負責的是海岸之外的海域。其人員組成則多為警察出身,具有司法警察身分,亦有自關稅總局或農(nóng)委會調(diào)任者。
 帽徽
 特勤隊徽章
 CG101 和星艦

CG102 偉星艦
 轄屬巡防艦艇和星級 本級和星艦原服役于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于民國89年移撥海巡署,編號101為海巡署現(xiàn)役最大的巡緝艦。此級艦參考美國海岸巡防隊熊級巡防艦建造,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直升機甲板改裝4艘小艇。此級共建造2艘,另一艘為102偉星艦,近年來海巡署接受艦對艦飛彈試射的艦艇中,有一艘即是偉星艦。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 交船時間:81年8月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
艦長:82.29米
艦寬:11.58米
排水量:1823噸 動力裝置:2臺7735PS柴油機,3臺437.5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22節(jié)
續(xù)航力:6000海里/16節(jié)
耐海性:9級
船級:CR.
艦員編制:76人

CG123金門艦 開工時間:06年7月7日下水時間:07年5月10日服役時間:08年2月24日
 CG125連江艦 開工時間:06年7月7日下水時間:07年5月3日服役時間:08年2月24日 連江級 新一代巡防艦,采用噴水式推進器,單艦造價約5億新臺幣,現(xiàn)已建造2艘,已經(jīng)投入現(xiàn)役。
性能數(shù)據(jù):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艦長:65.10米 艦寬:11.72米 艦深:6.23米
吃水:2.98米
排水量:688.40噸 載重量:>165噸
動力裝置:4臺柴油機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5200海里/12節(jié),3100海里/20節(jié),2200海里/25節(jié) 武器裝備:1門T75 20mm艦炮、2挺12.7mm機槍
耐海性:9級
艦員編制:38人
CG117臺中艦
CG118基隆艦

CG119澎湖艦

CG120花蓮艦
澎湖艦(600噸級)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高雄慶富造船公司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3.55米
船寬:9.28米 排水量:620噸
主機馬力數(shù)量:2臺7694PS柴油機,2臺2200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4500海里/22.5節(jié)
耐海性:9 級 船級:
艦員編制:40人
CG122南投艦
南投艦 南投艦以海域執(zhí)法、海事服務等任務需求作規(guī)劃,具有優(yōu)異耐浪與穩(wěn)定性,并備有消防系統(tǒng)及穩(wěn)定推進系統(tǒng),艦上并配載警備救難小艇,且傾覆180度時仍可靠自身預留浮力自動扶正,是一艘高性能的巡防緝私艦,于2005年服役。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高雄中信造船公司 交船時間:04年4月29日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1.45米 船寬:9.5米
排水量:700噸 動力裝置:2臺7694PS柴油機,2臺2200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4600海里/22.5海里 耐海性:9 級
船級:
艦員編制:30人 CG116臺北艦
臺北艦
臺北艦為新建720噸級艦船,自民國88年11月起于中信造船廠開工,預計90年3月20日完工交船。期建造方式系采用經(jīng)海軍測試驗證良好支現(xiàn)役五百噸錦江級艦巡邏船設計,依本總局任務需求進行改良,以符合海巡勤務之執(zhí)行。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1.41米
船寬:9.5米
吃水:2米 排水量:700噸
動力裝置:15388匹柴油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4600海里/12節(jié) 耐海性:9 級
艦員編制:40人8
 CG109德星艦
德星艦 德星艦由財政部關稅總局委由曰本大分縣臼杵造船廠建造,于民國66年12 月完工, 89 年移撥至海巡署,執(zhí)行各項海難救助之任務。
船長:61.79米 / 船寬:8.02米 /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 排水量:701噸 / 馬力:5880匹
 CG107寶星艦
欽星艦
寶星級 寶星艦原服役于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關稅局,船名以當時關稅總局總局長袁寶壁先生名諱之寶字命名,為當時關稅總局轄下之主力巡緝艦。與德星艦、欽星艦均屬同型式,設計藍圖參照曰本海上保安廳之500噸級巡邏艦,民國89年移撥至海巡署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中國造船公司 建造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60.75米 船寬:7.84
凈噸位:1098
總噸位:506 排水量:693.77噸 動力裝置:2臺3240PS柴油機,2臺250KW發(fā)電機,雙軸 航速:20節(jié) 續(xù)航力:2000海里/14節(jié) 耐海性:9級
船級:CR 艦員編制:50人
 100噸級
本級艇由財團法人聯(lián)合船舶計中心所設計,臺灣機械公司船舶廠與中信造船廠承建.第1艘于1995年1月開始服役,到1995年2月全部12艘交船成軍. PP-10001、PP-10002、PP-10003、PP-10005、PP-10006、PP-10007、PP-10008、PP-10009、PP-10010、PP-10011、PP-10012、PP-10013、PP-10015、PP-10016 PP-10017 PP-10018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30.5米
船寬:6.8米.
吃水:1.7米 排水量:103噸 滿載140噸 動力裝置:2臺MTU 16V396TB94柴油機,雙軸 航速:30節(jié) 續(xù)航力:1000海里/28節(jié)
武器裝備:2挺12.7mm機槍
艇員編制:12人
 新130噸級
由中信造船廠制造,本級艇與舊100噸級艇的差別在于艙房有兩層所以駕駛臺較高,可取得較好的瞭望高度,上并架設錄像搜證攝影機;船舷兩旁增射消防水槍可執(zhí)行軟性驅(qū)離動作. 艇尾有凹槽搭載一艘橡皮快艇可迅速放下及回收,能針對淺水域或高速機動目標進行追擊。同級艇3艘。
PP-10025 PP-10026 PP-10027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30.5米 船寬:7米 吃水:1.7米
排水量:130噸
動力裝置:2臺3114PS 柴油機 航速:30節(jié)

130噸級 本級噴水推進式巡邏艇由蘇澳龍德造船公司設計建造, 每艘造價一億五千萬元新臺幣. 本級艇為鋁合金船殼, 采用噴水推進, 適合淺水海域作業(yè). 第1艘PP-10028于2005年12月交船駐蘇澳海巡隊, 第2艘2006年2月交船配屬基隆隊, 第3艘2006年4月完成駐臺中港.
PP-10028 PP-10029、PP-10031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鋼質(zhì)鋁合金上構(gòu) 船長:34米.
船寬:7米
吃水:1.7米 排水量:130噸
動力裝置:2臺3114PS柴油機,噴水推進 航速:35節(jié)
 60噸級巡防艇 本級艇以特殊的高強度玻璃纖維復合材質(zhì)所制成之堅硬船殼,加上其鮮橘色的環(huán)體碰墊,使其造型獨塑一格,本型船艇配置可變螺距螺槳,不同于一般傳統(tǒng)固定式螺槳,無須停車換檔,可直接藉由螺槳葉面角度變換使船舶于瞬間全速前進轉(zhuǎn)換至全速后退狀態(tài),此一優(yōu)異特性讓本型艇操縱更顯靈巧。此款巡防艇投入第一線海上不法查緝行列后,立刻發(fā)揮其優(yōu)異船速創(chuàng)造良好海上緝私的績效。本級建造6艘。 PP-6001、PP-6002、PP-6003、PP-6005 PP-6006 PP-6007 性能數(shù)據(jù): 造船廠:龍德造船公司
船長:28米 船寬:6.2米 排水量:68.10噸 動力系統(tǒng):2臺Paxman VP-185.3322PS柴油機,2臺48KW發(fā)電機,2個推進器 航速:42節(jié) 續(xù)航力:600海里/30節(jié)
耐海性:8 級 船級:CR 艦員編制:13人
 龍德50噸級
艇殼為玻璃纖維FRP材質(zhì),本級艇于1991年至1993年由龍德造船廠承建,共有13艘。 PP-5001、PP-5002、PP-5003、PP-5005、PP-5006、PP-5007、PP-5008 PP-5010 PP-5011 PP-5012 PP-5013 PP-5015 PP-5016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25米
船寬:5.8米 吃水:1.09米
排水量:55.81噸 滿載65噸 動力裝置:2臺MTU 12V396柴油柴油機,雙軸
航速:32節(jié)` 續(xù)航力:600海里 武器裝備:2挺12.7mm機槍 艇員編制:12人
 新50噸級 在舊有的龍德50噸級12艘(原有13艘,其中一艘損毀)級警艇外,1999年水上警察局再以7億8千萬元向八里的大舟企業(yè)造船廠發(fā)包興建13艘新型50噸級警艇,由改制后的海巡總署海洋巡防總局接收. 第1艘在2000年5月8日在淡水接收. 不同點在于駕駛艙上方包覆較大體積的露天駕駛臺結(jié)構(gòu),從遠方很容易辨認。 PP-5017、PP-5018、PP-5019、PP-5020、PP-5021 PP-5022 PP-5023
PP-5025、PP-5026、PP-5027 PP-5028、PP-5029、PP-5030、PP-5031、PP-5032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25.25米 船寬:5.8米 吃水:1.6~2.12米 排水量:75.53噸
動力裝置:2臺DEUTZ MWM柴油機 航速:33.99節(jié)
續(xù)航力:754海里
艇員編制:13人.
龍德鋁殼50噸級
引進國外最新型高速船體設計,并經(jīng)歐洲知名水槽試驗,船速、耐海性能及操作性能大幅提升。全艇采用耐蝕性鋁合金建造,總重較同型鋼殼船體輕約20噸,有效減輕船體重量,油耗減少25%以上。本艇采用四部高速柴油引擎搭配四部噴水推進器,船速達40節(jié),操控性甚為靈活,適合高速打擊海上犯罪行為,亦適合淺水海域執(zhí)行任務。
PP-5033、PP-5035、PP-5036 PP-5037 PP-5038 PP-50398 PP-5040、PP-5041、PP-5042、PP-5051、PP-5053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25米 船寬:5.8米 排水量:55.81噸
動力裝置:柴油機 最高航速:34節(jié)

新35噸級
1998年由水警局向龍德造船公司下了10艘新的35噸/21米級的巡邏艇訂單,每艘造價2,595萬元. 完工后由改制后的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接收. 本級艇用于逐步取代老舊的35噸艇。2001年7月10日, 龍德造船再獲四艘本級艇訂單, 11月6日再獲3艘訂單, 使得本級艇建造數(shù)量共達到17艘之多. 2004年后繼續(xù)發(fā)現(xiàn)編號PP-3576及PP-3580號艇新艇下水測試, 若依海巡隊編號原則, 本型艇已達38艘, 成為海巡署轄下數(shù)量最多的一型。
PP-3535、PP-3536、PP-3537、PP-3538、PP-3539、PP-3550、PP-3552、PP-3553 PP-3555 PP-3556、
PP-3557、PP-3558、PP-3559、PP-3560 PP-3561 PP-3562、PP-3563、PP-3565、PP-3566、 PP-3567、 PP-3568、PP-3576、PP-3580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玻璃纖維材質(zhì) 船長:21米 船寬:5米
吃水:0.92米
排水量:33.4噸 滿載42噸
動力裝置:MTU 12V1B3柴油機,雙軸
航速:31節(jié)
續(xù)航力:400海里/25節(jié)
耐波力:8級
武器裝備:2挺7.62mm機槍 艇員編制:8人


30噸級 于1994年11月開始服役. 本級艇殼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建造,全部14艘都由龍德造船廠承建,于1994到1996年間交船. 建造本級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對付當時極為猖狂的"黑金剛"走私快艇。 PP-3002、PP-3003、PP-3005 PP-3006 PP-3007、PP-3008、PP-3009、 PP-3011、PP-3012、PP-3015 PP-3016、PP-3017 PP-3018 PP-3019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復合材料
船長:20米 船寬:4.8米
吃水:0.73米 排水量:28.7噸 滿載33噸
動力裝置:3臺MAN 2B421ZE401柴油機,三軸 航速:45節(jié) 續(xù)航力:600海里/ 32節(jié)
武器裝備:2挺7.62mm機槍
艇員編制:8人


20噸級噴射推進艇 2001年8月24日龍德造船獲得海巡署岸巡總局新噴射推進艇(water jet)四艘的訂單, 于2001年底前交船完畢. 本級噴射推進艇為玻璃纖維材料制造. 本級艇很特別的是并不是配發(fā)海洋總局而是配發(fā)岸巡總局做3浬內(nèi)近岸巡邏之用。
PP-2001 PP-2003、PP-2005 PP-2006 PP-2007、PP-2008、PP-2009、PP-2010、PP-2012、PP-2013、
PP-2015、PP-2016、PP-2017、PP-2018、PP-2019、PP-2021、PP-2022、PP-2023、PP-20252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玻璃纖維材料 船長:15米 船寬:4.76米
吃水:0.8 排水量:滿載20.54噸, 動力裝置:2臺MAN 2840LE401柴油機
航速:35~40節(jié)
續(xù)航力:300海里/25節(jié) 艇員編制:6人




 PP-601(特勤快艇
本級艇為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在2004年向蘇澳龍德造船廠新建的8艘特勤快艇,用來取代老舊的M-4級艇
PP-601 PP-602 PP-603 PP-605 PP-606 PP-607 PP-608 PP-609 PP-610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
船長:9.5米 船寬:3米
吃水:0.6米
排水量:5.58噸



RB-01自動扶正搜救艇 RB-01等3艘稱做19米自動扶正救難艇, 隸屬于是由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本級艇原本計劃向英國采購, 但對方報價每艘高達300萬英磅(合新臺幣1億6千萬元), 后遂改為由聯(lián)合船舶設計中心設計, 由蘇澳的龍德造船廠承造, 每艘造價僅6000萬元, 海巡總局總共訂購了3艘, 依序預定配置第五(高雄),第一(基?。?第八(澎湖)海巡隊. 首艇于 2002年3月1日開工, 9月10日下水, 9月17日進行翻轉(zhuǎn)試驗, 2002年10月24日交船, RB-02則于11月14日交船。
RB-01 RB-02 RB-03
性能數(shù)據(jù): 材質(zhì):FRP強化纖維樹脂
船長:19米 船寬:5.6米 吃水:1.1
排水量:43.09噸
動力裝置:2臺MAN 2842LE406柴油機 航速:25節(jié) 續(xù)航力:260海里/21節(jié) 艇員編制:6人
 海巡旗幟 臺灣省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簡稱海巡署,是臺灣省的海岸及海洋執(zhí)法及巡防救難專責單位,隸屬于行政院。平時負責巡防各港口、沿岸地區(qū)、離島、領海、鄰接區(qū)及專屬經(jīng)濟區(qū)查緝走私貨物和毒品、犯罪逃亡的司法警察,戰(zhàn)時亦可成為后備戰(zhàn)斗部隊。以往的海洋相關事權(quán),分散在警政署保七總隊、財政部關稅司、國防部(海防司令部),因事權(quán)不一造成許多困擾。在1999年提出海岸巡防專責機構(gòu)的構(gòu)想。于2000年1月28日正式將國防部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海巡部),改編成立海岸巡防署。
署徽 海巡署成立初期其人員及船只設備分別來自財政部關稅總局、國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以及內(nèi)政部警政署的水上警察局等。海巡署除了幕僚及行政單位外,實際的海巡任務分有海岸巡防總局以及海洋巡防總局并且以負責區(qū)域設立分局。
組織架構(gòu)圖描述 海岸巡防總局
管轄范圍為臺澎金馬地區(qū)海岸自海水低潮線以迄高潮線起算五百公尺以內(nèi)之岸際地區(qū)及近海沙洲,分為北中南東四個地區(qū)局。 北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北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宜蘭大濁水溪至新竹青天泉間的臺灣北部地區(qū)海岸以及馬祖、龜山島、基隆嶼、彭佳嶼的海岸巡防工作。 中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中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新竹青天泉以南至嘉義八掌溪出海口以北的臺灣中部地區(qū)海岸以及金門、烏坵嶼的海岸巡防工作。 南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南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自嘉義八掌溪(含)以南迄塔瓦溪(含)以南的臺灣南部地區(qū)海岸,以及東沙群島、南沙群島、澎湖群島的海岸巡防工作。
東部地區(qū)巡防局:原軍方東區(qū)海岸巡防部隊,負責屏東、臺東交界塔瓦溪以北至宜蘭大濁水溪以南的臺灣東部海岸以及綠島、蘭嶼兩離島的海岸巡防工作。
各地區(qū)局下分設總、大隊,總(大)隊下則設安檢所,性質(zhì)類似于警察機關的「派出所」,其人員組成為志愿役及義務役軍士官兵,為具有部分司法警察身分的軍人。早期計劃在漁港設立安檢所,專門受理漁船進出港及娛樂業(yè)漁船進出港(例如賞鯨船),于商船則與其它相關機構(gòu)設立聯(lián)合辦事處,處理進出港報關手續(xù);于一般岸邊則設置機動巡邏站及雷達站。
海洋巡防總局 原內(nèi)政部警政署的水上警察局(原為保安警察第七總隊,俗稱保七),分成北中南東四個機動海巡隊及16個海巡隊1個直屬船隊,分界海域同海岸巡防總局,負責的是海岸之外的海域。其人員組成則多為警察出身,具有司法警察身分,亦有自關稅總局或農(nóng)委會調(diào)任者。
 帽徽
 特勤隊徽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