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記,是一些小寶寶與生俱來的小記號,胎記在新生嬰兒中非常普遍,高達1%。有些媽媽們也經(jīng)常開玩笑“以后就算丟了,認著胎記也能找到。”
云云(化名)出生的時候鼻子上起了個紅斑,家里都認為是胎記,也是沒有注意,隨著云云的生長,小紅斑慢慢變大,鼓起,這時候家里也意識到了嚴重性,耽誤了做好的治療時間。 大多數(shù)家庭因為不及時給孩子檢查,把血管瘤當做胎記,使一些孩子失去治療的機會。 這幾種“胎記”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1.草莓狀血管瘤。多見于嬰幼兒的面部、頭皮、頸部、肩背部等,呈鮮紅或暗紅色。而且是在寶寶出生4-6周左右出現(xiàn)。一般在八九歲前會自行消退,無須治療。但是如果迅速擴大并且高于皮膚表面時就要去就醫(yī)了。 2.鮮紅色斑。這種胎記主要是由毛細血管擴張引發(fā)形成,常分部于面部和頸部。最初是桃紅色,隨著年齡的增長,顏色會變成淡紫色。如果是長在眼瞼部位的話,會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需要進行治療。 3.色素痣。這估計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胎記,他可能出現(xiàn)在寶寶身體的任何部位。先天性的色素痣一般不用治療,但在罕見情況下會發(fā)生嚴重質(zhì)變,需要及時切除以免癌變。所以,對于這些痣父母要及時進行醫(yī)學隨訪,讓醫(yī)生觀察其有無顏色、大小、形狀的變化,必要時可進行切除手術。如果出現(xiàn)邊緣不規(guī)則、顏色改變、皮膚輕微隆起或者是變厚、體積增加,都要引起注意,防止惡變?yōu)楹谏亓觥?/p> 如何區(qū)分胎記和血管瘤呢? 1.胎記在醫(yī)學上稱為“母斑”或“痣”,是皮膚組織在發(fā)育時異常的增生,在皮膚表面出現(xiàn)形狀和顏色的異常。血管瘤是指發(fā)生于血管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是由于血管組織的錯構,瘤樣增生而形成,一般呈現(xiàn)紅色,不治療可能會惡化。 2.血管瘤血管瘤通過按壓可以褪色,褪色后皮膚顏色跟周圍的正常顏色相似或變得蒼白,放開后迅速復原,或者按壓時面積縮小,放松后則恢復原狀。胎記按壓不會褪色,面積不變。 3.用尺子測量大小,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出現(xiàn)長大,并且顏色較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迫不能褪色,則有可能合并生成腦膜血管瘤。真胎記為淡紅色、長在前額或頸背部大多無需治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到了入小學時胎記可能逐漸褪色甚至消失。 對于真假胎記,家長們一定要留心觀察。 |
|
|
來自: 浮云一片 > 《醫(yī)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