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歷史的階段劃分如下圖: 歐洲文明是個混合體。在它的發(fā)端之初,有三個組成要素: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基督教和日耳曼蠻族。 古希臘文明是歐洲的文化源頭。古希臘曾經繁榮過,所以產生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產生了大量的智者,有哲學家、數(shù)學家、科學家等,以及各種政治制度,奠定了后來歐洲發(fā)展的雛形。 古希臘地形圖,山地多達九成,平原只有一成 古希臘衰落后,古羅馬人崛起。古羅馬人擅長征戰(zhàn)和管理地方以及各種實用的建筑,因此羅馬領土擴展非常快,最后把地中海沿岸全部占領包括希臘,北部以萊茵河、多瑙河為界,西部包括法國和英國南部。 古羅馬和古希臘是什么關系呢?古希臘人曾在意大利半島建立過殖民地,對羅馬人有一定的影響。羅馬人比較崇拜古希臘文化,羅馬和希臘之間有文化之間的交流,羅馬人常雇傭古希臘奴隸為家教,羅馬人通常會說拉丁語和希臘語兩種語言。 基督教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由耶穌創(chuàng)立。耶穌是古以色列人,也就是猶太人,耶穌的弟子也都是猶太人。他們在羅馬帝國東部省份傳教,但是羅馬人有自己的神,他們把比較排斥基督教,并最終殺害了耶穌。 但是到了羅馬帝國皇帝查士坦丁時期,查士坦丁改信基督教,并且支持基督教在羅馬境內發(fā)展,五十年后,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基督教在羅馬內部得到廣泛傳播。 基督教迅速發(fā)展壯大,有教皇、主教以及各種神職人員,規(guī)模非常龐大,就和一個國家的各級管理機構一樣。教皇和羅馬皇帝平起平坐。 日耳曼人本來居住在羅馬的北方邊境,后來開始南下入侵羅馬帝國。日耳曼人是天生的戰(zhàn)士,但是沒文化,他們剛開始以搶掠為主,后來慢慢占領地盤。公元476年,羅馬帝國的土地已經所剩無幾,最終滅亡。 在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大地就是日耳曼人的天下了。但是日耳曼人并不是統(tǒng)一的,而是分成多個分支,各分支都有自己的國王,國王下面有很多將領,這些將領有自己的領地,但是必須聽從國王的命令,隨軍打仗。 慢慢的這些將領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開始不聽調遣,就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小王國。這些小王國之間也是混戰(zhàn)不斷。 羅馬帝國滅亡后,基督教勢力并沒有減弱。基督教神職人員利用自己的宗教和專業(yè)知識幫助日耳曼人管理地方。日耳曼人也逐步皈依基督教。 就這樣,在歐洲,日耳曼人居于統(tǒng)治地位,首領們當國王,其他有地位的人成了貴族,普通日耳曼戰(zhàn)士在歐洲也高人一等,當?shù)氐母髅褡宄闪嘶鶎?。但是基督教除外,基督教勢力分布在日耳曼人的幾百個小國,但是基督教只有一個教皇,教會聚斂的財富是非常多的。 于是,教皇的地位越來越高,歐洲所有國王必須聽命于教皇。歐洲進入了由基督教神權統(tǒng)一黑暗的中世紀。 那么,古希臘羅馬文化是如何傳下來的? 由基督教傳下來的。在古代歐洲,有文化的人基本都是基督教的神職人員,他們需要用古希臘羅馬的文化來彰顯神的旨意,說白了就是利用希臘羅馬的文化知識來裝神弄鬼,糊弄教眾。神職人員也有抄襲古代文獻作為基督教經文的傳統(tǒng),雖然有時不懂抄的是什么。于是,古希臘羅馬的很多文獻就得以傳承。 基督教人員保存文獻是有明確目的的,因此保存的古代文獻非常有限,而且也有很多是假的,是為了支持基督教而偽造的。但即使如此,他們也為保存古代文獻做出了巨大貢獻。 歐洲中世紀基督教是靠控制人們的思想來實現(xiàn)神權大一統(tǒng)的。歐洲分裂成幾百個國家的現(xiàn)狀決定了,基督教不可能永久控制人們的思想。后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發(fā)生使歐洲走出了中世紀。 本文內容大多來自澳洲人的一本歐洲歷史書。其中還有幾點比較有意思:創(chuàng)建法國的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的分支,創(chuàng)建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也擁有日耳曼人的血統(tǒng)。耶穌并非出生在公元一年,而是公元前6年。 我寫此文不代表我對文中的每一點都深信不疑,相反,歐洲無信史,早期歐洲歷史本身就比較模糊,有很多值得質疑的地方。 (歡迎關注看一下我之前寫的百篇精彩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