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江 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蘇軾 此詞抒發(fā)人生感喟,充滿了悲涼情調(diào),大概作于蘇軾被貶時期。 開篇即發(fā)感慨——“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言世事如夢,人生苦短。這種思想在蘇軾詞中并不少見,如“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但一開始便發(fā)此感慨,不免令人唏噓。詞人以“大夢”喻“世事”,不僅體現(xiàn)出世事之無常,還充滿了對人生意義的反思與迷惑。以“秋涼”喻人生路上的挫折,充滿無限的惋惜和悲嘆。 “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二句承上,并與中秋的景物、自身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秋風(fēng)凄緊,吹動著秋葉,發(fā)出凄厲的聲響,呈現(xiàn)出一片凄涼。這是自然之秋,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你看“眉頭鬢上”已有秋霜,衰颯凌亂,人已垂垂老矣。此二句,作者以秋風(fēng)蕭瑟、落葉紛飛的景象來寫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流露出壯志難酬的苦悶。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二句,既寫眼前境況,又委婉地道出自己被小人讒害遭貶的經(jīng)歷。中秋本該與親朋好友一起飲酒賞月,如今知交零落,無人與之共飲,故曰“酒賤常愁客少”;中秋之夜,本該明月當(dāng)空,誰料想明月總被層云遮蔽,故曰“月明多被云妨”。同時,這兩句以層云喻奸邪小人,以明月喻君主,流露出對國事的憂慮,以及對奸邪當(dāng)?shù)赖膽崙恐?,更寄寓了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悶之情?/span>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二句,將自己的孤獨情懷、孤立處境寫足。“凄然北望”四字,抒發(fā)了渴望得到朝廷理解的心情,沉郁蒼涼。沈雄稱蘇軾“一日不負(fù)朝廷,其懷君之心,末句可見矣”。全詞格調(diào)低沉哀婉,充滿了人生空幻的喟嘆,情真意切,令人回味。 古詩詞賞析 邂逅一首好詩 沐浴一世春風(fē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