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關(guān)于大躍進的歷史——從橫跨海洋,征服天空,到探索太空。自阿波羅11號的月球探測器以來,人類不斷的往行星、彗星、甚至是星際空間發(fā)射飛船。 但是基于目前的火箭推進技術(shù),如果我們想要航行到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恒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離地球4.3光年遠)大約需要3萬年。而這樣的局面已然被打破了,如果你看過《太陽帆:航行至銀河系最遙遠的地方》就應(yīng)該知道,利用光壓作為推動力,理想情況下光帆可以在星系內(nèi)無限的航行。但是昨天,霍金在微博上宣布的“突破攝星”計劃更為振奮人心,由于光帆采用的太陽光還是太過微弱,突破攝星將采用的是激光推動。 俄羅斯億萬富翁尤里·米爾納和霍金啟動“突破攝星”計劃。 嗯,沒錯,昨天在各大媒體的依然是那位鼎鼎大名的霍金!除了其對黑洞的突破性研究,他最著名的是《時間簡史》,同時還高額懸賞過外星人,辦過時間旅行派隊,與基普索恩的頻頻打賭,出演過《生活大爆炸》、《星際迷航》等等?,F(xiàn)在,他又玩起了微博,粉絲在短短兩天內(nèi)即將突破300萬。先來看下他的第二條微博說了些什么引起了如此大的轟動: 正如霍金所說的,“突破攝星”計劃把旅行去半人馬座阿爾發(fā)星的時間從3萬年瞬間縮短為20年!這意味著在未來我們或許很快就能看到離我們最近一顆恒星的高清面目,并且我們也有機會更近距離的探索在該恒星中的行星系統(tǒng)。理論上而言,在該恒星系統(tǒng)中,有很大的概率存在著類似地球的行星(類地行星)。但是,由于在近軌道缺乏類似木星的行星,因此減少了類地行星的可能。
我們知道該恒星系統(tǒng)大約比太陽老300萬年,這就給潛在的可宜居行星更長的時間去誕生和演化生命。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地面和太空望遠鏡將搜索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是否擁有行星,如果有,將進一步確認它們的大小,質(zhì)量,大氣成分,以及生命的信號。 如果更幸運的,該恒星系統(tǒng)的確有類地行星的存在,突破攝星將近距離的拍攝該行星的高清圖片,以及它地表的特征,比如大陸或者海洋。 好吧,我們來看看“突破攝星”到底是怎么運作的?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要解決的技術(shù)性問題卻遠不那么簡單,但是該計劃并沒有背離基礎(chǔ)科學(xué)原理。請先看如下視頻: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項任務(wù)依賴于研發(fā)出一臺納米飛行器——一臺質(zhì)量為克級的自動化太空探測器——并且通過光束把它推動到五分之一的光速。 這臺克級的納米飛行器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
回到地球上我們在視頻中看到一個巨大的激光束陣列,向天空發(fā)射,并聚集在一起產(chǎn)生產(chǎn)生1000億瓦推動光帆,這將使光帆加速到10億英里每小時。這樣的速度一個小時內(nèi)就可以到達火星(現(xiàn)在需要九個月),一天就能到達冥王星(新視野號耗時9年),一個星期就可以實現(xiàn)星際旅行。目前只有旅行者一號航行到太陽系外的星際空間,如果旅行者在我們?nèi)祟愲x開非洲的時候就從地球發(fā)射,那么它現(xiàn)在差不多已經(jīng)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如果我們成功了,我們將不僅僅只是仰望星空,這次,我們將能夠到達其它的恒星。 另一方面,當(dāng)?shù)厍蛏习l(fā)射出如此強大的激光束的時候,這樣的亮度在宇宙尺度上都是可見的。該團隊希望這樣的信號能被其它的高等文明所發(fā)現(xiàn)。這也是該計劃的一個重要目的,希望未來我們可以知道“在宇宙中,我們是否孤獨?” 雖然目前還有一系列的技術(shù)問題需要突破,但正是這些挑戰(zhàn)使人類不斷的進步。正如霍金所說的:“是什么使人類獨一無二?我想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在超越我們的極限。引力把我緊緊地束縛在地面上,而我剛剛飛到了美國。我失去了的聲音,但是我仍然可以交流。我們是如何超越這些極限的?我想是因為我們不斷的思考以及不畏挑戰(zhàn)的精神?!?nbs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