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瘋狂代購:為了掙到1個億,我要讓全國人用上奢侈品丨真實故事

 老CK 2017-06-25


 杜少按:


大時代的面貌,總是由一張張小人物的臉孔構成。


過去30年,正是一個個小人物,一點點改變所有國人的消費世界。


曾經,「倒爺」從中蘇邊境販運來裘皮,放到北京東二環(huán)雅寶路售賣,讓北京普通人第一次接觸到「進口服裝」;而在北京的另一邊,服裝商販聚集在動物園對面的服裝批發(fā)市場,他們成為中轉站,讓中國南方生產的服裝擴散到整個北方


這些人是那個年代的萬元戶,過著被所有人羨慕的生活。


如今,「中蘇邊境」、「動批」全部成為歷史,「萬元戶」的說法也早就無人提及。


但那些「倒爺」和商販卻并沒有消失,時代變了,他們的名字變成——


海外代購。


在杜少的第32篇真實故事中,你將看到一個做代購的女孩,和她背后價值750億元的巨大產業(yè)。當國人擺脫基礎物資匱乏的年代,奢侈品,成為人們新的倒賣對象。





 價值百萬的朋友圈 


果有半分鐘閑暇,多數(shù)人會選擇拿起手機,隨便翻看微信朋友圈。


小小紅色圓圈里的「1」字,是點開朋友圈的最大動力,任何評論或點贊,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短則2分鐘,長則1天。


于一般人而言,微信朋友圈只不過是消磨時間的工具。


同所有年輕人一樣,李藝也會在上班閑暇時間舉起手機,用拇指滑動屏幕,翻看朋友圈。


只不過她的朋友圈比一般人要特殊一些。


紅色圓圈里那個「1」字所帶來的,并非簡單的快慰或憂傷,而是真金白銀的實際收入,少則幾百,多則幾千。


像往常一樣拿起手機,剛剛點開屏幕,李藝看到一個略顯陌生的名字發(fā)來一條微信。


輕輕滑開,手機屏瞬間被各種污言穢語填滿——這個陌生的名字指責她賣假貨,用各種臟話招呼李藝和她的家人,用盡全力罵出所有憤怒后,沒忘補上最重要的一句話:


「趕緊把錢都退給我,否則我報警!」


按下鎖屏鍵,李藝微微皺眉:這個男人是不是在「碰瓷」,如果不是,究竟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這件貨的買手是誰…


但這條信息對她心情的影響,只有5分鐘。畢竟,即使真的把貨款退還,也不過損失3000余元,對于靠朋友圈每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李藝來說,微不足道。


這3000余元的損失,超過100萬元的收入,全部來自李藝的朋友圈,來自她的兼職——


代購。


雙手被購物袋占滿的中國代購


所謂「代購」,每一個在城市生活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


代購們在國外購買各種商品,用盡各種方法送到國內,賣給有需求的人,賺取其中差價。


他們在國外搜羅的商品,或在國內無法買到,或價格比國內低廉。10余年積累,代購已經逐漸成為國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事代購的人群龐大,時至今日沒人能準確說出全國有多少代購。但粗略估計,早在2014年,以代購為主業(yè)或副業(yè)的人數(shù),就已突破6位數(shù)。


年收入100萬的李藝,正是其中一員,她做的是奢侈品代購。



 足不出戶,年入120萬 


如今以售賣奢侈品作為主要收入的李藝,當初第一次走進北京王府井奢侈品專賣店,卻受盡白眼。


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她,大三時和同學結伴去專賣店看大牌當季設計。對這些只看不買的學生,專賣店服務員沒說一句「歡迎光臨」,而是朝著45度斜上方的頂燈使勁甩出白眼,撇嘴狠狠喘了口氣,叫來保安,像防賊一樣緊跟她們。


匆匆在店里轉一圈,沒敢多看兩眼設計,李藝逃跑一般離開。邁出玻璃門,眼眶已經發(fā)酸,對著商場空調吹來的冷風,眼淚終于流下來,無法控制。


那時她絕不會想到,2年后,讓自己流淚的奢侈品,會成為她的搖錢樹。


商城奢侈品專柜的店員

會根據(jù)客人穿著判斷服務態(tài)度


哭鼻子的李藝,并不是一個墨守陳規(guī)的女孩。當班上大多數(shù)同學畢業(yè)后為一份服裝打版師工作欣慰時,她搞起了創(chuàng)業(yè)。


電商、餐飲、服裝設計工作室,畢業(yè)6年,李藝已經跟別人合伙創(chuàng)業(yè)3次。朋友們知道她收入豐厚,卻不知道她的這3次創(chuàng)業(yè),其實均以失敗告終。


真正讓她獲得穩(wěn)定收入的,并非白天辛苦的創(chuàng)業(yè)工作,而是每天晚上兼職的代購工作。


李藝有個好友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留學,守著佛羅倫薩兩大奢侈品折扣店The Mall和Space,身邊中國同學每天殺進店里狂購,再將裝滿奢侈品的包裹郵寄回國,大賺特賺。而她卻苦于在國內沒有出貨門路,只能想到當時在國內做電商的李藝。


佛羅倫薩的折扣購物中心 The Mall


李藝在腦子里飛快計算做代購的成本:不需要本錢,每天只需要晚睡2小時確認訂單,早起1小時收寄快遞。


唯一的缺點,是也許會影響白天工作。但對于創(chuàng)業(yè)不順利的李藝來說,她需要錢。


沒有太多猶豫,答應好友邀約,她腦子里已經想出一套辦法。


那是2012年,人人網已經在衰退,微信普及度還比不過QQ,她把主戰(zhàn)場鎖定在微博。


李藝開始了雙線人生。白天辛苦工作10小時,仍不能讓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太多起色,帶著挫敗感下班回家,還要準時在昏暗燈光下打開電腦,進行她的夜間創(chuàng)業(yè):


她新開一個微博賬號,買了一批僵尸粉,成為坐擁幾萬「粉絲」的「小V」。確認好友能買到哪些奢侈品,下載好圖片,排成九宮格發(fā)布微博。再找到微博上有名氣的代購紅人,翻看留言評論,對那些懂行且確實想買奢侈品的人,私信留下自己微博ID。


指尖在鼠標和鍵盤間不斷切換,眼睛盯著微博界面彈出的一個個私信小框,重復同樣的操作,重復同樣的留言。像工廠工人一樣,李藝不過是在重復機械勞動,麻煩,但并不費心。比起白天的工作,可以用輕松來形容。


做奢侈品代購第1個月,李藝掙了8000塊。


那個月,她白天工作的主業(yè)賠了3000塊。


也是在那個月,北京房價還在跌,二手房均價20619元/平米,不到現(xiàn)在的1/3。這8000塊收入已經足夠她傲視大部分同齡人。


就連李藝自己,也沒想到代購賺錢這么快,這么輕松。


不到半年,李藝已經是微博上小有名號的代購達人,再也不用去別人微博下面主動拉粉絲,甚至已經有海外買手主動聯(lián)系到她,提出合作邀請。


做代購第1年,這項兼職帶給李藝20萬收入。


這項兼職必須做下去。


微博逐漸式微,便轉戰(zhàn)微信朋友圈??蛻舭l(fā)展不夠快,就發(fā)展下線,幫她攬客。


2014年,李藝做代購的第3年,她的代購事業(yè)終于達到頂峰——那一年,她掙了120萬。



 代購生意,顧客至上 


2014年一整年,隨便翻翻微信朋友圈,李藝總能看到自己賣出的貨。


Cola是她的熟客,每當一個微博時尚博主發(fā)出微博,Cola不惜加價也要買到微博中出現(xiàn)的手包。


李藝每次將手包寄出后3天,朋友圈里必然會出現(xiàn)Cola在三里屯的照片,照片中央,肯定是那個已經成為爆款的手包。


大學生支支是李藝的新客人,加微信后直言想買「性價比高」的包,在李藝的所有推薦里,最后選了稍顯老氣,但帶有Gucci標志性綠紅條紋的挎包。


這個挎包也出現(xiàn)在李藝的朋友圈里:一本教科書,一支筆,綠紅條紋半遮半掩出現(xiàn)在照片邊緣。


李藝客人中為數(shù)不多的男孩里,有一個人叫大陽,他找李藝買一件Givenchy狗頭T恤,盡管李藝勸告他這款T恤現(xiàn)在略微有些過氣,但男孩十分堅持。


直到看見朋友圈里大陽在夜店的照片,和環(huán)繞在他身邊的女孩,李藝才大概明白男孩的堅持:穿上這件所有人都知道其價值的衣服,男孩必定是當晚的「King」。


他們是李藝的上帝,他們愿意出錢,他們要的全部是爆款或經典款,他們要的貨非常容易買到。


只要這些客人一直存在,李藝就能一直輕松賺錢。


2014年,奢侈品代購進入全盛時代,所有代購在中國賣出奢侈品總額75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shù)字,幾乎與鄰國蒙古全國GDP總和持平。


坐在外國購物中心門口的中國代購


但李藝明顯感受到,代購市場越來越亂。


主動找她合作的買手身份越來越難以辨別。一個專職購買奢侈品腕表的買手,把表帶和表頭拆開帶回國,等送到李藝手里,表頭卻莫名少了2塊,價值10萬余元的手表只剩下表帶。


找那個買手索要,買手堅持自己沒有留下哪怕一塊齒輪。代購生意沒辦法鬧上法庭,李藝只能吃個啞巴虧,和那個買手結束合作了事。


合作很久的買手也陸續(xù)帶來壞消息。


買手告訴李藝,需要護照才能購買的LV列出一份清單,清單上的款式一律不得出售給中國人。如果有中國客人向店員詢問,店員統(tǒng)一回復:沒貨!


另一個買手告訴李藝,他發(fā)現(xiàn)在他拿貨的折扣店,店員給外國顧客和中國買手的貨,來源并不相同。他不能確定,自己拿到的是不是假貨。


外國商場,已經開始出現(xiàn)假貨


關于假貨的問題一直在困擾她。有朋友告訴她,國內高仿已經遠銷到海外買手店,再由代購購回國內。


高仿假貨輾轉半個地球,最終回到國內,額外鍍上一層「代購」光環(huán),防不勝防。


最令李藝煩心的,是她居然還被假貨搶了生意。


有個愛買爆款的時尚編輯,是李藝的熟客。這位熟客有次對一件爆款居然沒有下手,李藝主動找她私聊,沒想到是熟客找到新的購買門路——


一個能拿到大牌「中國代工廠尾單」的微商,李藝賣1萬3千元的包,在那里1萬就可以買到。


李藝為此特意找圈內朋友詢問,朋友確信的告訴他:所有「尾貨」都是假貨,大牌的確在中國有代工廠,但每年流出2個包已經是極限。


得到朋友答復,李藝原話告訴熟客,但這位本應懂行的時尚編輯,再也沒理過她。



 代購的本質 


虛榮,牽涉到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對于重視穿戴體驗的衣物箱包,僅靠朋友圈展示圖片的代購,毫無體驗性可言。


但代購卻能實現(xiàn)奢侈品一項最基本的功能——滿足虛榮。


購買帶有碩大Logo的經典款,可以讓別人知道自己已經邁入中產;搶購時尚博主助陣的爆款,則可以讓他人了解自己也是個「時尚達人」。


這塊名為「虛榮」的蛋糕,并非由代購獨享。


造假業(yè)水平已經以假亂真,不是專業(yè)鑒定機構絕對鑒別不出。假貨屢禁不止,正是因為人們對Logo和爆款的需求始終存在,使用體驗反倒在其次。


奢侈品大牌也在抓緊行動,一方面邀請各路網紅助陣,一方面改變定價策略。


2015年Chanel在國內大幅降價,一時引發(fā)瘋狂搶購。但根據(jù)買手提供給李藝的信息,更多的大牌并沒有選擇在國內降價,而選擇在國外漲價,以達到統(tǒng)一售價。


2015年Chanel降低國內售價,消費者排起長隊


很多人勸過李藝,讓她專心做代購。但她仍在堅持屢敗屢戰(zhàn)的創(chuàng)業(yè),即使代購幫她撈金無數(shù),但她始終說,代購并非長久之計。


2015年開始,有關部門對代購的管理更加嚴格,最先消失的也許就將是那些逃避關稅的非法代購。


但即使代購終有一天會消亡,假貨以及大牌針對中國的特殊銷售策略,卻并不會消失。


也許就像托爾斯泰說過的那樣:


「沒有虛榮的生活,是幾乎不存在的?!?/span>



北服五菱女友閨蜜殺馬特藍翔

比基尼臟街風騷律師德州撲克護膚

航母之父短褲黑卡法國總統(tǒng)啤酒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