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馬云在美國接受CNBC采訪時,談到了人工智能。他說:“我認為,不出30年人們就能每天只工作四個小時,而且可能每周只需要工作四天。我的祖父每天在農田里工作16個小時,他覺得自己非常忙碌。我們現在每天工作8個小時,每周工作5天,也覺得自己非常忙碌。” 馬云的這番話能看出的未來是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時期,人工智能的出現也會在各行各業(yè)甚至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能夠起到很大幫助,科技的發(fā)展也是為人類的進步而服務的。但是當科學家極力發(fā)展人工智能能同時有沒有考慮過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俗話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它既能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可能也會帶來災難。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確實于2014年曾說過,人類創(chuàng)造智能機器的努力威脅自身生存。霍金表示,“徹底開發(fā)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滅亡?!?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107.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6/2422/102686083_2' src='http://image107.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6/2422/102686083_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99' inline='0' alt='人工智能:當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的時候,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嗎' data-index='1'> 霍金教授說,人工智能目前的初步階段已經證明非常有用,但他擔心創(chuàng)造出媲美人類甚至超過人類的東西將要面對的后果?!八赡茏孕袉?,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局限于緩慢的生物進化過程,根本無法競爭,最終將被超越?!?/p> 不過,其它科學家并非都對人工智能持如此悲觀的看法。智能機器人的發(fā)明者羅洛·卡彭特表示:“我相信我們還將繼續(x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掌控科技和它的潛力,并解決世界上的許多問題?!?/p> 其實霍金所說雖然無法去證實,但是從以往的類似事件當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在深圳舉辦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期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果展示區(qū)內突然發(fā)生機器人傷人事件。一臺名為小胖的機器人突然失控打砸展臺,導致展臺破壞,最終還傷及路人,而后傷者被擔架抬走,比較慶幸的是傷者并無大礙。 據說小胖機器人是北京進化者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研發(fā)。主要用于教育方面,專門針對4-12歲兒童所研發(fā)。據介紹它還具備自我意識和情感表達的能力。此外,這次的機器人傷人尚屬我國首例機器人明顯傷人事件。 雖然也許其中會有一些操作上的失控,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也不得而知,但是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近日,美國石英網報道,臉書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正在開發(fā)一款AI,通過不斷學習人類的談判對話,從而獲得在網上和對方討價還價的能力。 初期的學習方式是讓AI在書本、帽子和籃球幾樣物品中討價還價。每個物品都有一定的價值,而AI需要通過輸入文字對話來和對方進行協商,為自己獲得價值盡可能多的物品。這款AI的功能是協助談判,而且為達目的甚至不惜使用陰謀詭計。 同時,自2016年人工智能第一次戰(zhàn)勝了世界圍棋冠軍,而一年之后柯潔首局失敗。在國際象棋領域,人工智能用十年時間全面超越人類,而在圍棋領域,這個時間有可能被大大縮短,人類的科技爆炸或可在這個數字中窺得一斑。 但是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不可小覷,當人工智能擁有自主意識的時候,還會受人類控制嗎,值得的深思。 |
|
|
來自: 昵稱37024558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