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頭條號第61篇原創(chuàng)文章。 生逢其時,我們這代人趕上了電影技術和技巧爆發(fā)的年代,作為歐洲文明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古羅馬的千年歷史是好萊塢長盛不衰的靈感源泉,然而對于不熟悉古羅馬歷史的中國觀眾來說,很容易被一會元老院一會羅馬皇帝的稱呼搞蒙圈?,F(xiàn)在簡單了,點擊關注+收藏本帖,古羅馬歷史快速直達! 1959年版本的賓虛,經(jīng)典的實景賽馬場景成為絕唱 這十部電影當然無法囊括全部描述古羅馬時期的電影,只是筆者認為最為經(jīng)典的十部。依影片反映的年代排序,他們的名字是:《漢尼拔》(BC216);《斯巴達克斯》(BC73);《羅馬》(BC44);《埃及艷后》(BC31);《賓虛》(AC30);《龐貝末日》(AC79);《失落的第九軍團》(AC140);《角斗士》(AC180);《亞瑟王》(AC450);《征服1453》(AC1453)。 上節(jié)內(nèi)容詳見十部狂贊的電影帶你看懂古羅馬千年歷史(上):肌肉的盛宴斯巴達克斯 《埃及艷后》的經(jīng)典片段詳見三百名老司機同拉車,這個女王太霸氣!埃及艷后進入羅馬城的經(jīng)典片段 這張感覺是三角戀,其實埃及艷后是挨個來的 在元老院遇刺身亡的凱撒 公元前44年,凱撒在元老院被刺死,兇手們自知不敵凱撒的親信所率領的軍隊,四散離開羅馬。凱撒最親密的部下和戰(zhàn)友馬克安東尼用了數(shù)年時間追殺兇手,并與埃及艷后克里奧巴特拉茍合,在亞克興海戰(zhàn)中敗于渥大維。隨后,渥大維正式建立了羅馬的帝國時代。 克里奧巴特拉的座艦,她在船上安排了一場盛宴 1963年的大片《埃及艷后》的后半段,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故事。對于古代海戰(zhàn)的拍攝是投資巨大的,為了表現(xiàn)克里奧巴特拉的奢華,片中準備了一艘巨大的槳帆動力海船,作為埃及艷后的座艦前往會見安東尼,氣勢逼人! 亞克興海戰(zhàn)主要是羅馬人和羅馬人的混戰(zhàn),最終安東尼敗北 亞克興海戰(zhàn)失敗后,埃及艷后不愿意再向第三個羅馬人渥大維屈服,她選擇了使用毒蛇自盡,現(xiàn)代考證認為她是飲用了毒酒而死。在電影里,埃及艷后小小的身體躺在諾大的王宮中,無比凄涼。 自盡的克里奧巴特拉,她的男人都提前走了 《羅馬》第一季里的凱撒、埃及艷后和他們的兒子 2005年,HBO出品了描述這一段歷史的美劇《羅馬》,雖然只有短短兩季,卻從小人物和大人物兩個視角更為生動的詮釋了這個大時代的故事。 《羅馬》第一季劇照,男主還是12軍團的百夫長,注意其不同的頭盔 《羅馬》的故事場景聚焦于公元前52年從高盧凱旋的凱撒軍團,到公元前30年,安東尼敗戰(zhàn)與埃及艷后雙雙自殺。兩個虛構的小人物和大人物凱撒、安東尼、渥大維、克里奧巴特拉一起出現(xiàn),在小人物的視角里反應歷史大事件,功力深厚。 被刺身亡的凱撒 公元前27年,渥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贈予的“奧古斯都”稱號,通常將這一年視為羅馬帝國建立之年。與他的義父愷撒不同的是,他還有40年的時間來經(jīng)營影響他的帝國。公元14年,渥大維在一次旅行中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他的地位由其養(yǎng)子、已確定的繼承人提庇留繼承。確立了帝位交接的王朝法則是他對羅馬歷史的又一大影響,在此之前羅馬的執(zhí)政官或獨裁者是由元老院選舉出來的,凱撒想做但未做成的事,在渥大維手中完成了。 羅馬帝國的創(chuàng)立者渥大維的經(jīng)典形象 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后,在將領們的帶領下進一步擴張,將地中海東部的猶太人居住地——今天的多事之秋耶路撒冷納入羅馬的行省。1880年,一位美國軍官以耶穌紀年的開端為時代背景寫作了一本著作《賓虛》,講述了一段兄弟好友反目為仇的故事。順便說一句,西方的公元紀年是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為公元元年,世界各國都有使用自己紀年的習慣,我們的東鄰日本使用天皇紀年,中國朝代則喜歡使用皇帝自己的年號。 
 1959版的賓虛,耶穌只出現(xiàn)了背影 公元元年,耶穌在距離耶路撒冷60公里的小鎮(zhèn)伯利恒出生。但凡大人物降生,必然伴隨著天上打雷、魚躍雞鳴之類的異象,耶穌降生更是牛逼到一道白光閃現(xiàn)亮如白晝,驚呆了周圍的鄰居小伙伴們。這個經(jīng)典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耶穌降生后的三十年左右。 
 兩個主角反目成仇 1959年攝制的《賓虛》就是這個古羅馬帝國背景下的經(jīng)典故事。兩位好友因為不同的職責和立場,最終分道揚鑣反目相向,耶穌的介入雖然略顯生硬,卻是給這個大時代做了背書。耶穌之前,羅馬的不同地區(qū)信奉古老而不同的神仙和神話,耶穌統(tǒng)一了歐洲人的思想。 
 《賓虛》的拍攝創(chuàng)造了許多紀錄,這四匹白馬拉動的戰(zhàn)車就是經(jīng)典之一 賓虛是生活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猶太富商,他歷經(jīng)艱難,包括被兒時的玩伴賣到戰(zhàn)船上充當劃槳的奴隸(詳見中國為何錯過大航海時代之二:搖櫓與劃槳之爭),最終在耶穌的鼓舞下戰(zhàn)勝了兒時玩伴,他的經(jīng)歷和故事鼓舞了自認為深受苦難的猶太民族。 
 被賣至羅馬戰(zhàn)艦上充當槳手的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版的《賓虛》動用了大量的真正的四馬戰(zhàn)車來拍攝,宏大的場面和極強的速度感和現(xiàn)場感堪稱古羅馬版的《速度與激情》。1960年,《賓虛》創(chuàng)下了第32屆奧斯卡獎的記錄,獲得12項大獎,這個紀錄直到40多年后都未被打破。 
 2010版的《賓虛》,還是以馬車為賣點之一 2016年,為了撿回這個IP,美國派拉蒙又投資重拍了《賓虛》,雖然現(xiàn)代影像技術的引入使得場面并不遜色,但是未能出現(xiàn)超越前一版本的經(jīng)典之處,所以票房杯具了。 未完待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