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寫個國歌,有那么難嗎?

 阿里山圖書館 2017-06-24

音樂史上有一件怪事:那些全世界最有名的國歌,幾乎都是由不怎么有名的作曲家寫成的。

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eillaise)的作者是克洛德·約瑟夫·魯日,沒聽過吧?美國國歌《星條旗》(Star Spangled Banner)的作者是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還是沒聽過吧?英國國歌《天佑吾皇》(God Save the Queen)的曲作者是誰,到現(xiàn)在還沒搞清楚。

▼ 法國國歌《馬賽曲》
還有,芬蘭國歌并不是出自他們的傳奇作曲家西貝柳斯之手,而是一個德國人寫的一首祝酒歌;捷克的國歌也不是德沃夏克或斯美塔那所作,而是一部喜劇的配樂;奧地利的國歌被一些人認為出自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清唱劇,但奧地利政府承認,它更有可能出自并不怎么知名的作曲家約翰·霍爾澤之手。

國歌就像國旗一樣,是一個國家的名片,是國民再熟悉不過的旋律。這么重要的任務(wù),理應(yīng)交給一個國家最優(yōu)秀的作曲家完成,然而現(xiàn)實是,它們的詞作者和曲作者大多籍籍無名,有些甚至是業(yè)余的。

即便如此,那些歷史上有名的作曲家,還是與這個“國家名片”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guān)系。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其中的幾個。

海頓與《德意志之歌》
德國國歌是個例外,因為他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海頓。當(dāng)然,海頓在 1797 年完成的這首作品不是獻給“德國”的(因為當(dāng)時還沒有這樣一個國家),而是獻給他的故鄉(xiāng)奧地利的,歌曲的名字叫做《天佑吾皇弗朗茨》(又稱《帝皇頌》),與英國國歌的名字異曲同工。當(dāng)時,奧地利正與拿破侖交戰(zhàn),海頓希望以此來激起奧地利人的愛國熱情。無奈何,拿破侖的鐵蹄最終還是踏破了維也納,奧地利被迫簽訂城下之盟。海頓后來把它寫入了《第三弦樂四重奏》(Op. 76)第二樂章中,在最后幾年生病期間,他經(jīng)常彈奏這首曲子。在最后病倒的那一天,他竟然罕見地把這首曲子彈奏了三遍。

▼ 海頓C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皇帝”,Op.76, No.3 第二樂章
1922 年,這首曲子正式成為德國國歌,在當(dāng)時,它也是奧地利的國歌。1947年,奧地利把國歌改換,而它作為德國的國家名片一直保留至今。今天,它是在綠茵場上最常響起的歌聲。

肖斯塔科維奇與蘇聯(lián)國歌
1942 年,斯大林決定用一首新國歌替換之前的《國際歌》。為什么呢?因為《國際歌》的歌詞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了:“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太不像話了,斯大林就是救世主??!而且,《國際歌》的歌詞和曲調(diào)都是法國人所作,這怎么能用作蘇聯(lián)的國歌呢?

于是,當(dāng)時的蘇聯(lián)作曲家,只要你能叫得上名字的,都被召集起來,參加這次競賽,肖斯塔科維奇就是其中的一個。斯大林要求他和哈恰圖良合寫一首國歌,這種做法被肖斯塔科維奇稱為“愚蠢之極”。當(dāng)然,他們最后寫成的作品沒能入得了斯大林的“法眼”,斯大林最終選擇了亞歷山德羅夫的作品作為蘇聯(lián)國歌。盡管如此,肖斯塔科維奇還是獲得了不菲的報酬。那次競賽,參賽的作曲家每有一首作品入選,就能獲得 4,000 盧布的獎勵,這個數(shù)字是當(dāng)時平均月薪的 10 倍,肖斯塔科維奇憑他的多首作品拿到了 34,000 盧布的報酬。只是,沒有人認為那些是好作品,因此一首都沒有被錄制。

本杰明· 布里頓與馬來西亞國歌
布里頓和馬來西亞?這倆也能扯上關(guān)系嗎?可以的,布里頓在馬來西亞度過了他人生中最驚心動魄的幾個小時。他在 1956 年時去過一次馬來西亞,待了幾個小時。他原本打算去參觀一個橡膠園,結(jié)果一路上提心吊膽,害怕自己會被共產(chǎn)主義游擊隊員射殺?!拔覀凅w會到了生命受到威脅、不得不處處防范是什么滋味?!彼诤髞韺懡o朋友的信里說。

1957年,當(dāng)時的馬來亞聯(lián)邦即將脫離英國的統(tǒng)治,但還沒有一首像樣的國歌。馬來西亞政府沒有找到合適的民族歌曲,于是舉辦了一場全球性的國歌創(chuàng)作賽,收到的 500 多份作品都被一一否決了。情急之下,因為布里頓和馬來西亞的“緣分”,政府只好找到布里頓,請求他做一次嘗試。布里頓應(yīng)約,寫了一首用他的話說“很奇特,但恐怕很不成功”的作品。寫完后,馬來西亞政府馬上予以采納,但幾個星期后又要求他改寫,并寄給他幾首馬來西亞民歌作為靈感。布里頓改寫完了,但是沒有用,馬來西亞政府最后還是選擇了它的一個州——霹靂州的州歌,一首卡巴萊式的《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My Country)作為國歌。

▼ 布里頓被棄用的作品▼ 馬來西亞國歌《我愛我的國家》
威爾第與《馬梅利之歌》
《馬梅利之歌》(Inno di Mameli)是意大利國歌,以作詞者馬梅利的名字命名。1848 年,米蘭爆發(fā)革命,迫使奧地利帝國軍隊撤退,威爾第來到這座城市,慶祝革命的勝利。但是,他慶祝的方式不是作曲,在給他的一位劇作者的信中寫道:“你跟我談音樂?你怎么了?現(xiàn)在意大利人只想聽到一種音樂:大炮的聲音。”

但是幾個月后,威爾第就變了卦。當(dāng)時一位革命領(lǐng)袖邀請他創(chuàng)作一首“意大利的馬賽曲”,他為此寫了一首贊美詩《小號之聲》(Suona la tromba)。

《小號之聲》但是,這首作品并不成功,播出了幾次,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反倒是當(dāng)時的一首《意大利的弟兄》 (Fratelli d'Italia)被人們廣為傳唱,這首曲子后來成為了意大利的國歌。而威爾第似乎也認識到,這首歌比自己的那首更能代表意大利,因此把它用到了清唱劇《萬國頌歌》(Inno delle Nazioni)當(dāng)中。

《意大利的弟兄》 (Fratelli d'Italia)

《萬國頌歌》(Inno delle Nazioni)

貝多芬與《歐洲之歌》
當(dāng)然啦,除了海頓和德國國歌,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歐盟的盟歌《歐洲之歌》,它改編自貝多芬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末樂章的“歡樂頌”主題。不過,嚴(yán)格意義上說,它不能算作國歌啦。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