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先聽首跟春風相關的歌,歌聲歡快之中,咱們讀一首關于春天,關于柳樹的詩。 這首詩就是唐朝賀知章寫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呢,咱們小學時就學過,但是其中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你還真就不一定知道,咱們現(xiàn)在就慢慢來說。 先從詩本身說起吧。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柳樹的枝葉本身是綠色的,就像是這種寶貝。
萬條垂下綠絲絳。千千萬萬的柳樹的枝條垂下來,就像是千千萬萬條綠色的絲帶。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首詩很簡單,但作者賀知章卻不簡單。 賀知章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生活在唐朝最強盛的時期,自己做官也是一帆風順,知道86歲的時候,他才被允許退休回家,并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回鄉(xiāng)偶書》。也就是在當年,他在家鄉(xiāng)去世了。86歲,在現(xiàn)在也算長壽了,在古代,那是更厲害了,因為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能過70歲的人都很稀少了,更何況到86歲? 賀知章不僅是詩人,還是個書法家。他的草隸在當時是非常出名的,咱們來欣賞一下:
賀知章喜歡喝酒,他和李白、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中八仙人”。也稱為“飲中八仙”。大詩人杜甫專門寫了一首詩叫,飲中八仙歌》,就是講他們的。
說完了賀知章,咱們再說說柳樹這種東西。 在古代,有個習俗,就是人們在送別的時候,會”折柳贈別“,就是折個楊柳枝送給要離開的人。為什么呢?因為”柳“和“留”的聲音相近,送給他柳枝,就是希望對方能夠留下來。也這因為這個,柳樹在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頻率是相當高的。 比如柳永寫過“楊柳岸,曉風殘月”。 比如歐陽修的“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比如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等。 一直到了近代,也還有人在詩詞中提到柳樹,最著名的,就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送別》中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了。
所以對柳樹的含義,一定要記住??! 覺得好嗎?覺得好請隨手轉(zhuǎn)發(fā)朋友圈,謝謝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