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 第一首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zhàn)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對《出塞》的評價歷來很高。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 【唐詩】王昌齡邊塞詩《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在詩中,關于“龍城飛將”的典故有不同的說法。 《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wèi)青奇襲龍城的事情。 另一種說法則是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所以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第二首詩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剛剛結束時的情景,寥寥數筆,生動地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勝利者的驕傲神態(tài)。全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煉明快。 【唐詩】王昌齡邊塞詩《出塞》:騮馬新跨白玉鞍 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名家點評《升庵詩話》:此詩可入神品。 《唐詩絕句類選》:“秦時明月”一首,用修、于鱗謂為唐絕第一,愚謂王之渙《涼州詞》神骨聲調當為伯仲,青蓮“洞庭西望”氣概相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