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來,雍正比起他老爹康熙,兒子數(shù)量真的是很少,生下來的才10個,其中六個早夭,活到成年的只有弘時,弘歷,弘晝,和最小的兒子弘瞻。其中,弘時和弘曕都被過繼了出去。在子嗣稀缺的情況下,為什么還過繼兒子呢? 其中弘時的過繼,雍正完全是被氣到了。自己的兒子,卻幫著自己的政敵允禩,一氣之下就把弘時過繼給了他八叔,說是既然他這么聽他八叔的,干脆讓他如愿以償,做八叔的兒子。雍正和弘時這對父子,因此而結(jié)下了嚴(yán)重的心結(jié)。所以弘時的過繼,更多的是雍正的心痛憤怒。 而幼子弘曕也被過繼給了康熙十七子,雍正十七弟,果郡王允禮,這又是為什么呢? 弘曕生于雍正11年,是雍正帝第六子,序齒排行為第十子。當(dāng)時雍正他已經(jīng)55歲,算是他的老來子。他的母親劉貴人因此母憑子貴,被封為謙嬪。后來又被封為皇考謙妃。雍正對這個兒子很是寵愛,不過雍正沒看到這個兒子的成長,沒幾年就去世了。乾隆登基的時候,弘曕才四歲。而在乾隆三年,果郡王允禮去世。允禮曾經(jīng)由側(cè)福晉孟氏生了一子一女,但是都早夭了。所以到果郡王去世的時候,他這一脈就斷了傳承。于是莊親王允祿上奏請乾隆將六阿哥弘曕過繼給允禮,乾隆準(zhǔn)奏,并且讓他承襲了果郡王之位。 因?yàn)槟昙o(jì)差異,乾隆對自己這個小弟弟也很是喜歡,常常想和他親近。然而,弘曕卻很害怕自己這個皇帝哥哥,總是跑開。乾隆一心想和弟弟培養(yǎng)感情,弟弟卻不給這個機(jī)會。后來乾隆為他請了著名詩人沈德潛教他讀書,倒是讓弟弟成了個博學(xué)多才的皇子。于是先后對他委以重任,18歲的時候乾隆就讓他管理武英殿等重地,后來還接手了造辦處事務(wù)。 但是弘曕在年幼時就繼承了果郡王的萬貫家財,稍微年長又被委以重任,還缺少歷練的他,很快就浮躁起來,行為放縱不檢,本來就很富有了還瘋狂的斂財,甚至強(qiáng)占平民產(chǎn)業(yè)。后來徹底惹惱了乾隆,決定給這個弟弟長相記性。把他的郡王降為貝勒,并且革去所有官職。 本來只是想讓弟弟長長教訓(xùn),誰知道被寵了多年的弟弟受不了這個打擊,一病不起,病危的時候,乾隆親自去看他,弘曕帶病在床上給乾隆請罪,勾起了乾隆的兄弟情,說:我因你年少,故而稍加處分,以改變你的脾氣,誰知道你會得這么重的病。隨后下令恢復(fù)了弘曕的爵位,但是弘曕病逝已沉,還是在乾隆三十年去世了,死時33歲,謚號恭。 弘曕死后乾隆極為悔痛,為其制作了詩文,鐫刻在他園寢的石碑上。碑文中流露出了對這個弟弟的喜愛和痛惜。本來只是想讓弟弟長長教訓(xùn),誰知道弟弟卻因此而英年早逝。 歡迎關(guān)注小D雜談,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文/小D 微信公眾號:小D雜談 |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小D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