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之后,手足口病又開始“猖獗”起來了,每年的5-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fā)期,幼兒園可謂是手足口病的重災區(qū),很多爸媽甚至害怕寶寶在小朋友密集容易感染而讓小朋友不上學,很多家長也都在詢問,說“我們這兒都要求寶寶去接種手足口病疫苗,這個有用嗎?”“寶寶之前得過手足口病是不是就產生抗體了?”等等。 今天小編就將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統一答復,希望各位爸爸媽媽都能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做好預防。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出疹性疾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A16和腸道病毒EV71。 3歲以下兒童發(fā)病率最高。潛伏期為2-10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患病的寶寶會出現發(fā)燒的癥狀,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和普通感冒很像。寶寶的口腔、手心、腳心和臀部會出現皮疹或皰疹,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寶寶的癥狀都很輕微,一周左右就會自愈。 學齡前兒童是最易感染手足口病的人群。幼兒園內兒童密集,小朋友之間會共享玩具,如不注意衛(wèi)生,很容易出現疾病爆發(fā)。 家長們從新聞報道中可以得知,重癥患兒可合并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例如:腦水腫、神經病原性休克、肺出血,嚴重時會致死。所以很多家長談手足口病色變,這并不奇怪,但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過于恐慌。 要知道,絕大多數手足口病都是輕癥,它和感冒一樣,都是自限性疾病。其實爸媽們可以將手足口病理解成是感冒的升級版,同樣無特效藥的疾病,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藥、所謂的抗病毒藥,大約需要7-10天的時間,孩子就會自愈。 發(fā)熱的護理 發(fā)熱是手足口病的病癥之一,只要寶寶狀態(tài)好,沒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難或者疲乏無力、面色灰白等這種重癥情況,爸媽可以在家中自行護理,發(fā)燒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退熱。 皮疹護理 盡量讓寶寶皮膚少受到摩擦:穿輕薄,柔軟,透氣的衣服,使用輕薄的尿布,墊單等。 保持臀部清潔干燥:及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皰疹破裂繼發(fā)感染者,局部可涂抗菌素軟膏。 如果孩子皮膚瘙癢,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來緩解癥狀。 口腔護理 口腔皰疹很痛,寶寶一般會出現進食困難的情況。 避免喂酸的、燙的食物。 用溫開水或鹽開水漱口,保持 口腔清潔,清水漱口,避免繼發(fā)感染。 為他準備細軟,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證營養(yǎng)和能量,奶、粥、綠豆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將食物放涼一點或者冰鎮(zhèn)會更容易接受。 藥物治療 手足口病沒有特效藥物來縮短病程,不需要使用抗病毒治療。粑粑麻麻千萬不要主動要求醫(yī)生給寶寶使用抗病毒藥物哦! 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減少重癥手足口病發(fā)生的手段。我們國家自主研發(fā)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已經投入使用,屬于二類疫苗(自費)。6個月至5歲兒童都可以接種,12月齡前的寶寶效果最好,接種時間越早越好。 防病 洗手是最好的預防 ① 及時洗手 在接觸鼻和口前、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皰后、如廁后……都要洗手。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及打噴嚏后)也要洗手。在更換尿片及處理被污染的物件后同樣還是要洗手。 ② 避免接觸病人 當學校爆發(fā)手足口病期間,避免集體活動。減少人手調動,盡量安排同一組員工照顧同一組學生。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等。 ③ 注意防護和隔離 打噴嚏及咳嗽時,用紙巾掩蓋口鼻,隨后徹底洗手。將染污的紙巾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不要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發(fā)病后,患者需隔離2周。 ④ 物品消毒不可少 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家具、玩具和共用物件。 使用 1:99 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留置 15~30 分鐘,再用水清洗并抹干。 金屬物品表面可用70%酒清潔消毒。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 ※1:99 稀釋家用漂白水的配置,即1 份 5.25% 漂白水與 99 份清水混和 與手 足口病具有相似病癥的還有皰疹性咽峽炎,兩者同樣是病毒引起的皰疹病,同樣具有自限性,小編在《一個吻送給寶寶的是愛還是疾???表達愛的方式非要親一個嗎?》中有詳細報道。 這種麻煩的病并不可怕。 只要科學護理、學會判斷需要警惕的信號,孩子都能很快好起來。 說到底,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是最關鍵的,防止病從口入就要勤洗手! 這才是最簡單、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一定要記住哦! |
|
|
來自: 昵稱35877444 > 《小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