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還說,她女兒上小學后,做飯的時候會把女兒叫到廚房,告訴女兒哪些菜怎么做,有時候她下班回家晚了,就會打電話讓女兒去做她教過女兒的那些菜,做好了等媽媽回來吃。慢慢地習慣了,女兒回家看媽媽不在,就會自己張羅著做飯吃。 這位朋友是做家庭教育工作的,她說沒有別的訣竅,只要讓孩子去做,孩子就愿意去做而且能很快學會做。至于孝順,她說你只要告訴孩子說你不舒服,孩子自然就會照顧你。也就是說,要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覺得可以為媽媽做一些事情,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責任心。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其目的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父母們也不要往這個方面去想,讓孩子做家務,是我們對孩子從身體到心靈的一系列培養(yǎng),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有相當大的幫助。孩子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張白紙,家長涂畫上什么,孩子就成為一幅怎樣的畫。 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它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養(yǎng)其責任心。然而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習慣時,需要時間與耐心及周詳?shù)挠媱潱尯⒆幽堋白灾髯园l(fā)”地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可以培養(yǎng)呢? 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 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臟衣服放進籃子里;讓孩子慢慢習慣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工作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并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從趣味活動(游戲)中學習 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清掃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后交給收購員(即媽媽)處理。借由游戲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興趣。 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游戲?!巴尥蓿匠6际菋寢屪鲲埥o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吃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干凈好嗎?”借由游戲達到教育效果。 此外,為了讓孩子以做家務為樂,父母可以制作一份家務成績單,逐項打分數(shù),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也讓孩子了解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 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問,孩子做家務到底給不給錢?有的家長會說:“當然得給,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付出勞動才會收獲的道理?!钡灿屑议L說:“不能給錢,孩子生活在家庭里,做些家務是義務,給了錢才做,會養(yǎng)成他唯利是圖的習性。” 培養(yǎng)孩子勞動所得的方法有很多種,選擇家務活是最方便但是也是最容易把孩子引入誤區(qū)的一種,如果家長要選擇,要特別注意。 當孩子稍大一些,家長就不要再包攬所有家務,而應該適當讓孩子參與做些家事,比如收拾房間、澆花、倒垃圾、擇菜、洗碗等。 家長應積極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知道,做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如果孩子已經(jīng)有了這些基本的認識,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能再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就可以得到零花錢。 孩子幫忙做家務,如果家長要選擇給予酬勞,那這種教育必須得法,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家長和孩子畢竟不是雇傭關系。 下面的家務年齡表,媽媽們可以更好地把握,什么年齡的孩子該做哪些家務哦! 在很多歐美國家,讓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幾乎是共識。精英教育從來都不是只局限在課內學習,家庭生活中的鍛煉能帶給孩子更多。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去體驗家務勞動,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