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病例來自肺部影像聯(lián)盟群 我們先看第一例病人——
男,59歲,咳嗽,進食阻擋一個月 ![]() ![]() ![]() 再看第二例病人,
女性,58歲,進食阻擋,
內(nèi)鏡檢查示食道粘膜正?!?/div> ![]() ![]() ![]() 上面兩例,病理均為小細胞肺癌。
共同點是伴有縱隔其他部位淋巴結(jié)腫大。
單純的后縱隔腫瘤,沒有見過淋巴瘤,說明后縱隔不是淋巴瘤的好發(fā)部位。
如果后縱隔腫物,伴有肺門及其他部位的縱隔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肺內(nèi)即使不見病灶,也應(yīng)該首先考慮小細胞癌。臨床上還常常伴有吞咽困難。 ![]() 這一例也是位于縱隔的小細胞肺癌—— ![]() ![]() 我們再看第三例—— ![]() ![]() ![]() ![]() ![]() ![]() ![]() ![]() ![]() ![]() ![]() ![]() ![]() 上面這一例病理是鱗癌。
無肺門及中上縱隔的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說明鱗癌還是以局部侵犯為主。另外強化特點是輕度。
而我總結(jié)的30多例小細胞肺癌,沒有一例伴有骨質(zhì)破壞,估計是小細胞癌生長迅速,來不及破壞骨質(zhì),腫塊就很大了。進展快,壓迫明顯,發(fā)現(xiàn)早,臨近侵犯少,轉(zhuǎn)移早。 ![]() 看第四例—— ![]() ![]() ![]() ![]() ![]() ![]() 后縱隔,伴有骨質(zhì)破壞,沒有周圍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考慮什么?
開始我以為也是鱗癌。但是看了增強不太像,強化太顯著,且很均勻。
一般發(fā)生于椎體的,伴有軟組織腫塊的,顯著強化,且無原發(fā)灶,不太符合鱗癌,因為鱗癌的血供不會如此豐富。
而且看這一層,包繞椎體太多—— ![]() 最終我考慮漿細胞瘤或者骨髓瘤。
病理——
(后縱膈腫物穿刺活檢)漿細胞骨髓瘤。
免疫組化:CD38 、CD138 、CD79a 、CD20-、CD3-、CD7-、CAM5.2-。
相關(guān)腫瘤標志物:
尿本周蛋白陰性,
IgA 4.05(0-4)
NSE CEA Cyfra21-1 CA199 CA125均顯示正常。
由此總結(jié)——
發(fā)生于胸部骨的病變,如果軟組織腫塊較大,且強化顯著,一般是溶骨性改變,成骨罕見,不到1%,應(yīng)該首先考慮骨髓瘤。
下面舉例說明—— ![]() ![]() ![]() 上面這個也是胸壁骨的,富血供,均勻顯著強化,骨質(zhì)破壞,所以也是漿細胞瘤。
其中第二幅圖像還可以看到血管漂浮征。 ![]() 這一例是骨髓瘤—— ![]() 下面這一例,平掃不好說是淋巴瘤還是骨髓瘤—— ![]() 但是增強后可以看到,強化均勻,但密度較低,轉(zhuǎn)移瘤一般伴有較顯著的壞死,可以鑒別。
因此考慮淋巴瘤!手術(shù)證實為淋巴瘤。 ![]() ![]() 下面這一例,17歲,
平掃符合淋巴瘤和骨髓瘤,考慮年齡因素,骨髓瘤排除,故考慮淋巴瘤。 ![]() 增強后比較均勻,但密度較低,符合淋巴瘤的特點。
![]() 另外,肋骨的漿細胞瘤有一個顯著特點,
就是向胸內(nèi)發(fā)展顯著,向胸外發(fā)展不明顯,而且胸膜受侵犯,覆蓋在腫瘤表面,俗稱“貓在毯下征”,這個征象的來歷就是由此。
這個病例向胸外發(fā)展很明顯,所以不考慮肋骨漿細胞瘤,而傾向淋巴瘤。
當然這一點不完全絕對!
我們下面看一例多發(fā)骨髓瘤,既有向胸內(nèi)為主層面,也有向外為主層面—— ![]() 胸腔內(nèi)發(fā)展為主—— ![]() ![]() 胸外延伸為主—— ![]() 當然必須申明:漿細胞瘤與骨髓瘤、B細胞淋巴瘤,本質(zhì)上是一回事,包括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其實都屬于淋巴瘤系列。但治療和預(yù)后差別很大!因為腫瘤的細胞載量不一樣!
白血病就厲害得多,因為腫瘤細胞多! ![]() What is happening to you now happened to others as well,just a matter of time.If you do the same thing like everyone else,why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something greater than the averag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