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把加納稱為黃金海岸,孰不知在撒哈拉地區(qū)許多國家都有豐富的金礦,尼日爾就是其中之一。                尼日爾是西非的一個內(nèi)陸國家,工業(yè)基礎薄弱,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可是尼日爾礦產(chǎn)資源特別豐富,特別是鈾礦和油氣資源潛力巨大,而金、鐵、磷酸鹽等礦產(chǎn)也不少。阿加德茲就是這些礦藏最多的地方。2016年1月26日,尼政府部長聯(lián)席會批準多項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和勘測研究許可證書。其中就提到了阿加德茲的金礦開采問題。             我們在阿加德茲驅(qū)車幾十公里,到一個采金者聚集的地方,親眼目睹了撒哈拉淘金者的狀況。              在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里,我們看到一大片草席搭建的營地,開始我們以為是難民營,導游告訴我們后才知道,那就是撒哈拉沙漠中淘金者的營地。              在這里是看不到開采金礦的情景的,他們把礦石從別的地方運到這里來,先粉碎成粉末,然后進行淘洗,把金沙留下。             尼日爾有大的金礦,在別的地方。這里是個體采金者聚集的地方,每一個草棚就是一個小團體。                這里的設備非常簡陋,住的也非常艱苦??墒沁@里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確是好看的、值錢的。當它黃燦燦的掛在一個人脖子上的時候,,人們才不會關(guān)心它是怎么來的。                       這樣的棚屋算是這里條件好的了。              女人們在這里做后勤保障。            沙漠中很熱,小口喝水已經(jīng)不解渴了,小伙子拿起水桶來個牛飲。經(jīng)過導游溝通,淘金者們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沒有任何抵觸情緒,友好的讓我們觀察他們淘金的過程。           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淘金的吧。小伙子把粉碎好的像泥土一樣的礦粉放到一個木頭槽子里,然后從腳下的儲水池里用小桶舀水進行沖洗。            要知道這里可是沙漠,水很寶貴,所以水還會流回腳下的池子里,反復用。這水池是經(jīng)過防滲處理的,所以不會滲到地下去。               那邊在淘洗,這邊在粉碎礦石。設備就是一臺柴油發(fā)動機,帶動一個粉碎機。這是這里唯一的機械設備了。              這袋子里裝的就是含有金子的礦粉了。             這里有水淘金卻沒有水洗臉,滿臉塵土掩蓋不住淘金者充滿希望的眼神。              小伙子非常專注的工作。              工人就這樣用手工一遍遍沖洗,那會不會把金沙都沖走了那?             當然不會的,下面這塊布把好東西都留下來了。             小伙子把這塊布再放到水盆里反復洗,把被布過濾下來的金沙沖洗到盆里。             他再把盆里的泥水反復搖動,讓比重較大的金沙沉底,把水一點點倒掉,最后剩下的就是含有少量泥土的金沙了。                 這樣淘洗基本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細選了,那要在棚子里進行。             這里有很多這樣的淘金者,雖然這里環(huán)境很惡劣,工作條件很艱苦,但是他們依然為了生存而努力著。                 從這一個從側(cè)面也可以看到尼日爾這個世界最窮國家的人民生活狀況。              這是又一個工作點,工作方法是一樣的。              礦粉來之不易,要小心的取出,避免浪費。            粉碎機的馬達聲震耳欲聾,在空曠的沙漠上,傳得很遠。              這個工人讓我們看他的勞動成果。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給別人看的,免的惹來麻煩。              最寶貴的東西都在這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