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人物,形象,老人,賣炭翁,白發(fā),蒼老
【名句】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出處】 唐·白居易《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注】 他滿臉都是灰塵,黝黑發(fā)紅;兩鬢白發(fā)蒼蒼,十指因燒炭而變成黑色。 ①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②蒼蒼:灰白色,形容鬢發(fā)花白。 ③得:得到。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jīng)營,這里指需求。 ④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⑤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nèi)的太監(jiān)。白衫兒,指太監(jiān)手下的爪牙。 ⑥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⑦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⑧半匹紅綃一丈綾:唐代商務(wù)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⑨系(jì):綁扎。這里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
【說明】 《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一首,反映了統(tǒng)治者掠奪行為給貧苦民眾帶來的傷害。中唐時期,宦官專權(quán),橫行無忌,常有人分布在長安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實際是一種公開的掠奪行徑。詩人從一個賣炭的小人物著手,通過表現(xiàn)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本質(zhì),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有力的鞭笞。更多描寫老人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www.)
【賞析】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兩句是對賣炭翁的肖像描寫,同時也反映了其艱辛貧苦的生活。他以賣炭為生,每天過著砍柴燒炭的生活,煙熏火燎必然在他身上留下印記:滿臉灰塵,又黑又紅的臉色像煙火一樣;滿頭白發(fā),十指發(fā)黑?!盁熁鹕薄ⅰ笆负凇钡拿枋?,非常符合賣炭翁本應(yīng)有的形象,表現(xiàn)了他生活的無比艱辛。賣炭翁如此辛苦,不過是滿足最基本的需求,為了換取身上的衣服和口中的糧食,如此而已。這樣一位令人心酸的老人,卻不可避免地遭人掠奪,無法反抗,只能任人宰割。 作者選取這樣一個代表性的形象,不僅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同情心,更是對掠奪者無恥行徑的一個極有力的鞭笞。
(責(zé)任編輯:夏素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