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巴多和馬勒1、你能從《第九交響曲》中聽出馬勒失去女兒后情感空虛嗎? 2、路的起點是絕望,終點則通向終極快樂丨阿巴多、杜達梅爾、伯恩斯坦指揮馬勒《第五交響曲》視頻;3、“人們先被音樂打倒在地上,然后再在天使的翅翼上踏入新生”丨西蒙·拉特爾的馬勒《第二交響曲》 如果你想了解阿巴多(Claudio Abbado)十幾年來給柏林愛樂樂團帶來的革命性變化,而面對他的大量唱片又一時無從下手時,那他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馬勒交響曲系列現場版唱片一定是最佳選擇。在上世紀上半葉,貝多芬的交響曲是指揮家們的試金石,而到了下半葉,貝多芬讓位給了馬勒。 阿巴多和馬勒一直有著不解之緣,當初還名不見經傳的阿巴多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卡拉揚看中,被邀請參加1965年8月的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他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演奏的就是馬勒的《第二交響曲》。這次成功的演出奠定了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而他在離開柏林愛樂樂團之時,告別演出指揮的也是馬勒的交響曲,真可謂善始善終。 1999年10月11日,在倫敦皇家節(jié)日大廳,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了馬勒的《第三交響曲》。來自倫敦的樂評家慷慨地獻出了幾乎所有的溢美之詞。第一次聽這個錄音,我就忍不住把它稱為“最完美的馬勒”。這張唱片新意迭出,絕無一板一眼的拘謹。
與他早期指揮的馬勒交響曲相比,2004年現場錄音版的馬勒《第六交響曲》,感情的濃烈程度接近沸點。
阿巴多一直對馬勒《第七交響曲》情有獨鐘。他指揮的該曲最新的錄音來自2001年5月的柏林愛樂樂團大廳的現場演出。
《第九交響曲》是馬勒的“告別”,也是阿巴多的“告別”。
偉大指揮家系列:1、“音樂是不會死亡的”丨現代指揮藝術的偉大開拓者托斯卡尼尼;2、新時代音樂的開路先鋒庫謝維茨基丨他是如何機智委托巴托克創(chuàng)作《樂隊協奏曲》的?3、深邃的魅力、熱情的風格丨指揮大師蒙特(Pierre Monteux)如何帶領波士頓交響樂團與舊金山交響樂團的?4、身為馬勒助手的指揮大師布魯諾·瓦爾特丨他是如何提攜青年指揮家伯姆的?5、專注歌劇的指揮大師賽拉芬丨他是如何提攜卡拉斯的?6、英國交響樂團之父比徹姆丨“親愛的施特勞斯先生,賭金100 英鎊已扣除” 7、“請每天到這里來與偉大的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一起共進早餐、午餐和晚餐!” 8、數學系畢業(yè)的舞劇音樂指揮家安塞爾梅丨他所溺愛的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9、偉大指揮家富特文格勒丨他何以成為主觀即興風格的偉大體現者?10、“嚴厲派”指揮大師萊納丨他伸出兩個手指意味著什么?他是如何馴服芝加哥交響樂團的? 11、指揮大師克倫佩勒丨德國浪漫主義指揮藝術的杰出代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