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頂拍到的龍鳳祥云(右上角是龍形云) 閱藏分享2、梵文解釋天龍八部 除了解釋人非人的意思,葉少勇老師還解釋了天龍八部: “我在法華經(jīng)中找到的類似組合: devanāgayak?agandharvāsuragaru?akinnaramahoragamanu?yāmanu?yā? 1. 天Deva:音譯提婆,天人,天神,一般指欲界天人,女性稱為天女(Devī),屬于六道的天道。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即梵天、濕婆和毗濕奴,以及天主因陀羅等,在佛教中多被收為護持佛法之神。 2. 龍Nāga:音譯那伽,意即蛇,這里指龍王,龍神,是一種半神,能飛天喚雨,有常居于天上者,仍屬于畜生道,是嗔癡之果報。 3. 藥叉Yak?a 又譯夜叉,意譯祠祭鬼,捷疾鬼,一種半神或精靈,居于地上依附于樹木,或行于空中,或居于天上做天神的隨從。屬于惡鬼道,但與此道中數(shù)量最多的飽受饑餓之苦的餓鬼眾生相比,較為特殊,藥叉有神力,有善有惡??蓯篮θ嘶蚴刈o正法。佛典中有地行夜叉、虛空夜叉、天夜叉等分類。常與羅剎(梵 Rāk?asa)并舉。印度教中為財神俱毗羅的眷屬,佛教中比較著名的是北方毗沙門天王所統(tǒng)領(lǐng)的的八個藥叉大將或十六大臣,守護天界。密教中的密跡力士,即執(zhí)金剛,亦為守護佛法的藥叉。女性稱為藥叉女(梵 Yak?i?ī),妖艷惑人。 4. 乾闥婆Gandharva:也作乾達婆、健達婆、健達縛,意譯香神、食香、尋香行。是一種半神,居于天上,以香氣為食,專事演樂歌唱,音聲可令人迷亂。據(jù)說天帝釋欲聽樂時,焚香一枝,乾闥婆便會尋香而來。佛典中有說犍闥婆王至佛所彈琴贊佛,三千世界皆為之震動,乃至摩訶迦葉不安其坐。大多說為是東方持國天王的眷屬。海市蜃樓也被稱為乾闥婆城,意為天上的乾闥婆所幻化,在佛經(jīng)中常用來比喻虛幻不實之物。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一般認為是乾闥婆和緊那羅兩者混合的產(chǎn)物。 5. 阿修羅Asura:又譯阿素羅,意譯非天,與天道恒相對立的一道眾生,類似惡神。男性形丑,力大無窮,嗔而好戰(zhàn),女性美麗,但多嗔妒。阿修羅屬于善道,是修福所得,僅次于天道。佛經(jīng)中說阿修羅有嗔、慢、疑三種生因。據(jù)印度神話,天人與阿修羅曾合作一起從乳海攪出可令永生之甘露,因爭奪甘露而結(jié)怨,從此爭斗不休,但阿修羅總被打敗。有名為阿修羅琴的樂器,隨所欲聞而出音樂,無需彈奏者,是阿修羅福德使然。 6. 迦樓羅Garu?a:也作迦樓羅鳥,即大鵬金翅鳥。印度神話中兇猛的巨鳥,以龍(蛇)為食,是其死敵。毗濕奴的坐騎即是金翅鳥。 7. 緊那羅Ki?nara:又作緊捺洛,該詞由兩部分組成,kim是疑問詞,表是否,nara表人,合起來意為疑人,似人非人。是一種半神,形多為人身馬首,或馬身人首,司掌音樂,能歌善舞。為財神俱毗羅的眷屬。 8. 摩睺羅迦 Mahoraga:又譯牟呼洛伽,意譯作大龍、大蟒蛇,即居于地上的龍神,邪諂多嗔,亦有守護正法者?!?/SPAN> 2017年5月10日星期三 “閱藏消文”系列文章 17、回字有哪六種寫法? 16、簡化不該以解構(gòu)漢字邏輯聯(lián)系為代價! 12、貓咋成犬類了? 11、鱉咋成魚類了? 9、什么是石蜜? 8、極微有多大? 6、佛的力量有多大? |
|
|
來自: timtxu > 《學(xué)佛解脫、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