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 處  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名句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宋 蔣捷 
 1. 吳江:今屬江蘇。 2. 澆:這里是消除的意思。 3. 簾招:酒旗飄蕩。 4. 秋娘渡、泰娘橋:均指吳江渡名。秋娘、泰娘:唐代歌伎,后用作美女的代稱。渡:一本作“度”、“容”。橋:一本作“嬌”。 5. 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6. 銀字笙:管樂器的一種,笙管上標有表示音調高低的銀字。銀字笙調,即調銀字笙,也即吹銀字笙。 7. 心字香:爐香名,擺成心形的香。 8.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時光。 
 蔣捷是宋朝的遺老,宋亡之后,他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這首詞寫作者在異鄉(xiāng)途中乘船漂泊的情景,抒發(fā)了羈旅途中游子的復雜情感。 上片寫詞人在吳江船上的見聞及感受。起筆便言“愁”,此愁綿綿不斷,織成一片片煙云,重重地壓在詞人的心頭。他似乎承受不住,亟待千鐘的酒來澆灌。接著“江上舟搖,樓上簾招”二句,通過一“搖”一“招”將詞人的“春愁”淡化,全詞的氣氛也由此變得緩和。然而,當詞人劃著小船向酒家進發(fā)的途中,他看到了“秋娘渡與泰娘橋”,更遇到了風雨瀟瀟的天氣,心情不由得煩悶起來。 在如此凄清的處境中,人們很容易懷念家鄉(xiāng)的美好。于是,作者的思緒飄回了溫暖的家中,他想象著和家人聚在一起,調弄鑲有銀字的笙,燃著心字形的盤香,一切都是如此溫馨??伤季w一旦抽回,他發(fā)現自己仍在漂泊之中,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天?!傲鞴馊菀装讶藪?,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詞人禁不住感慨:春光容易流逝,把“我”給無情地拋棄,人哪能追得上時間呢?當櫻桃紅的時候,芭蕉葉綠的時候,春天就已經走遠了,時光就無情地消逝了。 末三句十分絕妙,是全詞的畫龍點睛之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通過一“紅”一“綠”的色彩轉變,將春光漸漸消逝,初夏緩緩到來的過程形象地表現出來。詞人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表面來看,這是詞人對韶華易逝的感慨,但結合蔣捷的身世可以推測,這種感慨中不無家國之嘆:櫻桃果紅,芭蕉葉綠,春去春回,大自然年年如此;可家國一旦滅亡,還能重新再來嗎? 全詞情感深沉,虛實結合,寄寓了漂泊之苦及年華易逝的感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