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來定義“青年”呢?我來瞎定義一下??。 我們普遍在18歲左右上的大學,故而把“青年”的年齡下限定為18歲; 昨天一個朋友說,他們公司人力發(fā)郵件:28歲以下的同事,可以在5月4號休息半天。所以年齡上限就定在28歲; 有一個詞叫“gap” ,意思是間隔。放到生活中,gap意味著兩種生活方式的過渡階段。 從大學到上班,中間隔著一個gap;從單身到結(jié)婚,gap;從租房到還房貸,gap;從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gap... 我們生活軌跡的改變,往往發(fā)生在gap階段。再細想一下,每經(jīng)歷一個gap,現(xiàn)金流都隨之改變,對錢的需求也不一樣了。 從靠父母給生活費,到自己工作賺錢,接著兩個人共同經(jīng)營生活,房租變成了房貸,可能還會貸款買輛二手車,努力給寶寶賺奶粉錢... 18歲到 28歲,即使再不想長大,總要硬著頭皮跨過一兩個gap。 這期間,還有“四分之一人生危機”—25歲的尷尬年紀,不上不下。 如果中年危機的痛苦在于瓶頸,“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痛苦則在于,連瓶子都還沒找到。 對工作不滿意,對工資不滿意,意識到不能賺死工資,可也找不到太好的開源節(jié)流辦法。 被人問到未來打算時總是一臉懵逼??吹缴磉叺呐笥押菪慕Y(jié)了,一邊嘖嘖嘖一邊問自己敢不敢? 年青人普遍現(xiàn)金流不好,欲望又不小,頻繁的大額消費伴隨著頻繁的小型財務(wù)危機。所有消費升級的企業(yè)都在說:好的生活沒那么貴。但也真的不便宜。 父輩的理解與不理解都會讓你難受,前者讓你覺得不孝,后者讓你想逃離。催婚、回家、買房子、怎么又亂花錢?每個話題都可以引發(fā)一輪爭吵。 懶,理由是工作太忙太累;拖延,理由是工作太雜太碎。 時刻準備著,微信工作群隨時秒回,請2天年假需要用3天時間準備與交接。7天以上年假的代價,是同事的白眼以及丟掉工作的風險。不爽,間隔年的逃離之后又是庸庸碌碌的回歸。 發(fā)際線后退,肚腩前進,上5樓呼哧帶喘,早午飯成為日常,經(jīng)常性餓肚子,經(jīng)常性暴食暴飲... 可是,誰不是這么過來的呢! 其實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聊天,我準備了一個活動—用最簡潔的金句,說說: 年輕的你 或者,年輕時的你 怎么看待錢? 我先來拋個磚。關(guān)于錢,我覺得年輕人最普遍的問題就是:現(xiàn)金流不好。 又特意做了張海報: 歡迎大伙兒在[留言區(qū)]寫下你的“金句”,我會挑選一批好的,做成海報,明晚九點統(tǒng)一發(fā)出來。 創(chuàng)作時間到了,等你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