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孔子其人 作者:竹林清雨 微信:gahxk6666 360圖書館:http://gahxk6666.360doc.com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在出身地(曲阜)流傳著關于孔子的一個故事: 孔子出生后,頭頂平凹,相貌丑陋,其母顏徵在,將其拋棄于尼山山麓,因是圣人降生,山神顯靈護佑,抱至山洞,責令山中母虎,以奶喂之,時值季秋9月,天氣炎熱,山神又令山鷹至洞前,給小孔子打扇降溫。 后來顏徵在思兒心切,尋至山洞,找到了孔子。。。。。。此洞被后人稱為夫子洞,并附了一個文雅的名字叫“坤靈洞”至今遺址仍在,成為世人憑吊孔子之場所, “天上文曲星,下凡至人間,朗朗乾坤洞,萬世有孔子” 孔子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陬邑大夫叔梁紇去世,母親顏徵在領著小孔子由陬邑遷居魯國闋里居住。 孔子幼小好學,善習周禮,德修內外,文采斐然,青年時期就已精通六藝(數,書, 禮,樂,御,射)之道,不僅魯國頗有名氣,還受到其它諸候國人士的關注和賞識。 孔子17歲的時候,即公元前535年,撫養(yǎng)他成人的母親顏徵在,因病去世,孔子遵循周禮,為母守孝三年,三年后,19歲的孔子娶宋國丌官氏之女為妻,20歲,生子孔鯉。 孔子成年后,自辦私塾,在教育上倡導“有教無類”的教育模式。因孔子研習周禮,精通六藝之道,時代的大學問家,博學之人,魯國及其它諸候國,好學之人,皆慕名而來,拜孔子為師,投入儒家門下。 孔子一生有門徒三千人,其中較有名氣者72人,這些人后來成為儒家思想的傳承者和捍衛(wèi)者,植下了儒家思想的種子,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社會基礎,推動了儒家思想的發(fā)展和傳承。 孔子還擔任過,魯國大臣季氏和齊國大臣高張的家臣,主要工作為其管理家族事物,直到魯定公九年,孔子51歲,由魯定公任命,孔子出仕中都宰(今山東汶上縣),正式成為國家公務員。 由于施政有方,中都出現(xiàn)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受到魯定公的賞識,一年后,孔子調回魯國,出任重要崗位,分別擔任大司空,大司寇及攝相等職。協(xié)助魯定公施政。 孔子在魯定公的支持下對魯國進行包含政治和經濟等領域的體制改革。 改革的深層,必然會觸及到上層階級的利益,孔子的改革措施,有大刀闊斧的作用,缺乏同上層階級互動的彈性,其措施雖明,然餑離政治環(huán)境,其思想雖清,然脫離社會實際,也可以說孔子改革的重點措施,沒有抓住事物的核心,受到把持朝廷的三家卿大夫的強力抵制,改革雖然也取得了階段性或者說片面性的成果,但是僅僅裹足于改革的表面不前。 孔子的改革運動和階級利益集團形成了不可調節(jié)的矛盾,改革裹足于體制表面,也促始魯國政治內部的矛盾表面化,魯定公左右不了大臣的情形也公開化,夾在大臣和孔子之間的魯定公,在感受到大臣的“威協(xié)”之中,也認識到孔子的“危險”,結果魯定公和三家卿大夫都對孔子“敬而遠之”??鬃拥母母锸チ送七M的動力,沒有了繼續(xù)改革魯國政治的意義,孔子對魯國政治的影響就此而喪失了。無奈之下,在改革失敗中受挫的孔子,萌生了去其它諸候國,尋找能夠實現(xiàn)他人生理想的平臺,于是,孔子離開了魯國。。。。。。 歷史的車輪,輒過14年的歲月。 14年間,孔子先后到過衛(wèi)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 時間消弭于無形,歲月的年輪刻錄于額頭。。。。。。 孔子68歲又回到了故國魯國,“青絲離魯去,白發(fā)黯然回”孔子真的老了,在魯國,他已無心政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孔子把精力傾注于教學和專心于著作,他通過培養(yǎng)學生,植下儒家思想的種子,讓他們去傳播儒家思想,期盼著學生去實現(xiàn)他心中的宏愿。。 孔子晚年編著《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這些書籍,鉻印了儒家思想的脈絡,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推動中華文明的建設進程,發(fā)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479年,《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笃呷兆?。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span>
孔子去世后,國君哀公作誄文:“旻天不弔,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 孔子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自律的一生、奮斗的一生、創(chuàng)造的一生。其人其事,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在人類思想文化的探索歸納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是任何人都不能比擬的。誠如子貢所言:“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渖矘s,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
|
|
來自: 竹林清雨- > 《我的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