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并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去堅持 而是因為堅持才看到希望 超級演說家 第二季全國14強 與艾滋共生20+載 彩虹中國創(chuàng)始人 中華紅絲帶基金第四屆感動紅絲帶“自強獎”得主 世界艾滋病日又要到了 很榮幸在感恩節(jié) 能采訪到張錦雄先生 篇幅有些長 但相比于生命的長度 并不算什么 希望手機前的你 可以慢慢地看完 跟艾滋共生二十余年 是什么樣的生活 Q:請介紹一下您自己 A:我的名字叫做張錦雄,朋友都叫我Ken仔,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出生于1975年1月。1995年12月因肺炎病發(fā)進院才確診HIV陽性,至今已與艾滋共生超過20年。 最早以為自己時日無多,到幸運地等到“雞尾酒療法”出臺,病情穩(wěn)定下來,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在艾滋病服務(wù)機構(gòu)當義工,后來創(chuàng)辦公益組織“香港彩虹”,又回到學(xué)校修讀社工課程,接著創(chuàng)辦“彩虹中國”。 近年,每年有近200天在兩岸四地60多個城市到處跑,到處演講。除了進過上百所的高校開講外,我還去過醫(yī)院、疾控中心、黨校、監(jiān)獄,上過“超級演說家”等電視節(jié)目,接受媒體記者訪談,不停地透過現(xiàn)身說法,倡導(dǎo)反歧視,為艾滋防治做宣傳教育。 現(xiàn)在,每天我都回復(fù)大量來自各地的感染者,以及他們的伴侶或家人的求助私信,在微信群與大家進行互動,寫微博、發(fā)朋友圈,記錄工作和生活的點滴。日子很充實,很開心。 Q:與“艾”共生二十余年,您認為艾滋病在不同階段對您意味著什么? A:病發(fā)的階段,發(fā)燒、拉肚子、盜汗、脫頭發(fā)、皮疹、肝炎、呼吸非常困難,CD4只有8,體重只有40公斤,與死神搏斗,考驗并激發(fā)自己的意志力,同時,也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種考驗。 出院休養(yǎng)的階段,從一款藥(齊多)開始,那時候,全世界大概只有兩三款抗病毒藥物,未來是不可預(yù)知的。身邊認識的一些病友逐一離開,我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但告訴自己,像地震后被埋在倒塌的樓房中,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等到救援隊來。 病情穩(wěn)定的階段,新藥不斷發(fā)明,自從換了三款藥的組合后,病毒量控制在低于檢測水平,免疫力重建到正常人的水平,我開始反思人生意義,重整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我發(fā)現(xiàn)賺錢或說物質(zhì)的東西并不重要,我想以過來人的身份為艾滋這個群體做點事,或許像別人說的劫后重生吧! 沒想到,一做就十幾二十年,原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的有它的道理。現(xiàn)在回首,會感恩艾滋出現(xiàn)在自己的生命中。當然,我不是說大家要去主動得病,而是想強調(diào),人生總會遇到各種難題或說挑戰(zhàn),只要抱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都能克服和超越的。即使最終失敗,起碼曾經(jīng)努力嘗試過,交代得了自己! Q:您做帕斯堤聚會(艾滋病感染者聚會)的初衷是什么? A:人本關(guān)懷非常重要!我們有沒有真正關(guān)心服務(wù)對象的需要?有沒有分析問題的核心是什么?光是派套、做檢測、填問卷、發(fā)禮品,就足夠了嗎? 做公益要有理念,相信人可以透過學(xué)習(xí)不斷成長,從而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做公益就是希望藉由我們的集體行動,包括舉辦各種活動和服務(wù),從個人到社區(qū),到社會再到國家,甚至是世界上,在不同層面上產(chǎn)生改變。 我們有沒有想辦法幫大家“賦權(quán)”或說“培力”(empowerment)?像關(guān)懷感染者時,可以有意識地幫他們建立同伴支持網(wǎng)絡(luò),分享有用資訊,交流心得,包括跟家人、伴侶告知病情等。 透過小型的聚會彼此認識,彼此聆聽、再傾訴,掌握有用的資訊,幫助大家重新得力,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zhàn),仍然有一定的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技巧。 這就是我們辦“帕斯堤茶話會”、“帕斯堤飯聚”、“帕斯堤彩虹生命營”的初衷,希望幫助感染者慢慢走出來,在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中逐步做回自己! Q:您認為艾滋病感染者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 A:很多感染者在確診后找到我,不管是什么性別、性傾向,他們最糾結(jié)的不是活多久,保健或服藥的問題,而是“怎么結(jié)婚生子?”當我問他們“假如明天艾滋病被治愈,你第一件事想要做什么?”的時候,八成人回答“結(jié)婚生子”。 我常常說,艾滋根本不是重點,艾滋只是個慢性病、長期病,它可防可控,甚至或許有一天能夠被治愈。 感染者怎么看待自己,有沒有因為社教化的原因而“內(nèi)化恐艾”,很重要。如果自己覺得得病了就低人一等,不配被愛,那很麻煩。因為沒有人在擇偶時會選一個心目中比自己低分的對象的。 所以說,幫助感染者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理解社會大眾為什么普遍存在無知、誤解與偏見,甚至歧視,接受家人朋友可能暫時不能夠接受自己、同理自己的處境,學(xué)習(xí)放過別人放過自己,并相信隨著資訊科技發(fā)達,信息的流通,人們慢慢會對艾滋病有更新的認識。自己怎么看自己比別人怎么看自己來得重要,因為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zé)的只有你自己! 社會大眾,以及我們的家人朋友很多時候會抱有事不關(guān)己的心態(tài)。如果要等他們主動去認識這些知識,改變錯誤的觀念,相對困難。相反,當我們做好準備,接納自己,活出自己,可以反過來影響他們。如果他們真的愛我們,在意我們的幸??鞓罚ū卦敢饣〞r間去了解,那么接受只是早晚的事! Q:您希望未來社會對艾滋病感染者是一個什么樣的態(tài)度? A:其實,艾滋和乙肝、丙肝的傳播途徑一模一樣,而且同為可防可控的長期病、慢性病,我們實在沒必要對艾滋另眼相看。沒有人想要主動得病,疾病不能拿來評判一個人的好壞。正所謂“歧視不減,艾滋難控”。將疾病回歸疾病,是我們共同的出路! Q:作為一個走到臺前的艾滋病感染者,您想跟其他艾滋病感染者說什么?鼓勵他們也站出來嗎? A:不要問“為什么是我?”也不用追究誰傳給你,既成事實,除了面對,還得面對。逃避或推卸責(zé)任,只會帶來更多痛苦。 人生在世,即使你沒有感染艾滋,也會遇上各種挑戰(zhàn)、困難,唯有逆境自強,反思人生意義,珍惜尚可擁有的一切,好好堅強地生活下去,為了愛你的人,也為了你所愛的人。 我們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曾有幸 與張錦雄先生 見過幾面 一開始覺得面對一個奇跡 甚至帶著一點朝圣的心情 索要了一個擁抱 后來 吃飯,喝茶,聊天 就像平日里朋友聚會一樣自然 他也帶過他的朋友來 那是個很帥的男孩子 見義勇為挨了刀感染的 他們就是普通人 很健談 也很幽默 反正接觸下來 我覺得艾滋不可怕 艾滋病感染者也不可怕 可怕的 從頭到尾 都是人心 這世界對他們 如果不能溫柔以待 至少要平等以待 主管部門:中南大學(xué)湘雅醫(yī)院黨委宣傳辦 文章來源:張錦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