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說的這幅畫,在我的中學(xué)歷史課本中也出現(xiàn)過。相信每個人第一眼看到它,一定會聚焦女神“光”芒四射的上半身: ![]() 《自由引導(dǎo)人民》。 當(dāng)時老師說,這是一幅反映了人民群眾反抗專制統(tǒng)治的偉大作品。課堂上的我點了點頭。 不過,私底下我更好奇,畫面中間,這個光著上半身的大姐姐,為什么被封為“自由女神”?為什么她一邊打仗一邊裸奔,一點兒也不害臊? 很多年后,我長成一個方臉的中年人,終于明白了這些“為什么”。 環(huán)球旅行之 法國盧浮宮 目的地: 德農(nóng)館62廳 看的是: 自由引導(dǎo)人民 ![]() 1. 同樣是脫, 自由女神和蒼老師有什么區(qū)別? 和漢語里被濫用的“女神”二字不一樣,“女神”在歐洲,是個很嚴(yán)肅的詞匯,尤其是在從前的歐洲。 ![]() 歐洲的“女神”,一般來說特指維納斯。歐洲女神一出場,一定是美的化身,而且要一絲不掛,身體白得像大理石。這種人設(shè)來自古希臘。古希臘人認為,世間最美的就是人體,所以要呈現(xiàn)美,當(dāng)然要呈現(xiàn)裸體。 文藝復(fù)興之后,歐洲藝術(shù)家受古希臘影響特別大。但凡藝術(shù)家畫出的女神,一般都是傻白甜的樣子。 不過,德拉克洛瓦的女神,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你很難去在意搶眼的胸器之上,女神頭上的那頂帽子,但它已經(jīng)不動聲色地,為畫中人奠定了身份屬性, ![]() 女神同款小紅帽,淘寶不售 這款小紅帽叫弗吉尼亞帽,是自由的象征。在古代希臘和羅馬,被解放的奴隸都戴這款帽子。法國大革命后,象征法國共和國的那位女子,常常拿著這么一頂紅帽子。 ![]() 17世紀(jì)意大利畫師筆下的自由女神肖像,出自The Iconologia of Cesare Ripa。 所以,《自由引導(dǎo)人民》畫中的女神,是一位革命領(lǐng)袖。 她身材高大,站在一個防御工事之上,右手高舉三色旗,左手拿著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槍,她的上身赤裸著,蹭滿泥垢。腳也光著,這是女神的另一特征。 ![]() 據(jù)說光腳也是大猩猩的特征 在她的赤足之下,死尸遍地。她面無表情,沒有憐憫,也沒有敬畏,渾身上下沒有任何女性應(yīng)有的溫柔。她甚至連腋毛都沒有刮!如果擋住臉,擋住上半身的兩個那啥,你說她是條關(guān)東大漢也沒問題! 但她還是一個女神——就因為她沒有穿上衣。在歐洲文化背景里,繪畫作品里的女性,如果不穿衣服,基本都是神。穿上衣服她就是人了。 ![]() 德拉克洛瓦算是個比較保守的人,所以還給她穿了個裙子。標(biāo)準(zhǔn)的做法應(yīng)該是啥也不穿,就一個裸奔的女神。 但就是這樣一個魁梧的女神,和周圍環(huán)境一起,共同傳遞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如果此刻你站在畫的旁邊,好像都能聞到火藥味,甚至能夠聽到槍炮聲,聽到人群的呼喊、嘶叫,能感到血腥四濺。你甚至有點毛骨悚然,你會發(fā)現(xiàn),毛主席說得沒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就是要流血,要死人,就是尸骨堆積如山,就是后面的人踩著前面的尸體向前沖! ![]() 所以,這幅畫長期以來,被認為最有資格代表革命。 2. 評論家說:他把英雄們 畫成了一群暴民,還玷污了自由女神 而事實上,德拉克洛瓦并不是一個激進的人。甚至,他就是一個死宅男。 ![]() 又宅又帥,并行不悖 那為什么他會畫出這樣一幅充滿暴力的作品? 這幅畫描寫的是法國1830年的七月革命。當(dāng)時經(jīng)歷過法國大革命的人們受不了王朝復(fù)辟,又雙叒一次揭竿起義。 這次起義持續(xù)了三天,巴黎街頭到處是流血沖突,各個階層都卷進去了。宅男德拉克洛瓦也忍不住上街了! 結(jié)果有目擊者發(fā)現(xiàn)了德拉克洛瓦——他在一個街角站著,滿臉都是恐懼,估計都快嚇尿了。 ![]() 但當(dāng)三色旗在巴黎圣母院上空高高飄揚的時候,德拉克洛瓦好像緩過了神來,真誠地跑了過去,對著那群剛把他嚇尿了的革命群眾,唱起了贊美詩! ![]() 目擊者后來把大革命見聞寫了下來。對了,他叫大仲馬,寫《基督山伯爵》的那位。 德拉克洛瓦后來在給家人的一封信里說,“我雖然沒有為國家作戰(zhàn),但至少可以為國家畫畫?!?/p> 于是就有了《自由引導(dǎo)人民》,但是這幅畫里充滿了隱喻。 按說,這么一個高大上的主題,作為主角的革命者應(yīng)該光芒四射才對,但他們看上去就像是一群暴民。 仔細看這幅畫,那些尸體穿著制服, ![]() 軍帽散落一旁…… ![]() 他們都是國王的士兵,被革命者殺死。仔細看,你還會注意到畫面上有個沒穿褲子的士兵, ![]() 他的褲子呢? 被起義的群眾扒走了??串嬌夏切└锩叩纳砩?,從帽子, ![]() 到槍, ![]() 這個是畫家本人…… 到背包, ![]() 都是從死去的士兵身上搶的。 所以,你既可以說這是一群革命者,也可以說這是一群打砸搶的暴民。 你說,德拉克洛瓦這到底是歌頌革命,還是諷刺革命?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次年5月,《自由引導(dǎo)人民》亮相巴黎畫展,一露面就引發(fā)巨大爭議。 政治評論家們指責(zé)德拉克洛瓦,居然把一群英雄畫成了一群土匪! 藝術(shù)家們也很生氣,因為德拉克洛瓦玷污了自由女神。女神應(yīng)該是美麗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而德拉克洛瓦居然在女神身上安了一對兒帶著污垢的骯臟的胸!這是哪門子女神?說她是市場上賣魚的商販潑婦還差不多! 其他幾撥人也很不滿,舊勢力覺得:怎么可以把士兵畫得這么慘,這是侮辱士兵! 新政府也不滿:你的意思是,新政府是靠一群暴民支持才上臺的? 估計老百姓也不滿:我們是來革命的,憑啥把我們畫得這么猥瑣? ![]() 政府要求這幅畫不能公開展覽。 于是,《自由引導(dǎo)人民》失去了自由。 3. 自由是…… 隨心所欲地cosplay,不打碼 十幾年后,拿破侖三世上臺,德拉克洛瓦給他寫了封信,希望他能有容人的雅量。在拿破侖三世的支持下,《自由引導(dǎo)人民》才得以公開展覽,并在1874年被收入盧浮宮。 我喜歡德拉克洛瓦,正是因為他能保持藝術(shù)家的獨立性。 ![]() 雖然我的支持來晚了一百多年吧 他的獨立不僅獨立于政治,獨立于領(lǐng)袖,獨立于行業(yè),也獨立于群眾。他不隨波逐流,始終獨立思考。你可以看作是謳歌革命,也可以看作是揭露革命。 總之,他真誠地表達了眼中的革命,沒有撒謊。 實際上,在畫作完成后,德拉克洛瓦很快站到了革命的對立面。 他對革命有一種幻滅感。在給朋友的信里,他說:“我不認為槍炮能打出來自由,自由是和平地行走,包括隨心所欲地享受,哪怕是一頓晚餐?!?/p> ![]() 我要的自由 而德拉克洛瓦當(dāng)時看到的革命,是殘暴和殘酷。所以,他的作品其實是一幅反革命的作品??上В吕寺逋咭呀?jīng)死了,這幅畫該怎么用,也由不得他了。 在后來的法國國內(nèi)沖突中,《自由引導(dǎo)人民》經(jīng)常被拿出來使用。比如,1968年的5月,巴黎大學(xué)學(xué)生上街游行,就照著這幅畫,找到一個參加游行的姑娘,讓她舉起三色旗,學(xué)自由女神擺pose, ![]() 后來照片登上報紙,全世界都看到了。 不過,學(xué)生們太著急了,這個女生根本不是法國人。她是英國人。 現(xiàn)在回過頭一看,上個世紀(jì)的人們還是不夠敬業(yè)。抗議運動也好,cosplay也好,到了嶄新的21世紀(jì),顯然更到位了——女神們真的沒穿衣服。 ![]() 保加利亞版自由女神 ![]() 美國版自由女神 ![]() 法國原裝版自由女神。不要恨我的球 這幅畫也有其他功用,一般說來,如果一個作品足夠重要,才能出現(xiàn)在郵票和貨幣上?!蹲杂梢龑?dǎo)人民》就享受了這個待遇,她上了1980年推出的郵票, ![]() 以及1983年版的100法郎鈔票, ![]() 為啥鈔票上印的是1991年? 可能這一版發(fā)行了很多年…… 她成為越來越多藝術(shù)作品的“原型”: ![]() 岳敏君作《自由引導(dǎo)人民》 他的畫也就賣個兩三千萬人民幣吧 ![]() 曾梵志作《自由引導(dǎo)人民》 他的作品也就賣一兩個億吧 誰能想到當(dāng)初評論家們批評的這個“臟兮兮連腋毛都不刮的悍婦”,居然可以代表法國,而挑剔的法國人卻還心滿意足呢? 畢竟這位女郎高舉著三色旗,代表了法國自由平等博愛的立國精神。 總而言之,被一位悍婦代表,總比被一只雞代表好吧?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