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0年 所有的藝術無不是文化的傳承過程,所以攝影也不會例外。 當影像脫離了文化的背景,必然走向無稽的胡搞。 1864年 我經(jīng)??吹胶芏嗟恼褂[前言和攝影評論文章,把展覽的照片吹噓的天花爛墜,而展覽事實,確沒有幾幅照片能讓人記憶深刻,過后有記憶猶新的感念。然而評論文章甚至引經(jīng)據(jù)典、聲嘶力竭的吶喊式吹噓,早已經(jīng)超出了對影像的客觀評價。 那哪里是評論文章呢?分明是一聲聲的廣告式夸耀。 1865年 最可笑的評價莫過于驚呼: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贊嘆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贊譽之詞,很多人都會嘔吐反胃。 因為真正了解過攝影歷史,看過大量攝影照片的人,萬萬說不出這樣令人作嘔的話的,那一定是毫無攝影文化知識的人,才會如此大言不慚。 試問大言不慚的人,你見過幾幅歷史作品呢?真敢吹。 1861年 很多國人見過老外很多攝影師高手,他們成績卓越為什么會那么低調(diào)謙虛? 一個是素質問題,還一個就是他們是系統(tǒng)學習了解過整個攝影歷史的人。 真正懂得攝影歷史的人,是絕不會得意忘形的,那樣顯得就太沒文化了。就像站在中學生面前夸獎一加一等于二一樣荒唐可笑,當你看過整個一兩百年攝影影像以后,你甚至看不到今天的攝影師有多么高明的,這才是真實的。 1865年 一兩百年前,攝影師們的器材、感光材料是多么的落后,你知道嗎? 而就在這種落后情況下,他們所做的影像并沒有輸過今人。 1900年 今天很多拿著相機把眼前的東西拍清楚的人,居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當起大師了,真實莫大的荒唐事件吧? 很多人甚至成了省級、國家級大師。呵呵,我實在不知道那個“攝影成就”比一兩百年前的攝影師高出多少?平心而論:是藝術價值提升了?還是影像價值很高嗎?作為人類藝術史的價值呢?還是超越了前人的人文價值呢? 1864年 沒有必要去評價這些獲獎造神機制,因為那本不是真正攝影人需要去關注的事,再說你也奈何不了的...... 其實,有錢人涌入攝影圈是個好事,完全可以讓攝影繁榮,但是把攝影搞得像商業(yè)活動了,其實,有權利的人進入攝影圈也是個好事,完全可以更加體現(xiàn)影像的力量,怎奈把圈子搞的像衙門了...... 那么是來融入攝影文化呢?還是來左右攝影文化呢? 1861年 這只能說攝影人的定力不夠吧,或者攝影人個體的攝影追求并不堅定。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有話語權的批評家。 但是,我們可以欣賞和學習國外優(yōu)秀攝影師謙遜的精神,攝影執(zhí)著精神.....不忘攝影初心。 1865年 我一直建議學習攝影的人,應該有個真正謙遜大師般的師傅,因為有人指點、批評你才不至于自我膨脹,少走彎路,有利于個人發(fā)展。 我也一直覺得靠看幾本攝影書、混圈子、混網(wǎng)站,是不利于個人提高的,更容易誤入歧途......因為你不會踏實的一步步認真學習的,去努力成為一個有攝影文化的人,相互影響至深。 1863年 還有很多人的相機都是為活動而準備的,甚至是為集體采風而準備的......否則都不知道怎么照相......那你離攝影還真的很遠呢。 一個人有幾張漂亮的照片很容易,不值得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誰都有,甚至想沒有都難,因為好山好水在那里......真的不算什么。 最最可怕的是攝影人都不敢說真話了,那么你的'照片'內(nèi)容也必然跟著圈子亂跑偏了..... 這里不展開說了,有機會再講。 |
|
|
來自: Tomxiao1961 >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