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泰八年,這一年注定是不會平靜的一年,這一年代宗朱祁鈺的身體越來越差,病情也原來越嚴重,這恰恰給了一些陰謀家進行政治投機的機會。投機的人一共有四個武將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貞、都督張軏、這四個陰謀家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利益密謀趁代宗朱祁鈺病重之際擁護南宮的太上皇朱祁鎮(zhèn)重新即位。 于是就在正月十六晚上,這些陰謀家們撞開了南宮大門,迎接朱祁鎮(zhèn)復位。朱祁鎮(zhèn)在政變士兵的擁護下重新回到了帝位,而代宗朱祁鈺聽到這個消息沒多久就病死了。奪門之變后,徐有貞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的理由誘使英宗朱祁鎮(zhèn)殺掉了于謙,成了明朝歷史上最大的冤案! 細數(shù)整個政變過程,無不充斥著投機與僥幸,如果有人帶兵平叛那么英宗他們估計就尸骨無存了。而徐有貞在勸英宗殺掉于謙時曾經(jīng)說:“不殺于謙,此舉無名”最終迫使英宗殺了于謙這位大英雄,那么事實果真如此么?這實際上就涉及到了后代宗時期的皇位繼承問題 代宗朱祁鈺原來是有一個兒子的叫朱見濟,只不過他的兒子很小的時候就死了,之后朱祁鈺為了重新造人寵幸李惜兒等寵妃,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后感覺身體被掏空還是沒有生出一個兒子,自己的身體還垮掉了。這時立太子便成了于謙這些大臣們提上議程的一件事。 沂王朱見深肯定是不在考慮之列的,沂王如果重新當了太子,英宗的勢力勢必重燃。而景帝是如何對待兄長的,他心里再清楚不過,他還能指望兄長的兒子善待他身后事么?這樣,便只有一個人選,那便是襄王朱瞻墡。對于襄王朱瞻墡而言,這已經(jīng)是他第三次被考慮立為皇嗣。景帝考慮襄王朱瞻墡,自然是因為襄王朱瞻墡為外藩,如果繼位,勢必感激他,起碼身后事是有保障了。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難處。召集親王入京的金牌一直在孫太后手中,孫太后怎么可能放著不立孫子沂王朱見深,而去立襄王朱瞻墡呢?種種顧慮中,事情便拖下來了。景帝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子嗣不是什么大問題,沒想到一場驚天陰謀就要來臨。 后來的事情便是奪門之變英宗復位,代宗病死,于謙被殺。但是關于奪門的合法性卻一直沒有說法。直到天順四年,石亨謀反被殺,奪門之變的真相才由賢臣李賢揭露出來。 朱祁鎮(zhèn)向李賢詢問“奪門之變”的細節(jié)。李賢說:“說迎駕是可以,‘奪門’這種提法怎能示給后人?天位本來就是陛下的,說奪名聲就不順了。而且那時幸虧成功,萬一事機先露,石亨等人不足惜,卻不知道將置陛下于何地。” 朱祁鎮(zhèn)醒悟,說:“是啊李賢說:“如果郕王(朱祁鈺)果然病重不起,群臣上表請陛下復位,怎用得著這番紛擾?這幫人又怎得邀功升賞?招權納賄又從何而起?老成耆舊的大臣依然在職,何至于有殺戮降黜之事,以至于遭天象示警?《易經(jīng)》說‘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正是指的這種事?!敝炱铈?zhèn)說:“對?!彪S即下詔,令從今以后奏章中不能用“奪門”這種字眼,還將冒功的四千多人全部革除。 事實上李賢把大實話說了出來,后來的事實證明于謙等人想找藩王入京即位的事情純屬子虛烏有,英宗曾經(jīng)把各地藩王叫到京城詢問這件事,藩王們都說沒有聽過,于謙也沒有讓孫太后下令讓藩王回京。也就是說藩王即位純屬子虛烏有本來英宗是不需要奪門之變就可以重新拿回皇位,哪怕即位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兒子朱見深那也沒關系,反正都是父子,誰當不是一樣??? 于是知道這個黑幕之后的英宗馬上懂了,自己被徐有貞等陰謀集團當槍使了,而如果奪門失敗那么自己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奪門之變只不過是徐有貞等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實現(xiàn)的一場政治政變,對于英宗和后來的憲宗來說即使沒有奪門之變他們也可以重新得到皇位。 景泰八年,這一年注定是不會平靜的一年,這一年代宗朱祁鈺的身體越來越差,病情也原來越嚴重,這恰恰給了一些陰謀家進行政治投機的機會。投機的人一共有四個武將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貞、都督張軏、這四個陰謀家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利益密謀趁代宗朱祁鈺病重之際擁護南宮的太上皇朱祁鎮(zhèn)重新即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