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 道 39、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從人不佩服。人人都說敬天地、孝父母。我說,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凈心,心不凈不能孝母。心性不清凈,說是孝敬,等于罵人。 40、不會當(dāng)人不算孝,不會做事不算孝,眾人不佩服不算孝。把人當(dāng)好,把事做好,令眾人佩服了,才算是孝。 41、身界人只知道吃穿,就以為給父母吃穿是盡孝,這是孝身。心界人知道人的心意,就以順心為盡孝,這是孝心。身心兩界人好惦念人,又以惦念父母為孝。豈不知,思親而不思道,能增加父母的罪,你心不安,老人的心怎能安呢?意界人以樂為主,他就以使老人快樂為盡孝。志界人不拘形式,心存父母的志,使老人安心,不令老人操心,這是孝志,才是真孝。要能給老人立業(yè),是送到了佛國,才算孝到頭啦! 42、身是物,心是兒女,意是父母,志是祖父母。欲知兒女好壞,看你的心正不正?人要是不樂,好發(fā)顢(糊涂、不明事理),就是意不誠,父母準(zhǔn)不好。所以我說治世也不出本身。 43、心多叫不知好歹,心里惦念老人,比罵老人、打老人還厲害。做什么不務(wù)什么,便是虧天,便是不孝。 44、人常問我,孝道怎樣盡呢?我說盡孝要從漏處入手,有困難的地方,就是父母憂心的地方,你要不管就不算盡孝。 45、老人如有錯的地方,兒女能補(bǔ)上才算盡孝。我媽在世時,因?yàn)榕录易迤圬?fù),兒孫受累,不敢奉養(yǎng)老人。后來我知道這是一步錯處,立刻接回我爺爺奉養(yǎng)。不但不要養(yǎng)老地并且還有債累,我也一定奉養(yǎng),這正是替父母補(bǔ)漏呢。 46、人當(dāng)不好是不知命,叫做丟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做丟道。都是不孝的人。要想超度父母,得自己比老人強(qiáng),超過父母所做的,才算超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