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名言是“玉不琢,不成器”。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加工過程。而這其中原料怎樣切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切的好與不好,直接影響成品的價值。 解料都有哪些步驟呢? ![]() 首先我們要分析原石,也就是審料。 ![]()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找到合適的下手點,對原料的實際情況要有全面的了解,要找到合適的切割點,否則會將翡翠原石內(nèi)部的翡翠破壞掉。 這就像醫(yī)生看病,只有分析,才能對癥下藥,因料制宜。 ![]() 然后是開石切片,這里是第一刀拋開石料。 ![]() 在我們決定切石頭的時候,要確定對這塊原石有充分的了解,從它的皮殼表現(xiàn)以及打燈效果,清楚哪部分較好,哪部分有瑕疵,比如裂等,這樣才知道第一刀從哪下手才會切漲。 ![]() 如果切之前打燈不見種水,可以用鐵刷在石頭表面刷一下,直到把皮殼刷爆,看到有種水了,然后再給原石開個窗,確定石頭內(nèi)部玉質(zhì)和裂紋走向,表面或者內(nèi)部打燈見到裂,一定要按照裂延伸的方向切。 如果拿不準下刀的位置,可以先從原石表面凸起來的部分或者延伸出來的某一端,薄薄的切一片下來,觀察它的顏色、水頭以及裂痕。 ![]() 如果是色料,最值錢的就是那點綠了,切的時候千萬不能破壞綠色。料開得好,利用得好,出貨好,可以獲得較大利潤,而且經(jīng)驗是非常重要。 在沒有足夠經(jīng)驗積累之前,先從最差的部位慢慢切,這樣損失也不會太大。 ![]() 一般情況下我們切出來的料子能做手鐲要先做手鐲,因為手鐲是最難得,剩下的再考慮做點小飾品。 ![]() 裂如果較多的話只能做花件或凋件了。 如果切料遇到這種三色的料子應(yīng)該怎么辦呢,如下圖這樣的。 ![]() 黃翡的外層加上白綠相間的里子,是塊難得一見的好料!但是怎么切,這就得好好想想了。 ![]() 要保證每只手鐲都能帶著三個顏色,還得是不唐突,這樣才能價值最大化! ![]() 這樣看好像每個鐲子都能帶著三個顏色了。 ![]() 比如上面這塊料子,當?shù)谝坏肚邢氯サ臅r候,一塊翡翠就成為明料了,遇到一條綠,那就每個手鐲的邊都去沾到一點些,再讓鐲心也沾到,這塊料值錢的地方就算利益最大化了。 ![]() 手鐲為了價值,同樣種水的手鐲比掛件價值高不知道多少,因為手鐲占地大,對料要求高,難以避開瑕疵,總是盡量完美,寧可粘連到接近皮的地方種水差也要盡量沒裂。 懂得切料、解料,甚至比雕刻重要多。在玉雕這一行,解料才是最大的智慧,料子開得好,利用得最充分,得到的利潤就更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