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組織因?yàn)椴《靖腥?、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dǎo)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組織受損,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癥。鼻炎導(dǎo)致產(chǎn)生過多黏液,通常引起流涕、鼻塞等癥狀。 1、慢性鼻炎湯 【來源】蘇宗周,《集驗(yàn)百病良方》 【組成】蒼耳子10克,白芷20克,葛根、黃芩各15克,麥冬5克,藁本、薄荷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療效】治療41例,結(jié)果痊愈18例,顯效6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13例。一般用藥4天后見效。 2、蒼辛魚芷湯 【來源】朱沛冉,《云南中醫(yī)雜志》(5)1986年 【組成】蒼耳子、白芷、防風(fēng)、川芎、甘草各20克,辛夷7克,魚腥草20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忌食發(fā)物。 【療效】治療52例,服藥5~10劑癥狀消失者23例,10~15劑癥狀消失者16例,15劑以上癥狀消失者6例;好轉(zhuǎn)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2%。 3、苡仁防風(fēng)湯 【來源】劉教,《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苡仁15克,防風(fēng)3克,木瓜9克,桔梗3克,細(xì)辛、薄荷(后下)各1.5克,金銀花、魚腥草、紫花地丁、赤芍各9克,蒲公英12克,川芎4.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療效】治療388例,總有效率為94.8%,治愈率65.2%,顯效率29.6%。 4、鼻炎方 治慢性鼻炎 【組成】柴胡10克,薄荷12克,黃芩10克,川芎10克,細(xì)辛3克,辛夷花15克,荊芥穗12克,龍膽草6克,桔梗10克,瓜蔞皮15克,白芷12克,枳殼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取汁分3次服,連服10劑為1療程,一般1~2個(gè)療程可臨床治愈,每天每次煎藥取汁后,乘熱氣熏鼻腔1~3次。 【療效】此方為湖北省麻城中醫(yī)院已故名老中醫(yī)朱瑞東的驗(yàn)方。上世紀(jì)70年代我跟其待診時(shí)常用此方。后共治療38例,臨床治愈36例,有效2例。 【來源】 中醫(yī)秘方錄 5、 硫雄膏 【主治】鼻前庭炎 [藥物]硫黃80克,雄黃20克,樟丹10克,白凡土林200克。 「用法]前 3 味藥共研細(xì)末,入凡士林中調(diào)勻。使用時(shí)用消毒棉簽蘸藥 膏適量涂布于瘡面上,可沿鼻小柱上端,右鼻孔反時(shí)針,左鼻孔順時(shí)針方向 旋轉(zhuǎn)涂布,涂藥時(shí)盡量不要深及鼻腔粘膜,否則刺激產(chǎn)生不適。每天 1~2 次,重癥 3~5 次。輕癥 2~3 次可痊愈。 [療效]此方治療鼻前庭炎 45 例,治愈 41 例,有效 4 例。 [來源]李百川.陜西中醫(yī) 1988; ?。ǎ保玻 。骸 。担矗?/font> 6、黃連膏 [藥物]黃連、黃柏,姜黃、黃蠟各 10 克,當(dāng)歸 17 克,生地 33 克, 麻油 40 克。 [用法]除黃蠟外,余藥用麻油文火炸枯,過濾去渣,加黃蠟微火熔化 盡,待冷裝瓶備用。使用前以溫開水擦凈鼻腔后,用消毒棉簽蘸膏少許外涂, 每天 3~4 次。 [療效]以此方治療鼻前庭炎30例,痊愈25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1例。 [來源]謝美蘭. 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7 7、硫雄膏 [藥物]硫黃80克,雄黃20克,樟丹10克,白凡土林200克。 「用法]前3味藥共研細(xì)末,入凡士林中調(diào)勻。使用時(shí)用消毒棉簽蘸藥 膏適量涂布于瘡面上,可沿鼻小柱上端,右鼻孔反時(shí)針,左鼻孔順時(shí)針方向 旋轉(zhuǎn)涂布,涂藥時(shí)盡量不要深及鼻腔粘膜,否則刺激產(chǎn)生不適。每天 1~2 次,重癥 3~5 次。輕癥 2~3 次可痊愈。 [療效]此方治療鼻前庭炎 45 例,治愈 41 例,有效 4 例。 [來源]李百川.陜西中醫(yī) 1988; ?。ǎ保玻 。骸 。担矗?/span> 8、黃連膏 [藥物]黃連、黃柏,姜黃、黃蠟各 10 克,當(dāng)歸 17 克,生地 33 克, 麻油 40 克。 [用法]除黃蠟外,余藥用麻油文火炸枯,過濾去渣,加黃蠟微火熔化 盡,待冷裝瓶備用。使用前以溫開水擦凈鼻腔后,用消毒棉簽蘸膏少許外涂, 每天 3~4 次。 [療效]以此方治療鼻前庭炎30例,痊愈25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 1 例。 [來源]謝美蘭. 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