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竇粘膜的炎癥,在各種鼻竇炎中,上頜竇炎最多見,依次為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炎癥,鼻竇炎可以單發(fā),亦可以多發(fā)。最常見的致病原因?yàn)楸乔桓腥竞罄^發(fā)鼻竇化膿性炎癥,此外,變態(tài)反應(yīng)、機(jī)械性阻塞及氣壓改變等均易誘發(fā)鼻竇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齒源性上頜竇炎。 1、通鼻湯 【來源】王友至,《四川中醫(yī)》(11)1990年 【組成】升麻、穿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魚腥草、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黃芪各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療效】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40例,病程8個(gè)月至3年多。服藥12~25天后,結(jié)果,痊愈23例,有效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 2、蒲黃敗醬湯 【來源】陳超,《四川中醫(yī)》(3)1988年 【組成】蒲公英13克,生黃芪、夏枯草各8克,敗醬草、辛夷花、蒼耳子、沒藥、丹皮各10克,魚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療效】治療236例,均獲得滿意療效。服藥8~20劑即可痊愈。 3、清熱消腫湯 【來源】譚慧珍,《中醫(yī)雜志》(6)1986年 【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黃芩、魚腥草、敗醬草、辛夷花、白芷各15克,板藍(lán)根、蒼耳子、蔓荊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飯后1小時(shí)服。 【療效】治療100例,結(jié)果顯效71例;有效23例,無效(服藥5劑以上無改善)6例??傆行蕿?4.%。 4、通竅湯 【來源】陳仁華,《集驗(yàn)百病良方》 【組成】金銀花、蒼耳子各15克,大薊10克,辛夷、菊花、黃芩各9克,白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8~10劑為1療程。一般需1~2療程,最多3療程。 【療效】治療100例,痊愈52例,有效45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7.%。 5、鼻腦方 【來源】向芳世,《新中藥》(8)1990年 【組成】法半夏、云茯苓、蒼術(shù)、石菖蒲、炙黃芪、當(dāng)歸、郁金、丹參、陳皮、板藍(lán)根、黃芩、葛根各10克,升麻、砂仁各3克。 【用法】上藥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溫服,每日1劑,5劑為1療程,可連服1~5療程,療程間隔3日。同時(shí)配用開水泡中藥方(辛夷、蒼耳子、杭菊花各10克,生甘草3克),代茶飲,可服3~5劑鞏固療效。 【療效】治療32例,結(jié)果近期治愈25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6%。本病多為纏綿難愈之病,筆者驗(yàn)之臨床,亦收良效。 6、鼻淵散 【來源】程爵棠,《四川中醫(yī)》(2)1984年 【組成】芙蓉葉、香白芷、辛夷花各15克,細(xì)辛3克,冰片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貯瓶備用,勿泄氣。臨證用藥前,先用藥棉棒將鼻腔涕液拭干凈后,再取本散適量(約0.15克)用吹藥器吹入患側(cè)鼻腔內(nèi)或令患者用鼻吸入,每次吹2~3下。每日吹3次。 【療效】筆者用本方治療鼻淵300例,其中:急性鼻淵165例中,痊愈147例,顯效14例,有效4例;慢性鼻淵135例中,痊愈108例,顯效21例,有效4例,無效2例??傆行蔬_(dá)99.34%。 7、額竇炎丸 【主治】額竇炎。 【來源】張運(yùn)亭,《千家妙方·下》 【組成】黃柏、黃芩、白芷各60克,蒼耳子120克,西瓜秧(未結(jié)西瓜)12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重。一日3次,每次服1丸。急性額竇炎可用羌活10克,細(xì)辛6克,石膏15克,辛夷9克,煎水送服,每日1劑;慢性額竇炎可用川芎9克,黃芪15克,黃精10克,杞果12克煎水送服,每日1劑。 【療效】治療128例,急性86例中,服藥后均獲痊愈;慢性42例中、治愈38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9.22%,治愈率為96.88%。治愈病例,一般服藥10~30天,最多為2個(gè)月。 8、塞鼻止涕方     [藥物]新鮮青苔適最(以能填塞一側(cè)鼻腔為度)。  [用法]上藥用清水洗凈,用 1 小塊紗布包好,塞入鼻腔,12~24 小時(shí) 后另換新鮮青苔。單側(cè)者塞單側(cè),雙側(cè)者交替使用。單側(cè)以 5 次為 1 療程, 雙側(cè)以 10 次為 1 療程,即每側(cè)各 5 次。  [療效]治療鼻旁竇炎169例,痊愈154例,好轉(zhuǎn)9例,無效 6 例。  [來源]張敏,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4; ?。ǎ叮 。?/font> 9、蘿卜大蒜滴鼻劑  [藥物]新鮮蘿卜、大蒜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搗爛取汁,每天 1 毫升分早晚 2 次滴入鼻孔內(nèi),7 天為 1 療程。連用 2~3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鼻炎25例,痊愈21例,好轉(zhuǎn) 3 例,無效 1 例。  [來源]蘭克,等.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8; ?。ǎ叮骸 。保?  10、吹鼻散     [藥物]冰片、細(xì)辛各 3 克,絲瓜絡(luò) 24 克(炒焦存性)。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裝瓶封嚴(yán)備用。用紙筒納藥少許吹鼻,每天 2~ 8 次,1 周為 1 療程,1~3 周可愈。  [療效]治療慢性額竇炎64例,痊愈49例,好轉(zhuǎn) 1 例,無效 4 例。  [來源]王玉仁. 湖北中醫(yī)雜志 199 11、龍辛芷冰散     [藥物]龍骨粉、白芷粉各 20 克,辛荑花粉 30 克,白芷粉 20 克,冰 片 3~5 克,撲爾敏 80 毫克。  [用法]上藥混研成極細(xì)末,貯瓶備用。治療前用硼酸粉洗凈鼻腔,取 消毒棉簽蘸上藥粉涂勻鼻腔患部,每天 2~3 次,以愈為度。  [療效]治療鼻竇炎86例,痊愈43例,好轉(zhuǎn) 35 例,無效 8 例。  [來源] 鄧朝綱.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8;  ?。矗?    12.加味蒼玉散     [藥物]炙黃芪、白芷、蒼耳子各 6 份,炒白術(shù)、防風(fēng)、辛荑各 3 份, 菖蒲、細(xì)辛、冰片各 1 份。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xì)末,裝瓶備用。每次以 0.5 克藥末分別吹入兩側(cè) 鼻腔(藥前清潔外鼻道)。每天用藥 3 次,5 天為 1 個(gè)療程。  [療效]治療小兒鼻竇炎44例,痊愈22例,顯效17例,無效 5 例。  [來源]周煒.廣西中醫(yī)藥 1990; ?。ǎ担 。?/font> | 
|  |